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鄭和下西洋 弘揚燦爛中華文明

作者:

明成祖時期,亦積極開展與周邊其它國家的外交,並改變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海禁」政策。比如明成祖朱棣從1403年開始派使臣到安南、日本、暹羅(泰國)、高麗、爪哇、西域等國訪問,建立友好關係,而鄭和下西洋更是擴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國的影響,用《明史》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傳遞「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理想,而實現這一美好理想貫徹在其所有的對外交往中。

鄭和下西洋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雲南昆陽州(雲南晉寧)。史載,他「身長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

明太祖統一雲南後,鄭和被閹入宮,靖難之役中從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賜他姓鄭,提拔為內官監主管太監。當時侍奉皇族的有十二監,內官監主管宮室陵墓的建造、銅錫飾品的鑄造以及各種器皿的購置等。因其舊名為「三保」,所以又被稱為「三保太監」。

當明成祖決定派遣出使西洋的船隊時,「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的鄭和成為合適的人選。明成祖任命鄭和為下西洋的正使,由他率領龐大的船隊。不同朝代對「西洋」有不同的定義,明朝時「西洋」的概念與元朝時相同,指的是蘇門答臘島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包括孟加拉灣及其沿岸,印度半島、阿拉伯海及其沿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海岸一帶。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間,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成為聞名世界的一件盛事。

鄭和船隊出訪東南亞、南亞、西亞,遠至阿拉伯地區和東非,歷經亞、非占城(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滿剌加(馬六甲)、彭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舊港、爪哇(在印度尼西亞)、榜葛剌(孟加拉)、古里(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庫特)、柯枝、瑣里、加異勒(印度半島)、錫蘭山(斯里蘭卡)、溜山(馬爾地夫)、忽魯謨斯(波斯灣口)、祖法兒、阿丹(阿拉伯半島)、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索馬利亞)、麻林(肯亞的馬林迪)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

十五世紀規模最龐大的船隊

鄭和率領的船隊堪稱十五世紀規模最為宏大的船隊。其數量大,種類也多,史無前例,充分說明當時中國的造船技藝之先進。

這隻船隊由二百多艘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其中包括寶船,意思是「運寶之船」,它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鄭和隨行人員鞏珍的目擊紀實,說這種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

另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根據《中國度量衡制史》記錄明尺31.1厘米計算,船長139米,寬56米;若按出土的明代木尺實物28厘米計算,船長124米,寬50米。寶船有4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200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千人。

除了寶船外,鄭和船隊還包括另外其它類型的船舶,即「馬船」,是一種遠洋運輸船,用來裝運戰馬,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糧船」,是一種遠洋運輸船,用來裝運糧食,糧船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坐船」,是一種交通遠輸船,用來裝載人員、貨物,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水船」,用來儲備淡水、淨化海水的船隻;還有「戰船」,裝載可以作戰計程車兵,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

整個船隊每次出行人數至少有2.7萬人,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也就是說,成員中有使節、外交官員、水手、船師、軍事指揮和士兵、工匠、醫官、翻譯、採辦人員、觀測天象人員等。而且據說平均150人就有一名醫官,這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沒有先例的。

此外,船上還有航海圖、羅盤針,具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航海設備和技術。也正是有著如此充分的準備和強大的技術保證,鄭和船隊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完成多次遠航的任務,留下讓後人驚嘆的航海記錄。

再看鄭和乘坐的鄭和寶船,這是專供鄭和船隊的指揮人員、使團人員及外國使節乘坐的船隻,同時,用它來裝運寶物,其中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如中國瓷器、茶葉、鐵器、農具、絲綢、紵絲、金銀等,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

試想想,如此龐大的船隊,航行在浩瀚的大海大洋中,確實是浩浩蕩蕩,雄偉壯觀。不僅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相比,就連近百年後歐洲航海家的船隊,無論是規模還是裝備、人員等,與之比照後也是黯然失色。

從1405年開始,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第一次出行從1405年到1407年,第二次從1407年到1409年,第三次從1409年到1411年,第四次從1413年到1415年,第五次從1417年到1419年,第六次從1421年到1422年,第七次從1432年到1433年,前六次都發生在永樂年間,最後一次則是在宣德時期。

這七次航行,前三次最遠都到達古里(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第三大城市),第四次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東南米納布附近,臨荷姆茲海峽),最後三次都到達非洲東海岸,而且有一種說法,就是在第六次航行中,鄭和船隊中的部分船隻曾到達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並穿越了麥哲倫海峽。換言之,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以及麥哲倫海峽的最早發現者是中國人。

宣成祖「共享太平之福」之理想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並非是史書上所載的為尋找建文帝,而是向世界宣揚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明成祖給了他一封敕書,帶給西洋各國番王和頭目。敕書中說道:「朕奉天命,為天下主,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報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照臨,霜露所濡之處,皆欲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從這封敕書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天下觀和對世界的期望,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無論華夷都一視同仁。承受天命的他的遠大理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把這個世界的秩序變得井井有條,希望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共享太平之福。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明成祖還在敕書中透露,天子對四夷諸國是無所求的,而且只要來中國,就一律都有賞賜,其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顯然,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圖就是宣揚成祖的「共享太平之福」的理解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

帶著明成祖的期望,鄭和每到一國,第一件事便是宣讀明成祖的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是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鄭和代明成祖賜予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除了建立藩屬關係之外,鄭和還奉命調解海外各國之間的紛爭,飽受強國欺凌的滿刺加國(今馬拉西亞),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獲得獨立的。

第三件事就是進行貿易,即以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各國都為中國的瓷器、絲綢製品等所折服,紛紛向中國納貢稱藩,發展貿易。

各國國王貢使紛至沓來

明朝皇帝的宏大理想,慷慨的饋贈,以及通過鄭和船隊所展示的彬彬有禮和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的強大,使不少國家從內心賓服,隨船隊來中國的各國貢使、國王等都大量增加。

《明史》載,永樂年間,鄭和所到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達318次(不包括日本、朝鮮、琉球)。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先後來到中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再如1422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屬。其中包括浡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和滿剌加兩國的國王與王后,由東、西、峒三王率領340餘人的蘇祿(在今菲律賓境內)使團等,他們都受到隆重的國賓待遇。此外,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到福州就病死了。

明朝與各國發展的朝貢關係分為三類,一類是直屬的,如爪哇的舊港,由明朝委派宣慰使管理;一類是關係比較親密的,貢使往來頻繁,國王有時親自來朝貢,如滿剌加、浡泥和蘇祿;一類是僅有一般往來的朝貢關係,這些國家居多。事實上,朝貢關係表面上是藩屬之國對明朝的一種納貢關係,但實際上是一種通商關係。正如明成祖在敕書上所說:「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

厚往薄來共享太平之福

由於明朝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政策,即明朝朝廷在接受香料、珍奇等貢物後,會成倍的賞賜,賞賜物品與貢品的差價一般在1至20倍左右。比如,胡椒在蘇門答臘市場每百斤值1兩,但作為「貢品」,明朝政府給予每百斤20兩。而賜給各國國王、王族絲綢、瓷器等物品時,絲綢動輒數千匹。這固然是天朝禮制體系的體現,更彰顯了天朝大國的富足和大氣,也是成祖所追求的「天下共享太平」的境界的折射。

除了賞賜,明朝招待貢使也是盡心竭力。貢使沿途往返的車船住宿均由明朝政府承擔,另外還給銀錠作為車馬費。於是,許多貢使和大批隨從,一邊從容處理自家的貿易,一邊樂不思蜀地等待。有的貢使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甚至一等就是三年。

此外,對於貢使帶來在中國出售的貨物,明朝只是部分收稅,有的不收稅就允許他們在市場上出售。

對此,明成祖的看法是「商稅者,國家以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因此,各國朝貢時也兼在中國做貿易,獲取利益。

世界航海史壯舉與影響

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到達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地方,比義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他使明朝發展了對外關係,使天威遠達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其遠航,將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更廣大的範圍,對所經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擴大了中國與他國的對外貿易,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而「鄭和航海圖」是中國十五世紀前,最為詳盡的一張亞非地圖,其所標註的亞非地名多達500個,其中本國部分占200個,亞非其他國家占300個。

鄭和船隊或到過美洲與澳洲

曾任英國皇家潛水艇司令的凱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2002年的新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中提出一個新假設,即中國人鄭和比哥倫布早72年「發現」新大陸。

孟席斯根據鄭和航海路線上發現的明代瓷器、石碑、中國地圖和星圖等資料提出如下新說:鄭和船隊早在1421年至1423年就已經將世界地圖的雛形繪製出來了;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都是中國人發現的,而不是歐洲人;鄭和下西洋的副將洪保和周滿比麥哲倫早近一個世紀抵達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

對於孟席斯的新說,國內外學者有各種看法,有贊同的,有反對的,也有持中間看法的,但從其提供的論點看,確有證據表明鄭和船隊的部分人馬到達過美洲和澳洲。

此外,有近代史家認為,鄭和下西洋對於明朝的財政是個大負擔,這種看法並不對。明萬曆時的《廣志繹》卷一寫道:「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逾百餘萬歸。」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在國庫充盈的情況下進行的,皇帝給了700萬,鄭和最後還剩了100多萬。

明王世貞撰寫的《弇山堂別集》卷四《皇明盛世述四》也記載:「其次則內官監太監鄭和,以永樂四年率師二萬七千人駕海舶齎敕諭金帛行饋西洋,瑣里,暹羅等三十餘國皆隨使入朝,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意思是遣使入朝的三十多個國家所進貢和互市所盈利的非常可觀。而且,鄭和下西洋所達到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壯觀局面,又豈是單單的銀兩可以計算的?成祖的遠見卓識,古今罕有。

而忠心耿耿、秉承明成祖旨意的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回來途中也去世了,由其為統帥的大規模遠航自此終止,但其壯舉與明成祖那宏大的理想卻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章。

2019-08-25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6/170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