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看完這個小女孩的處境,我看到了父母偏心的家庭悲劇

真正的愛從來都與出場順序無關,孩子也不是衣服,父母不能喜新厭舊,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年輕的媽媽身邊坐著年幼的小女兒,懷裡抱著尚不會走路的兒子,吃完午飯後正坐在沙發上休息。

與此同時,11歲的大女兒卻在廚房裡忙著刷碗。

剛刷完沒一會兒,媽媽又讓她去打掃家裡的衛生。

就在女兒放下拖把,準備要粘自己被弟弟撕爛的書時,妹妹跑過來胡攪蠻纏,躺在地上又哭又鬧。

結果媽媽進來又把姐姐訓斥了一通,斥責她為什麼老惹妹妹哭。

明明是妹妹無理取鬧,挨罵的卻是姐姐。

當被問道,你和妹妹發生衝突的時候,媽媽都會讓你讓給妹妹嗎?

她的回答是:

「對啊,讓給妹妹,不然她哭的時候難受的是我不是她。」

當又被問道,你和媽媽會在一起聊天嗎?

小女孩回答說:「不會,她會在乎弟弟,沒有時間和我玩。」

被當作「保姆」也好,被媽媽莫名其妙的責罵也罷,小女孩雖然眼睛裡寫滿了委屈,但也只能用微笑來掩飾內心的失落。

誰又會想到,她也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呢?

這幾年,生育政策一再放開,「要不要生二胎或者三胎」成了困擾許多年輕父母的主要問題。

其實,問題從來都不是生幾個,而是生下來有沒有能力好好愛。

父母的偏愛,無處不在

看到一個小朋友的留言,莫名覺得扎心: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我最大,弟弟比我小6歲,妹妹比我小8歲。

我媽媽很多次都打著「你是姐姐,你比較大」,「他們跟你差多少歲,你還跟他們爭」等等的旗號來讓我給他們讓位。

有時候甚至直接威脅我,你不給他們我就要怎麼怎麼樣。

有一次元旦,我在學校里排練節目的時候暈倒了,當時所有人都是一臉擔心,一見到我就問我怎麼樣,我們班老師還給我泡了點糖水喝。

可她趕過來的時候還嬉皮笑臉,還說剛剛在忙沒空趕過來。

回家的時候,她要先去接我弟弟,我不舒服,她還很不耐煩地破口大罵。

我有時候甚至不想在這個世界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太辛苦了,我有時候都會對著空氣自言自語,對著空氣訴苦。

有很久很久的時間裡,我已經忘了,我才十幾歲,我還是個五年級的學生……

字裡行間,我仿佛看到一個充滿委屈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筆記錄這些心事的畫面。

相較於男孩子,通常情況下,女孩的心思更加細膩,更加敏感。

所以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忽視,受到難以癒合的傷害。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難以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這就使得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先出生的孩子,總是被迫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小時候,父母要求你讓著弟弟妹妹,長大後父母期望你幫著弟弟妹妹。

甚至有人一生都在為家人而活,委屈也只能默默的往肚子裡咽。

而正是這種無處不在的「偏心」,引發了很多家庭悲劇。

偏心一陣子,傷害一輩子

我們都聽過一句古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可事實上,父母的不當言行,很有可能對自己的孩子造成深刻的傷害。

而且這種傷害很可能會讓子女攜帶一生,甚至對她們的人生形成很糟糕的影響。

我想起之前,在育兒節目中看到的一幕:

媽媽正陪著年幼的弟弟玩積木,哥哥從房間出來看到這一幕後,情緒一下變得很失落。

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徑直走過去坐在一旁的扶梯上,想要引起媽媽的注意。

結果,媽媽只顧著照顧弟弟,絲毫沒有注意到哥哥的情緒。

滿眼醋意的他只好默默的回到房間裡自己玩起了積木。

正當他在房間玩積木的時候,聽了到媽媽離開的聲音,他騰一下站起來,朝著弟弟的方向走了過去。

緊接著便以弄壞玩具為理由,嘴裡責怪弟弟的同時手上也沒閒著。

先是從弟弟身後粗暴的拽過過弟弟,緊接著打落了弟弟手裡的玩具。

很明顯哥哥就是奔著欺負弟弟來的。

到底是什麼,讓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間的關係變得如此劍拔弩張的呢?

其實,兄弟姐妹之間關係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

從小,媽媽就會認為,你是大的,弟弟妹妹還小,照顧小的多一點是應該的。

時間一長,習慣性的把這種忽視當成了理所當然。

長此以往,被忽視的一方不但對弟弟妹妹心生怨念,嚴重的也會對父母心生恨意。

父母的偏心和忽視,很可能會成為破壞孩子間感情的利器。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看見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孩子。

新生命的降臨,給每一個家庭增添了不少的樂趣,但如何去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成了困擾許多年輕父母的重要問題!

那到底怎樣做,才能既保證孩子們之間相處的公平,又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情緒呢?

1、學會溝通交流

「生二胎必須經過老大的同意嗎?」

這個問題曾經作為綜藝節目《奇葩大會》的辯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首爾是這麼說的:

「我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繼父,他是一個粗人,沒有讀過書。

但是生妹妹這件事是她來跟我商量的,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安撫我,讓我相信他們不會不管我……」

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曾說:「明智、成熟的父母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一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親子間的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2、不做孩子的「法官」

當孩子出現矛盾的時候,父母要學會不插手,千萬不要試圖去做孩子的法官,判定誰對誰錯。

而是要去做一個觀察者,所有的問題,都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溝通解決。

父母要做的應該是把自己抽離出來,讓孩子們之間形成小團體。

而不是橫插在孩子之間,去做孩子的法官,這樣只會把兩個孩子放在矛盾對立面。

只有讓孩子在真正平等的環境裡相處,彼此之間才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3、學會「差別」對待

通常情況下,父母會覺得公平就是給孩子一模一樣的東西。

比如,給弟弟買兩件新衣服,給哥哥也要買兩件,這樣就公平了。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他們所處的年齡段,性別,甚至性格等方面都存在著必然的差異。

這也就決定了不同性別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需要的陪伴方式和教育方式是不同的。

年齡小的孩子,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生理上的照顧;年齡大的孩子則可能是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溝通。

心思細膩的女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父母給予情感上的照顧;大大咧咧的男孩子則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應該是靈活多變和因人而異的,而不是對所有孩子都採取「一刀切」的方法。

真正的公平並不是男孩兒要讓著女孩兒,也不是大的讓著小的,更不是給孩子一模一樣的玩具。

家庭教育中,做到「因孩子而異」的父母才是真正做到公平的父母!

其實,真正的愛從來都與出場順序無關,孩子也不是衣服,父母不能喜新厭舊。

孩子不能夠選擇家庭環境,能改變的只有父母本人。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看見並且學會去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3/170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