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不同年齡段的取捨(頓悟)

20歲,不比,做好自己40歲,不爭,管住脾氣

《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世間紛繁,充滿誘惑,世人常常為了得到而不擇手段。殊不知,想要的越多,越會為生活所累。

而真正的智者,懂得取捨,知道不同時段有不同使命,不同的路程有不同的追求。

無論身處什麼年齡,有所取捨,收放自如,方能不留遺憾,過好此生。

20歲,是身上壓力最小的時候,又是最容易心浮氣躁的時候。

這個年齡容易陷入盲目攀比的陷阱中。

比家庭條件誰更優越,比吃穿用度誰更豪華,比贏了自己樂在其中,比輸了痛苦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花有百樣紅,人各有不同。不盲目攀比,做好自己,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青春只有一次,不可重來,盲目攀比、羨慕別人,只會白白浪費時間。

腳踏實地、勤勉努力,才是20歲該有的模樣。

堅持到底,就會有收穫;勤學苦練,就會有成就。

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用自己的雙手,再苦再難只要堅持下去,生活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30歲,顧家,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講:「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夫妻二人如同陰陽,統一於事物的兩個方面,彼此和諧相對,家庭才能和睦。

30歲,褪去稚氣,為人父為人母,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肩上扛起了重擔。

從此,要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為了家庭和睦貢獻一份力量。

丈夫不該再計較妻子的容貌,結婚後才明白:賢惠比美貌更重要。

妻子不該再計較丈夫的忙碌,開始過日子後才明白:努力賺錢比庸庸碌碌更重要。

彼此理解,家庭幸福,人生才能順風順水。

同時,多抽點時間陪伴家人,父母在一天天老去,孩子在悄悄長大,歲月從不饒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你而去。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講:中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活一世,爭是愚者的行為,不爭才是智者的高明。

40歲,不要與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更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發脾氣上。

爭辯與憤怒都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人覺得不成熟,不靠譜,更會讓矛盾加劇、災禍降臨。

當你經歷一些事,看透一些人,就會明白事事爭奪、斤斤計較,雷霆大怒、肆意發火,只會讓生活更加糟糕。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以水為師,管住自己的脾氣,心平氣和的與人相處,寬容大度的對待事情,才是40歲人生最好的處世方式。

當你開始沉澱自己,不再浪費時間爭論,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50歲,不貪,知足常樂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做人知足常樂,才不會自取其辱;做事適可而止,才不會招惹禍患。

可人生太苦的原因,大都來自欲望太多,而現實殘酷。

50歲,跌跌撞撞,人生過半,體力與精力大不如前,很多事難免力不從心。

要懂得給自己做減法:不戀貪慾,知足常樂。

切勿用有限的生命去貪戀無限的欲望。

人生本就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的過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與其貪戀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倒不如珍惜當下,享受生活。

有身體康健的父母、有體貼入微的愛人、有聽話懂事的孩子,有溫暖幸福的小家,此生足矣。

60歲,看淡,一切隨緣

《莊子·知北游》中講:「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時光匆匆,轉瞬即逝,60歲,已到花甲之年,該擁有的已然擁有,得不到的也不必苛求。

60歲後,最好的活法便是一切隨緣。

別再與老伴爭吵置氣,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只有老伴最懂你、最愛你,是陪伴你一生的人。

別再為兒女操勞,更不必過多干涉,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已經長大,可以過好自己的生活。

別再為日常瑣事煩擾,靜下心來,照顧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就是如此:越是計較,越會失去:萬事隨緣,生活無憂。

人過60,學會順其自然,凡事看淡,才能把握當下,才不會辜負已經擁有的美好生活。

70歲,不愁,笑對人生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中講:「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人生七十古來稀,看盡人間百態事,更懂得狂風暴雨終過去,晴天暖陽定來到。

70歲,不要憂愁,在安享晚年的生活里,喝茶、賞花,多陪老伴說說話。

一起鍛鍊身體、研究美食,活在自己的幸福里,開心而美好。

不讓自己繁忙,不必過多操勞,怎麼輕鬆怎麼過,怎麼開心怎麼活。

要懂得保持樂觀的心態,善待自己,笑對人生。

不必在意外界的侵擾,更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

想笑時,就大聲笑;想哭時,就放聲哭。

哭過笑過,隨心而活,是70歲最好的生活狀態。

俗話說:「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磨難。」

人生看似漫長,不經意間,便要走到盡頭。

煩惱、遺憾、感嘆,都不及歲月的流逝。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取捨,得與失、苦與樂,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才算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歲月。

在取捨中,為自己的人生交納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算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知一哲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06/166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