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公布 涉文革六四及台灣

2013年7月4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示意圖。

中共喉舌新華社在十九屆六中全會結束後第五天(今天),才公布所通過的中共所謂百年「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內容涉及文革、六四及台灣問題等。其中維持了1981年對文革定性為「內亂」,但以迂迴曲折的筆法為毛澤東開脫,引人關注。有分析認為,這份決議延遲公布,或涉黨內爭議。

決議全文超過3.6萬字,其中大部分篇幅描述習近平上台之後的所謂「功績」。

在有關毛澤東時代的表述中,決議頌揚極具爭議的中共當年的「肅反」、土改、「鎮反」及開展「三反」、「五反」運動,中共軍隊赴朝鮮參戰等。

一如中共新版黨史中所寫的,決議將毛時代洗白為在經濟、政治、國防、外交方面獲得發展。

決議僅提到「遺憾的是」:先後出現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反右派鬥爭也被嚴重擴大化。

決議中聲稱毛澤東「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越來越嚴重,黨中央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

決議稱,毛對形勢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但決議將責任推給林彪江青,稱「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毛的錯誤,「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釀成十年內亂」。……1976年10月,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比照今年上半年官方推出的2021年新版《中國共產黨簡史》,也都將文革稱為「內亂」,強調「領導者錯誤發動」,但「被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的罪過被開脫。

不過這其實也是1981年鄧小平主持的第二次歷史決議的定性。

有關1989年「六四」事件的表述,決議寫道:「國際大氣候和國內小氣候導致1989年春夏之交我國發生嚴重政治風波。」

另外,這份決議宣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完全統一」,是其黨的所謂「歷史任務」云云。

六中全會決議延遲公布或因鄧時期的歷史決議爭議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11日閉幕,並通過中共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但全文今天下午才由新華社公布。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是繼中共在20世紀40年代和80年代兩個歷史問題決議後,炮製的第三份相類的政治文件。

1945年和1981年的兩份「歷史決議」先後為毛澤東、鄧小平二人樹立了黨內無人可敵的地位,但都是在否定中共過往路線的基礎上實現的。1945年的六中全會決議就是否定「王明路線」;1981年鄧小平主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以鄧小平為首的元老派在鬥贏了以時任中央主席華國鋒為首的所謂「凡是派」之後,對毛澤東文革路線的否定。

現在看來,第三次歷史決議在某些方面是第二次歷史決議的延續,比如稱文革是內亂、災難,同樣也為毛澤東的罪行開脫。不過,第三份歷史決議新的地方是對中共黨史三分斷代:毛、鄧江胡、習。有關這份決議為習近平連任鋪路早前成為觀察熱點。

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早前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第三次歷史決議出台,本身是一種政治鬥爭的策略,也是要定於一尊的做法。

李酉潭表示,中共一貫的做法就是只強調偉大光榮正確。它們不去承認黨的任何錯誤。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中共本身從不認錯。

李酉潭認為,歷史決議對中共本身都只能歌功頌德。未來作為統治中國的共同的基礎,背後的兩個因素,「一個是共產黨權力壟斷永不終止;第二個是,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習近平一脈相傳的個人崇拜要繼續」。

公開資料顯示,「文革」是1966年5月16日開始的,由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全方位發動的一場運動。官方鼓勵批鬥、抄家及告密等行為,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喪,整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受害人數以千萬計,大量文物在「破四舊」中被毀。此次運動長達十年之久,因此歷來被稱為「十年動亂」或「十年浩劫」。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寧海鍾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7/167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