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千難萬難,中年最難。
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卡債,睜開眼,沒一處不花錢。
職場小心翼翼,生活一地雞毛,閉上眼,沒一樣不操心。
仿佛人到中年,就會變得膽小、吝嗇、不合群,殊不知,那是因為在歲月流轉中逐漸成熟。
正所謂年少不識愁滋味,中年方知萬事辛。
中年以後最好的活法,無非是身體養好、家庭顧好、心態管好。
身體養好
小說《裝台》裡的打工者大雀兒,力氣大,壯實,他白天幹活,夜裡還去建築工地攬活。
因為孩子的臉被燒傷,他希望能多賺錢,帶孩子去做美容手術。
他仗著自己能幹能吃,沒日沒夜地幹活,一次又一次硬撐,卻累出了心臟病。
早在之前,大雀兒工作的時候,就曾突然暈倒,但他自己未曾理會,只說是累得睡著了,大家也就都沒在意。
直到長期勞累,熬壞了身體,在陪孩子去遊樂園的時候,倒下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這個家,也就此失去了頂樑柱。
擁有健康,或許不代表擁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就真的失去了一切。
關於此,作家李筱懿曾有妙悟。
她說自己在40歲之前,把幸福解讀為「有」:有錢,有車,有房,有事業。
於是她拼命工作,竭力獲取那些她認為能讓她快樂的東西。
直到40歲那年,勞累過度病倒了,這才突然醒悟,幸福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人到中年,萬般皆悟。
每個成年人肩上都扛著責任,背後都站著家人,若是沒有好身體,一切都只是枉然。
身體健康,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富足。
別等到自己的身體亮起紅燈,別等到目睹ICU的天價帳單,才知道最不該透支的就是健康。
《每個人的戰爭》一書中寫道:
「維持健康並不是一件艱難耗時的事情,不過就是變一種生活方式。」
接下來的日子,沒事早點睡,有空多運動。
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及時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儘快改變。
人到中年,養好身體,才有能力愛自己,有餘力愛別人。
家庭顧好
詩人托馬斯·穆爾曾寫道:「一個人為尋求他所需要的東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裡,找到了。」
因為家裡,有最愛我們的人,也有我們最愛的人。
曾看過一幅漫畫,很有意思。
漫畫中的槽多多會把工資獎金都上交給老婆,老婆卻不太高興,她抱怨道:「每天見不著你的人,這日子過的……唉。」
和兒子聊天時,他告訴孩子自己升職加薪的好消息,孩子卻並不開心,嘟囔著:「爸爸從來沒有來參加過我的家長會。」
老家的父親辦60大壽,弟弟卻支支吾吾不好開口:「咱爸怕你分神,不讓提,看你忙得腳不沾地,也回不來。」
槽多多自覺冷落了愛人,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親人越來越疏遠。
身邊的朋友卻對他說:「我們都一樣,怎麼不顧家了?我們不是在掙錢嗎?這不是工作忙嗎?」
槽多多思前想後,決定以家庭為重,哪怕收入低點,但能更多地照顧家庭,對於中年人來說也是划算的。
他說:「我只是公司的一棵草,但卻是家裡的一棵樹。」
一年後,槽多多騎車帶著老婆,商量著晚上燒什麼菜;本來讓兒子苦惱的作文,因為《陪我上遊樂園的爸爸》成了優秀範文;父親住院,槽多多忙前忙後,床前盡孝……
10年後,他和當年的朋友聚餐,朋友們一個個很羨慕槽多多夫妻恩愛,家庭幸福。
槽多多感慨地說:「可能因為我在家庭最需要我的時候回來了,而不是等到我最需要家庭的時候……」
魏書生曾說:「一個人的頭等大事,就是承擔家庭責任。」
現實中,很多人往往是忙於追求外在,而忽略了家人,捨棄了家庭。
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幸福真的不是賺了多少錢,取得了多大成就,而是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這世間,所有的情感都需要陪伴。
林語堂在寫出許多著作,閱盡世間喜怒哀樂後,道出心聲:
「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家庭是每個人避風的港灣,也是每個人心靈的歸宿。
在謀生的路上不忘顧家,在謀事的路上記得陪伴,必定能從家庭中獲得充足的能量前行。
心態管好
曾在《不如任性過生活》中看到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遇上颱風天氣,兩個人在街上走著,忽然間都被掉下來的瓦片打中前額,流血了。
一個人就想:啊,我為什麼這麼點背?為什麼瓦片不落別人頭上,偏偏落我頭上,我怎麼這麼倒霉!
而另一個人則想:啊,太幸運了,要是這塊瓦略為偏一點,打中腦中央,我不就死定了嗎?我真是太幸運了!
常言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
可見事情的好壞,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自己的心態。
演員張涵予在44歲之前,大多是扮演各種沒有名字的小角色。
不惑之年仍然一事無成,身邊有不少閒言碎語:
「同齡的男演員,很多都是影帝了,你還在做什麼夢?」
他卻笑著說:
「我生下來,就認定自己沒有天上掉餡餅到我嘴裡這種命,我就像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
作為娛樂圈裡的大齡男演員,他每天仍是該吃飯就吃飯,該拍戲就好好拍戲。
在他看來,心態好,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好。
直到44歲那年,張涵予等到了《集結號》裡的穀子地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心理學家安東尼·羅賓曾提出,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持什麼樣的心態。
很多時候,心態往往決定了人生的狀態。
就好比有的人即便身在泥淖,也自在如神仙;而有的人任憑鮮花著錦,仍是無滋無味。
現實中,中年人的生活並非盡如人意,更多的是撲面而來的壓力與無奈。
與其一味糾結,心煩意亂,不如凡事往好處想。
當不再被那些糟糕的念頭所羈絆的時候,或許生活的一地雞毛,反而被理成雞毛撣子,一掃浮塵淨。
看得開,放得下,心態平和,縱然時有艱難,一切自會向好。
有人曾感慨中年: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紀,也是一個最壞的年紀。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也是一個黯淡的季節。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
年齡,從來不是桎梏,中年,也絕不意味著人生走下坡路。
走過青春年少,看過世事無常,漸漸懂得:
身體養好,未來依然可期;家庭顧好,微笑自然向暖;心態管好,歲月悠然靜好。
從今往後,願你我都能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身安家安心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