評論 > 短評 > 正文

莊子的處世之道

明哲保身,大智若愚,隨遇而安,平淡是真……許多人都這麼活著,在這種活法之後,站著一位古人,就是莊子。

莊子書中也有許多傲視權貴、糞土王侯的內容,那些內容都在外、雜篇中,雖然精彩快意,但公認不是莊子所作,而是後人附庸的偽書。正宗的莊子應當在內七篇中解讀,就是《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莊子書中有許多神秘色彩的內容,比如餐風飲露、不食五穀的姑射仙人;御風而行、續航能力半個月的列子等等,因此許多人把莊子書視為天書、神書、修仙之書。

其實,莊子真正推崇的是一些沒有神跡的小人物,比如靠漿洗度日的殘疾人、罹患怪病而不憂反喜的人。在莊子看來,與他們相比,那些水擊三千里的大鵬、御風而行的仙人之類,都還「有待」,不是真正的逍遙。

莊子理想中的「逍遙真人」是什麼樣的呢?舉個例子,莊子筆下有一位重度殘疾患者,靠給人漿洗衣物度日,由於他的殘疾,打仗的事輪不到他,賦稅的事兒輪不到他,徭役的事輪不到他,反而他還能享受到一些政府救濟,偶爾領取一捆柴米之類。別人看了形象不好,沒有「成功」的人生,但莊子認為他比所有人都高明。

這就是莊子的「逍遙真人」,也是莊子倡導的處世之道。莊子還用祭壇上被宰的牛對比泥淖中的龜,來說明這個道理:安安寧寧的平凡生存,遠比危機四伏的風光成功幸福得多。外、雜篇中那些傲視權貴、糞土王侯的內容,就是從這個邏輯來的。

用現代社會所謂的「普世價值」來看,莊子的這種思想堪稱可憐,但它卻是兩千多年以來「高人」們的人生哲學。從靠漿洗度日的殘疾人,到「中隱隱於衙」的白居易,從歸去來兮的陶淵明,到表字「黙存」的錢鍾書,都是這個路子。

莊子的處世之道是怎麼練成的呢?簡單,就是他推崇老聃之道的必然結果。

老聃之道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和聖人分掌自然和社會,萬物和百姓都只能安守芻狗之本分,亂說亂動的「為奇者」,會被「執而殺之」的。

多數人不懂老聃說的是什麼,但他們就像動植物一樣,是天然的芻狗,並且「聖人之治」也不會為他們啟蒙,而是「非以明之,將以愚之」。但莊子這樣的人,雖然懂老聃之道,卻又難以降伏其心,又不想做那種被「執而殺之」的「為奇者」,只好夾著尾巴做人。

莊子確實了不起,不僅夾著尾巴做人,還向內建構,為那些不太安分的芻狗們構建出了安全自娛的精神里的逍遙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洛克雜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0/1657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