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沒有什麼等價交換。
一瓶礦泉水,沃爾瑪賣1元,樓下小超市賣2元,山頂賣10元,沙漠裡你快渴死的時候10000元都願意。
交換從來就不是因為等價,而是因為互利。
我用蘋果換你的橘子。交換為什麼會發生?因為我對橘子的估值高於蘋果。如果我認為蘋果的價值等於橘子,那就沒有交換的必要了。
等價之下,沒有交易。
我用3元錢買你的一瓶可樂,是因為可樂對我的價值(或者說我預估它帶給我的效用)會高於3元;你願意賣出這瓶可樂,是因為它對於你的價值低於3元。
在這場交易中,我們對可樂和3元錢的價值評估,互為相反。
唯有交易雙方對交易商品的估值(或者說評值)互為相反(通俗的講,就是我覺得你的更好,你覺得我的更好),唯有不等價,交易才會發生。
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等價交換」?
這一概念是客觀價值論的延續。這種理論認為商品具有一個內在的客觀價值,這個客觀價值是由成本決定的。
一種流行的解釋是:以前的世界,情況比較簡單,商品的價值接近勞動成本。比如說,打兔子花費勞動少,打老虎花費勞動多。人們不可能拿一隻兔子交換一隻老虎。更多的時候,是用勞動成本接近的物品互相交換,比如說用一隻老虎換一隻獅子。
這種解釋,大錯特錯。在邏輯上,並不成立。
如果打某隻兔子特別困難,忙活了一整天,付出的勞動比打老虎還多,難道人們就會用兔子交換老虎嗎?
成本,並不決定價格。
人們在交換時重點考慮的並不是對方的成本,而是自己的獲利。
你付出了多少成本,管我屁事?
你蓋樓花了十年,難道我就會多付一毛錢嗎?你繼承別墅只用了半天,難道會少賣一百塊嗎?
成本不決定價格,商品也不存在永恆的客觀的價值。
這是一條永恆的客觀的真理。
垃圾可以成為財富,金錢可以淪為廢紙,多少所謂的勞動成果,一夕之間,一文不值。梵·高的畫昨天賣不出去,今天卻有無數人夢寐以求;大哥大昨天一萬塊一個還供不應求,今天幾百塊一個還包郵。
說什麼價值相等,你怎麼知道相等;說什麼價值相等,你何必追求相等?
交換永遠不是等價的,交換帶給雙方的利益在多數時候也不是相等的。
你有一個蘋果,估值為2;小明有一個梨子,你估值為3,小明對你的蘋果估值為10,對自己梨子估值為1。交易創造財富,交易必然互利。蘋果交換梨子,你的獲利為1,小明的獲利為9。
公平嗎?小明比你賺的多哦!還交換嗎?
正確的答案是不問等不等價,不問公不公平,不問別人因此賺到多少,只問對你是否有利,利益是否足夠,有沒有更好的替代選擇。
別人賺多少,關你屁事。
交易則兩利,不交易則雙方都增長停滯。只要你選擇交易,就必然公平,必然獲利。
你不能交易完了,回過頭抱怨對方剝削了你,利用了你,這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屠夫。
永遠不要抱怨他人在交易中賺了更多,永遠不要追求什麼莫須有的「公平交易」,永遠不要讓嫉妒遮蔽自己的視野,以至於看不清切身利害。
寧可晶片賣不出去,也不賣給你;寧可農民沒有褲子穿,也不給你出口糧食;寧可讓茶葉絲綢腐爛變質,也不開放通商口岸;寧可用印度的山寨產品,也要抵制中國製造;寧可忍飢挨餓,也不接受最低工資;寧可不賺4千塊,也不讓你讓你賺6千。
我知道交易互惠互利,但滿足我的某些情緒(比如嫉妒與不滿),才是第一利益。為此我寧可放棄交易。
這種邏輯,依然可以自洽,依然很有「道理」,依然會在生活中發生無數次。
希望你不要後悔,更不要用「等價交換」「公平交易」這樣的大詞來為自己辯護。
這些大詞,毫無價值,毫無意義,因為它們是錯誤的。
人若執迷於錯誤的概念,就只會在黑暗中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