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全世界的人都是逐漸長壽化,據統計全世界最高的壽命記錄是122歲。
一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面的論文指出,人類的壽命上限是150歲,人老了之後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會逐漸下降,直至完全喪失,人的生命也就到了一個極限。
一、65歲以後,運動能力或與壽命相關
老了的人多數都有一種感慨:「人不得不服老,過了某個年齡段之後,身體明顯地變差了。」
據《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65歲以後,運動能力與壽命相關,而運動能力衰退其實在死亡10年前就有了徵兆。
研究人員挑選了6194名受試者,並在2007年—2016年間對這些受試者,進行了坐站能力、步行速度、握力、日常活動困難程度等三次的運動功能評估。
結果發現:坐站能力降低會使死亡風險增加14%,步行速度降低會增加22%的死亡風險,握力差會增加15%的死亡風險,日常活動困難會增加30%的死亡風險。
二、這4個指標與壽命息息相關
人不得不服老,當衰老來臨時,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也會不斷衰退,死亡風險也會增加,研究發現這四個指標與壽命息息相關。
1.坐站能力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陳發葵介紹,坐站能力能夠測試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性,坐站能力強的人發生摔倒、骨折意外的機率也比較小,長壽機率更大一點。
2.日常活動
像做飯、上廁所、穿衣服等日常行為與活動,能看出一個人的自我生活能力,如果日常活動受限的話,可能是衰老嚴重的表現,要小心肌少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營養科周卉珺指出,患肌少症的老人應對能力很差,壽命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3.步行速度
北京老年醫院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濤指出,步行速度能夠反映壽命長短是有一定道理的,走得快證明心肺功能比較好,而心肺功能比較好的人,預期壽命也比較長。
4.握力強弱
航空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董鵬指出,握力是能夠反映人體心臟情況的一個指標,如果發現握力下降,很可能與心臟功能下降有關,最好儘快就診排查。
三、壽命長的人長啥樣?
人人都想要健康長壽,但你知道長壽的人都長什麼樣嗎?
1.腰圍
《自然.通訊》研究指出,腰圍能預測多種癌症的風險,男性正常腰圍應該小於90cm,女性腰圍應該小於85cm,超過這個範圍的就屬於腹型肥胖了,而腹型肥胖與多種代謝疾病有關。
2.體脂率
體脂率指的是脂肪與總體重的比率,體脂率是需要有一個範圍的,過高過低都不好,如果男性體脂率高於25%、女性體脂率高於30%,都屬於肥胖,肥胖可能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多種疾病。
3.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在18.5-24之間的屬於正常範圍,超過28就屬於肥胖了。
4.腰高比
腰高比也就是腰圍除以身高,可以用來評估心臟代謝風險,數值在0.5以下屬於正常,一旦腰高比過高,那患冠心病、高血壓、心梗等疾病的機率也更高一點。
研究發現坐站能力、日常活動困難程度、步行速度、握力強弱等都與壽命有關,想要健康長壽,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腰高比、體脂率都要保持在理想範圍內,平常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