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中國式抗疫在港日增:香港方艙醫院傳今交付北京官來港協助

作者:

傳今天將交付的青衣方艙醫院,小圖為中國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新華社圖片)©香港特約記者麥燕庭提供

中國大陸應對疫情的方式將於今天起日益在香港顯現:首所大陸方艙醫院傳今(28日)天落成交付港府,可提供3800張隔離病床;當局決定緊急聘用1000名大陸臨時照顧員為香港安老院舍服務,日後更會放寬讓津助院舍申請輸入護理員。而更關鍵的是,北京中央應對疫情的領導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將於今午來港,「協助」港府抗疫,政界人士相信,其建議將會受到「高度重視」。事實上,不認同全民強制檢測時需要禁足的聲音已隨著中國專家的表態而轉弱。

自本月中旬起分批來港支持的抗疫專家和人員都是來自廣東省,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將是至今來港支持的最高級別大陸抗疫專家,之前曾處理武漢和雲南省疫情。他月初接受傳媒訪問時明言,「動態清零」適用於香港,但補充,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及時主動發現傳染源,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及有效救治。他亦不贊成「與病毒共存論」,認為Omicron的重症率和病死率比一般流感高,除非出現有效藥物,戰勝病毒,才可與病毒共存,現在選擇「躺平」,是為時過早。至於下月實施的全民強制檢測,是否禁足令香港這國際城市停擺一直是爭議點之一,有份參與中央援港的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昨日接受無線電視訪問時表示,全民檢測期間採取禁足,效果是最理想和最好的。他更透露,大陸已準備好約9000人採樣隊開始培訓,隨時可應港府需要來港協助。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早在商業電台叩應節目中亦表明,當局沒有完全排除在全民檢測期間實施禁足,目前仍在商討,而從衛生角度而言,應考慮如何可以發揮全民強檢的最好效用,而最高效用一定需要減低一定的人員流動,若此,「大家唔好出街,或儘量、儘量減少」。她又指出,香港沒有足夠人手進行全民檢測或處理採樣樣本,故此,部分甚至全部全民強檢的樣本需要送到大陸化驗。

而曾表示全民禁足在港不可行的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改變口風,他向《明報》指建制陣營中有人不斷藉反對禁足攻擊港府,但相信仍有中間方案,例如第一次檢測全民禁足,第二、三次不需要,具體落實可「參考中方專家意見」。

另外,特首林鄭月娥及一眾負責強檢籌備工作的主責官員昨與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張玉潤等人會面,特首辦公室會後證實,粵省專家提出建立網上病人信息呈報平台「傳染病公眾平台」,雙方並討論了採用快速檢測等調整措施,並同意加強分層治療減少重症及死亡個案。有關建議,港府在前日和昨日已在逐步落實,而陳肇始今早在電台節目時亦把將患者「分級分層」處理掛在口邊。

與此同時,為紓緩香港應對疫情的隔離設施不足而引入的中國式方艙醫院,新華社記者在微博表示,經過一星期的加班趕製,首座預計今天於青衣落成,全部投入使用後,將提供超過3800張隔離病床。而隨著其餘三所位於前新田購物城、元朗潭尾及洪水橋的方艙醫院日後陸續落成啟用後,預料可為香港提供1.4萬至1.7萬張病床。

另外,由於出現疫情的安老院舍近日累計多達530間,導致約八百名員工及2450名院友染疫,令安老院人手出現兩成的短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日在網誌形容,院舍人手壓力已在崩潰邊緣,故此決定,社會福利署將緊急向中國直接聘用1000名臨時合約照顧員,為期三個月,接受基本訓練後投入工作;另外亦會在未來三個月放寬輸入外地勞工的規定,包括容許津助院舍直接申請輸入護理員,毋須按原來計劃所要求的四星期本地招聘,亦不用每宗申請均須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

香港疫情近半個月可說是幾合級上升,前日單日新增26026宗,首度單日破二萬宗,令第五波疫情的染疫人數累計增至15.86萬宗。陳肇始今早表示,疫情仍未見頂,預料短時間內仍會進一步上升。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28/171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