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一個表妹,最近天天跟我吐槽說自己的工作不好。
後來我就問:到底哪裡不好?
她就開始吐槽公司的同事們,說同事對她都不好,經常孤立她。
我就好奇了,怎麼一個公司的人都有問題,接著我就問:你跟我說說詳細情況?
她氣憤的回答:
比如我的一個同事,做事我看不順眼,我又是直腸子有口無心說了一句話,她就小心眼記住了,給我穿小鞋;比如有些同事,我告訴她一些隱私,第二天她就傳開了;
比如有些同事,我根本不喜歡她,我就直接表現出來,對她不搭理,她怎麼討好我,都不管用;再比如,有些同事有缺點,我好心直接告訴她,她不但沒有感激我,反而背後還說我多管閒事,他們都不好。
02
聽完了詳細情況,我就明白了,不是同事的問題,而是我表妹有問題。
表妹的性格我非常了解,美其名曰:耿直。
說句不中聽的話:叫做說話不經過大腦。
這種性格的人說話前,從來不思考這句話該不該說,不思考說話場合,不思考說話對象,不思考說話的分寸,不注意技巧,不考慮後果,永遠是嘴巴比腦袋快,嘴巴不停叨叨叨的人。
禍從口出,就是形容這種人的。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成功,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85%取決於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
03
表妹跟我吐槽完,她的工作環境,讓我瞬間想到了《三國》裡的一個人——楊修。
一句「雞肋」的典故,說的就是楊修。
話說楊修跟司馬懿同屬魏國大臣,論才智,聰明程度,才華修養,楊修絕對不在司馬懿之下,但為什麼被愛才的曹操殺掉了呢?
恨就恨在楊修的一張破嘴,說話從來不經過大腦,缺乏司馬懿的沉穩和韜略。
楊修確實是一個大才,但性格上卻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典型的一個狂士。
用現在話形容:他說句話能把人噎得死,全天下人在他眼裡都是笨蛋,只有他最聰明。
壞就壞在,他的口出狂言,桀驁不馴的性格卻用在政治上,曹操殺楊修不單單因為楊修揣摩出曹操心思,兩軍對陣之前他動搖了軍心。
而是平常楊修說話不經過大腦,在他的職場上,讓上司不爽。他被踢出局之前,曹操心裡有一百次想殺了他的想法,最後只是找了一個藉口而已。
04
古語有云: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慎言是一個人最高的智慧。
就像我的表妹,明明在職場,她跟同事談什麼隱私?職場談隱私是一大忌。別人有缺點,她雖然好心指出,但她是不是沒有顧忌場合,大庭廣眾之下,沒有考慮到同事的尊嚴?
別人想跟她和睦相處,討好她,同在一個地方工作,她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團結,別人有那麼不順眼嗎?
這一切問題,都是她的問題,她說出的話從來沒有考慮過後果,才導致她工作的環境,面臨四面楚歌。
有句話說:不會游泳的人,換再多的游泳池都解決不了問題,不會說話的人,換再多的工作,也解決不了人際關係的問題。
05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話前你就要思考:你要對誰講話,你要用什麼方式講,你跟談話對象是什麼樣的關係,這種場合適不適合講,為什麼要講這些話,講完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說話的能力在兩個場景最能體現出來,小到職場中合作談判,大到國家外交,很多人說了一輩子話,也不見得真的會說話。
因為你語言的背後,體現的是你的修養,你的學識,你的風度,你的格局。
越是重大場合,越要先走腦後再動嘴巴。
06
老梁曾經講了一個故事,他身邊有一個朋友說話從來不考慮場合。
有一次他們的朋友喬遷之喜,蓋了4層樓的房子,主人家接待眾多來賓,這時,這個朋友來了說了句:「哇,你這房子蓋這麼高,發生地震該砸死多少人啊?」
當時主人家的臉瞬間變綠了,想殺人的心都有。
咱一下,誰家喬遷之喜,開開心心的時候,非得來了一個詛咒自己的人啊?
說話的這個人明顯沒有考慮到,說話的場合,說話的對象,這樣說話不走腦的人,到哪裡能不讓人討厭?
千萬別把有口無心當成真性情,童言無忌不是形容成年人。
記住: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容忍你的無禮,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包容你的情緒,不是所有的人因為第一次你的錯誤,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因為他們不是你的父母。
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後你便是話的奴隸,因為你要對你的言行負責。
千萬不要讓你的嘴巴比腦袋快,因為這樣會害了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