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元宵節有四美,什麼最美?

作者:

元夕,即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還稱元夕為上元節、燈節等。

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早在西漢文帝時代,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司馬遷修改曆法,更是將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元宵節是個美麗的節日,每當元宵節來臨,人們賞花燈、猜燈迷、觀煙花、舞龍燈、吃元宵,熱熱鬧鬧慶祝節日的到來。

特別是年輕的女子,她們在元宵節可以暫時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走向街頭,看花燈、賞煙花,甚至可以跟自己的心上人約會,堪稱正月里的「七夕節」。

正因如此,才有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甜蜜,才有了「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闌珊處」的驚喜。也成就了一年又一年美麗的元夕。

元夕之美——燈美

南朝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其中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結彩的盛況:

南油俱滿,西漆爭燃。

蘇征安息,蠟出龍川。

斜暉交映,倒影澄鮮。

然而元宵節掛燈的習俗並非起源於南北朝,而是源於東漢明帝年間。

據記載,每到正月十五,印度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此時是上元天官賜福的最佳時機。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宮廷和寺院在正月十五夜燃燈禮佛。後來這一做法傳到民間,也就形成了正月十五掛燈的習俗。

到了隋唐,每年正月十五在長安城有盛況空前的燈市。處處張燈結彩,朝廷解除了宵禁,遊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我們跟隨「初唐四傑」之一的詩人盧照鄰,來領略一下唐代燈市的繁華熱鬧。

他在《十五夜觀燈》中寫道: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遠望去,點點的燈光恍若銀河的繁星墜地,高樓上懸掛的燈籠似明月高懸。

在璀璨的燈光里,當然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她們嬌美的容顏在燈光下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元夕之美——食美

在元夕日,除了張燈結彩鬧元宵之外,自然也少不了美食。

自漢代設元宵節以來,各地都有一些飲食的習俗,但並沒有在民間大規模的流傳開來。直到宋代出現了「乳糖圓子」。

據宋人呂原明的《歲時雜記》記載:「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民間稱之為「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此後到了明代開始有了元宵的叫法。不管是湯圓還是元宵,因為都是圓形的,名稱與「團圓」相近,人們在正月十五這天吃元宵,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家幸福,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因此,元宵便作為一種節日的食品,廣為流傳。

清代的正月十五,元宵就成為北京城的熱賣食品,有眾多加工和出售元宵的攤位。其中有位叫馬思遠的點心師傅,他家製作的元宵皮簿餡多、甜而不膩,從而廣受歡迎,人們爭相購買,一嘗為快。

詩人符曾在《上元竹枝詞》中對馬家的元宵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桂花香餡裹胡桃,糯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馬思遠家的元宵是桂花餡的,香甜可口,裡面還放了核桃;元宵皮是用上好的糯米做的,並且用甘甜的井水淘洗的乾乾淨淨。所以人們都說馬家的元宵好吃,在元宵節天黑前爭相購買。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試問元夕美食哪家強,馬家元宵屬第一。

元夕之美——戲美

自古以來,人們走上街頭賞燈一直是元宵佳節的傳統娛樂項目。但只有觀燈難免單調,因此隋唐時,在張燈結彩的節日裡,出現了一些文藝表演。

這種文藝表演,在宮廷內特別浩大。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可見場面的隆重。

而在民間,文藝表演也頗具規模。唐人蘇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寫道: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描寫了元宵夜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的熱鬧場景。

到了明代,隨著戲曲創作的繁榮,戲曲表演開始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歡慶方式。

朱有墩,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世稱周憲王。他工詞曲,創作的雜劇音律優美,有合唱、對唱等形式,是明初影響較大的散曲、雜劇作家。

這樣地位顯赫、成就高的人物創作的樂府,人們在元宵夜裡進行表演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事兒了。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這是明朝中期文學家李夢陽在《汴京元夕》中對明代汴京城元宵佳節戲曲表演的精彩描述。

「中山孺子」「鄭女燕姬」這些各地而來的俊男靚女打扮一新,粉墨登場,十分投入地進行著演出。他們用「齊唱」的形式來表演,聲音宏大,剛柔相濟,雄渾中有清脆。

一時間,台上台下所有的人似乎都在齊聲高唱,渲染出元宵節全城歡慶,萬民同樂的華美盛況。

元夕之美——情美

前面我們提到過,元宵節人們可以吃美食、賞花燈、看戲聽曲,喜慶而熱鬧,深得人們的喜歡。

然而最喜歡這個節日的,應該是古代的年輕女子。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在人們的印象里,古代的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應該是深藏閨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更不用說走出家門與心愛的人約會了。

然而元宵節卻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古代元宵節,由於解除宵禁,街上懸掛花燈、表演節目,人們爭相走出家門,街上墮胎如織、摩肩接踵,這就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自由往來,表達愛情的機會。

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元夕,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在元宵夜遊後,寫下了名篇《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故事的男主人公在煙花爛漫、人聲鼎沸的夜裡,尋找自己喜歡的人。

他到處尋找,一個個霧鬢雲鬟,佩帶著「蛾兒雪柳黃金縷」的女子歡笑著走過他的面前,卻沒有一個是他心愛的人。無限惆悵間,正欲離去,就在回頭的剎那間,卻在燈火闌珊里發現了那熟悉的身影,正是自己心愛的女人。

從失望到驚喜,這也最成就了人間最美的重逢。

同為宋代,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30歲的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渡度過了一個孤獨的元宵節。他的妻子不久前去世了,睹物思人,在燈火亮如白晝、月掛柳梢的元夕夜裡,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想起了倆人在一起的甜蜜生活。

在曲終人散、夜深人靜後,他寫了下《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雖然故事的結局物是人非,充滿了不見去年人的憂傷,但那「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淺吟輕唱,卻也見證了千古最美的元夕。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唐詩宋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5/170907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