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惜命的最好方式:堅持運動,停止內耗

冬奧剛剛落下帷幕,身邊就掀起了運動熱潮。

身邊有人開始了滑雪,網上有人玩冰壺上了熱搜;

有人重拾積灰的健身卡,有人練起了久違的瑜伽。

早上起來,連樓下都時常有年輕人跳繩的身影。

這就是舉辦這場冬奧會之後,給每個人的生活打下的烙印。

當我們看到運動員健美的身影,就無法忍受一身肥肉;

當我們知曉健兒們自律的故事,也會對放縱的生活產生改變的觸動。

運動帶來的好處數不勝數,不僅改變外形、習慣,還會對一個人的情緒產生莫大的影響。

揚州大學曾對468名大學生進行測試,結果顯示:

「愛運動人群的情緒、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比非運動人群要高。」

運動,是治癒內耗情緒的良藥。

當你運動起來,甩開負面情緒的糾纏,生活自然清暢透亮。

內耗型人的總體特徵:

哪也不想去,什麼都不想做,久而久之,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任由情緒在內心潛滋暗長,累計成災。

前段時間,爆火的「emo」梗讓很多人都有共鳴。

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自己的emo時刻,每當此時渾身寫滿了「喪」「憂鬱」「傷感」。

去年,表姐公司大裁員,她不幸被列入了榜單。

領取一筆賠償款後,表姐的生活變成了:每天在家躺著根本不動,甚至都懶得下樓扔垃圾。

不知不覺中,表姐狀態就發生了改變,每天昏昏沉沉的,經常胡思亂想,無法過去被裁的那道坎。

「我工作一直表現不錯,是不是有人背後做手腳把我裁了?

老公今天回來臉色不好,是不是見我不上班擺臉色?」

表姐整日在家陰沉著臉,越想越煩躁,還多次無理取鬧和老公大吵起來。

家人感覺表姐仿佛變了一個人,都對她避之不及。

表姐覺察到自己的變化,便跟心理諮詢師閨蜜訴說,閨蜜說:

「你是躺出來的病,沒事就亂想,所以陷入了自我內耗。」

不由想起網上那句話:「人是不能閒的,一閒就會想太多,一想就會情緒泛濫。」

所有的內耗,都是想得太多,動得太少。

在豆瓣上,有一個「內耗人」小組,裡面數萬人心有鬱結。

很多人陷入內耗時就發帖,試圖用傾訴來緩解負面情緒的困擾。

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要麼無人理睬,要麼收到無關痛癢的安慰,再或者就是與同境遇的人加倍憂傷。

最終都是越言越傷,越訴越苦。

有一位網友的自我治癒方式點醒了很多人,他說:

早睡早起,堅持鍛鍊,減少瞎想的時間。

運動完累到什麼都不再去想,真的有利於身心健康。

其實,悲觀型人和樂觀型人最大的區別,不是樂觀的人遇事不會低落,而是他們的身體有一個「閥門」,一旦情緒糾結,他們有方式排解,或者找朋友訴說,或者運動起來。

身體動了,心就不會空閒,思緒也就不會漫天亂飛。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動起來,身體不動,心靈就躍躍欲試。

人一旦被拖入情緒的深淵,就會越掙扎越迷茫,越迷茫越絕望。

與其被負面情緒裹挾,不斷內耗,不如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大膽向悲傷宣戰。

人們常以為,運動只是強身健體,卻忽略了,它還是治癒情緒最好的良藥。

對此,博主小關同學深有體會。

小關曾飽受憂鬱症摧殘,他時常感到四肢無力,腦袋沉悶,渾身酸痛,有時連胳膊都抬不起來。

腦海里更是各類負面想法輪番上演,完全不受掌控。

那段時間,小關被折磨得面黃肌肉、萎靡不振,恍如歷經滄桑的老人。

後來,小關不想再消沉下去,他決定嘗試跑步。

第一次,小關只跑了300多米就氣喘吁吁。

雖然距離不長,但隨著急促地呼吸,小關竟感覺內心暢快了些許。

在不斷堅持下,小關漸漸愛上了跑步,成功挑戰了半馬比賽。

他說,每次跑完都感覺心情舒暢,身上的酸痛感也有所緩解。

運動的過程中,小關還認識了新的朋友,打開了自己的世界。

久而久之,小關不再被抑鬱症所困,找回了那個陽光帥氣、眉目堅定的陽光少年。

運動,動的是身體,治癒的卻是心靈。

波鴻魯爾大學副教授卡羅森克蘭茲博士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招募了41名正在接受治療的抑鬱症患者。

然後將參與者隨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需完成為期三周的運動計劃,另一組則不進行任何運動。

三周後,研究組再次對參與者進行綜合評估,結果顯示:

「在進行體育鍛鍊後,抑鬱症患者的大腦改變能力獲得了顯著提高,並達到了與健康人相同的水平。

而且,運動組患者的抑鬱症狀也有所減輕,不運動組則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動治癒情緒內耗,其實很科學。

運動之後,身體會分泌出多巴胺,它會悄無聲息撫慰你的情緒。

在迎風奔跑,揮灑汗水的時候,內心的陰鬱和不安會日漸消散,帶你走出情緒的漩渦。

神經系統科學家溫迪·蘇祖基在TED演講中分享過自身的經歷。

溫迪作為紐約大學的教授和著名科學家,工作能力毋容置疑,即使各類數據如潮水般湧來,她依舊能應對自如。

但在高強度工作後,溫迪每天下班只想獨自呆在家裡,沒有社交,也從不運動。

不知不覺,她就長胖了25磅(約23斤)。

一次,溫迪獨自去參加漂流,全程嚴重跟不上進度。

這時,她才意識到:「天哪,我是那趟旅程最弱的一個。」

受挫之後,溫迪明白不能再躲在家裡,她決定走出家門,去運動鍛鍊。

她鼓足勇氣嘗試了各種各樣的運動,拳擊、舞蹈、瑜伽等等。

溫迪說:「剛開始確實很難,但我注意到每一次揮灑汗水後,我的情緒和精力都變得非常好。」

改變不斷激勵著她,一年半後,溫迪不僅成功減掉了25磅,她還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以前,為了寫研究基金申請,溫迪時常坐在桌前絞盡腦汁。

而現在,靈感不斷在腦海里閃現,很快就能寫完申請報告。

後來,溫迪翻閱了大量資料,並經過多年研究證實了這些變化,實驗結論顯示:

「運動可以提升轉移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種提升每次至少維持兩個小時。

此外,還能提高應變的反應時間。」

最後,曾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的溫迪,如今風趣幽默地站在演講台上總結到:

「運動能帶來更好的情緒、更多的能量、更強的記憶力和專注力。」

人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出多種物質,在體內引發一連串的多米諾效應。

內啡肽和多巴胺能平復你的情緒,血清素能消解你的疲憊,神經成長因子強化你的大腦。

人越是不夠優秀的時候,越要去運動,去折騰,去流汗。

運動能提升你的內心能量,你自然就像一顆小太陽,將一切好事聚集到自己身邊。

很喜歡一句話:

「生活也有「磁場效應」,正能量的人喚來的是暖,負能量的人招來的是寒。」

想要變得更好,那就動起來吧,運動讓你再次神采飛揚地去與生活對抗。

運動的意義,正如網上那句很火的話:

「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五公里專治各種內傷,十公里跑完內心全是善良和坦蕩。」

傷心難過時,不妨去戶外跑步,讓大自然的清新和奔跑的暢快趕走悲傷。

受挫失意時,不妨打一場羽毛球,在球來球往間忘卻愁苦,專心享受對決的激情。

煩躁不安時,不妨練練瑜伽,在輕柔的音樂中舒展身體,卸下焦躁,找回平靜與安寧。

運動,能治癒一切內耗;鍛鍊,能甩掉所有煩惱。

這世間,沒有什麼是一場運動不能驅離的,如果有,那就運動兩場、N場。

與其眼看別人陽光自信,不如運動起來治癒自己。

與其羨慕別人優秀自律,不如行動起來期待自己。

所以,別emo了,去運動吧!

你流的每一滴汗水都不會白費,都會成為身體裡的細胞,擊破情緒低落的壁壘,釋放高效的能量,雕刻更美的線條。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13/172009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