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遠離內卷移居泰國,3年過去,這家人怎樣了?

 

 

在教育的焦慮感幾乎形成一種時代性「PTSD」的當今,套用莎翁的句式來說:內卷抑或躺平,這是一個問題。然而最近了解過Timo一家的故事後,外灘君發現,教育不一定會走向這兩個極端——內卷和躺平之間,也並非無路可走。

幾年前,Timo的父母因為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童年,遠離國內的「卷」,毫不猶豫捨棄了國內經營多年的事業,移居泰國清邁。

但另一方面,他們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追夢者,反倒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實;也不是那種毫不做計劃的放養型家長,而是會根據孩子的個性和興趣合理地做規劃。可以說,他們既反對卷,又並非「佛系」。

這種獨特理念的結果,最無需多言的證明,便是Timo一臉燦爛、治癒的笑容——近些年,蔡媽媽原本只是想用相機記錄Timo的日常生活,沒想到在B站、小紅書等社區,這個10歲的陽光男孩用可愛和才華「傾倒」了數萬粉絲。

Timo

在屏幕前顯得小小一隻的Timo,有時會風趣地教給大家一些實用泰語,有時抱著吉他忘我地彈唱,有時在廚房裡自己動手製作美食,有時又化身運動達人在球場揮灑自如……由內而外地,展現出了一種超越同齡人的自驅與自信。

前幾天,外灘君向蔡媽媽深度交流了她對孩子教育的看法,以及生活在泰國這幾年來的切實感受。幾個小時的侃侃而談中,外灘君一個最深的感受是:

Timo卓越的表達能力、自信以及健全的身心成長,雖說與泰國鼓勵、包容式的教育不無關係,但移居泰國絕非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在內卷到來之前,提前選擇了逃離

Timo一家的「反卷」,不是那種猶猶豫豫、淺嘗輒止的程度,而是差不多被寫進了家庭「核心價值觀」。

蔡媽媽和先生動了去泰國的念頭,是在2019年的春節前,起因是得知一個朋友帶著孩子去清邁讀書,據說體驗不錯。過完年後,夫妻倆當即飛到泰國考察,選定一所學校,連學費都預先交了,回國以後就開始辦簽證。

當時他們在國內做婚禮策劃、餐飲店和服裝店,事業處在上升期。儘管如此,兩人沒有猶豫地轉讓了所有門店,將資產變現。「等於說是放棄了正在盈利的事業」,蔡媽媽說,「但我們當時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整個過程堪稱行動迅速。不過,與其說是倉促的決定,不如說是長久的醞釀。

蔡媽媽本人就是從小被雞到大的,「因為家裡對成績格外看重,上了很多補習班,也錯過了很多別樣的風景。」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複製同樣的教育模式,於是和先生就教育問題達成一致,跟長輩們明晰了界限:「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我們自己來帶。」

從這個角度來說,夫妻倆結婚前就成了「反卷界」的扛把子。蔡媽媽坦率地表示:

「我們家對孩子沒有太多期許,更多是希望他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以及一個完整的能治癒一生的童年。」

Timo在練習拳擊

隨著近幾年「劇場效應」的愈演愈烈,夫妻倆也逐漸感受到危機,「大環境是肯定改變不了的,就只能努力改變自己嘛。」

Timo三歲時,蔡媽媽因工作原因順便考察了下澳洲的教育,對那邊的環境印象深刻:「這邊孩子與人相處的一種狀態、成長的一種環境,在國內真的很難看到。」不過,那時候夫妻二人還處在創業初期,澳洲投資移民的門檻不低,「一家人過去怎麼也得1000多萬,這個數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有負擔的,所以還是猶豫了一下。」

而一九年Timo即將升入小學,蔡媽媽聞到「戰場硝煙」的氣息陡然濃烈,「比如有些跟孩子上學有關的群,如果你不看,會錯過一些重要的通知;但是如果你看的話,每天都會被這些雞娃的信息煩死……」

蔡媽媽與先生重新審視了一家人的生活狀態,兩人決定在孩子上小學前,及時地避開內卷鋒芒:「我們厭倦了國內的內卷,也不想每天無效地社交和攀比,活成別人心中的樣子而迷失了自己……」

可是畢竟是異國他鄉,這個來自青島的三口之家,去泰國後能夠一切順利麼?

孩子的個性,在泰國得到進一步釋放

來泰國前,蔡媽媽和先生有兩件事思考得很清楚,這使得一家人過去後的生活整體上比較順利。

一是確定一家三口不能分開。

他們把家庭而非教育,放到了決策的第一步。蔡媽媽說,有很多媽媽帶孩子出國陪讀,但這種家庭的異國分居,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引發連鎖反應;

蔡媽媽和先生結婚九周年全家福

二是規劃好家庭財政。

在泰國,95%以上的陪讀家庭是不工作的狀態。就算你要在這邊做生意,必須找到當地的合伙人才可以開店。「部分人沒有規劃好這方面,比如說帶著賣房子的幾百萬過來,但是發現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錢很快就花光了。」

說來也巧,一九年看似倉促的決定,陰差陽錯地給Timo一家規避了風險,因為新冠很快就來了,「如果那時候沒出去,受到疫情的嚴峻影響,國內的店肯定不好開。」

不方便在泰國本地做生意,蔡媽媽與先生就把工作轉移到線上。一方面,投資了朋友在美國的連鎖餐飲,作為股東遠程處理一些業務;另一方面,蔡媽媽在線上做一些副業,每個月也有幾萬人民幣的收入。

從結果上看,「收入跟在國內的時候差不多」。但要知道,泰國的物價要更低,另外奢侈品、人情世故方面的開銷也大大降低——簡而言之,生活太「巴適」了,「3年下來,我們居然存下了不少錢,這是之前未曾設想到的。」

剛到清邁的第一年,一家人花費4.8萬一年租了套大house,直呼「太便宜了」,但蔡媽媽說:「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在清邁已經是價格高的了。」新鮮勁兒過後,現在已經轉到了3萬多一年的平層,更加實用,打掃也更方便。

「出了小區,就是一個很大的高爾夫球場,外加一個奧特萊斯。超市、中餐館什麼的不少,甚至可以掃支付寶。」

Timo在打高爾夫

一家人每年的花銷,包括Timo在私立學校的學費,大概在25到30萬人民幣左右。雖然不像營銷號忽悠的「幾萬搞定」,但性價比也相當可以了——物價比國內還低,同時生活又比歐洲便利得多。

蔡媽媽當初心水清邁,一個因素就是因為性價比:「曼谷的話,花銷大概在35到40萬人民幣區間,就不太推薦了。」當然,曼谷的教育氣氛也要卷很多。

另一個因素,是清邁的閒適。這種閒適,可能不僅僅是指清邁「泰北玫瑰」的美譽——這裡氣候跟雲南相似,環境優美,氣候涼爽——而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作為聞名的佛教勝地,清邁的「佛」不僅關乎信仰,也是教育觀的某種體現。

蔡媽媽笑著說,有次一位家長問老師自己家孩子的考試情況,聽到老師的回答後她暗吃一驚:「那個老師說『孩子的考試是我的事情,跟您沒有關係』——就是這麼簡單。學校也沒有什麼所謂的雞娃群。」

Timo在課堂上

而且不要簡單地把「不捲」看做「無競爭」。Timo在清邁所體驗的教育,除了充分的鼓勵和包容外,也可以很容易地窺見教育工作者的用心與誠心。

這點蔡媽媽幾乎在送Timo正式到學校之前就看到了。Timo剛來的時候,語言完全不行,便請來一對一的英語、泰語教師,價格也就幾十到一百來塊人民幣一節課,但效果非常好。

語言老師上課的狀態,讓蔡媽媽自己都沉醉其中,「特別有趣,老師也特別投入,他們會不斷地通過遊戲和互動的方式來教孩子,讓孩子在非常開心的狀態下學習,Timo每天都特別期待老師來家裡。」

也是由於語言不達標,Timo的第一年進了所門檻較低的國際學校。好在Timo語言能力進步飛快,一年後也是在一對一泰語老師的建議下,轉到了清邁當地聲譽不錯的一所英制私立學校,「據說這所學校泰國的王室還親自訪問過。」

Timo學校一覽

Timo上的是性價比最高的雙語部,學費一年僅3萬人民幣。泰語、英語教學二八開,剛好符合蔡媽媽希望孩子多接觸一門語言的想法,「不過,如果孩子超過4年級或沒有英語基礎,不建議上雙語。」

清邁的學校很讓蔡媽媽滿意的一點是,Timo的性格原本就比較活潑,過來之後又非常多地被鼓舞、發揚和釋放了。

首先,能看得出老師是真的愛孩子。比如有段時間因為疫情,學校要上網課,「老師們每天都會精心打扮下自己,畫一些奇形怪狀讓人忍俊不禁的裝扮」,沒有任何架子,為的就是吸引孩子在課堂上的興趣,孩子也特別喜歡這些老師。

Timo學校的冬令營、夏令營在當地很受歡迎,很多家長就是因為看到孩子在這裡幸福的樣子,才決定把孩子送過來,「就是老師帶著孩子玩,在玩中學到東西。」

在學校里,「老師總是鼓勵和表揚孩子,而不是批評與指責孩子。」每個孩子都很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一個覺得膽怯的。

課程設計方面,用的是A-level體系,數學使用的是新加坡數學。比較有特色的部分,是非常重視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

Timo在上急救課

「有一些社會實踐課,其實就是讓孩子去農村學習插秧和種地,在特定的條件情況下學會生存。」

Timo在學習做農活

而且,不光是Timo擁有了一個自由發展的成長空間,蔡媽媽跟先生的生活狀態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就應了木心《從前慢》的小詩,清邁的生活少了很多快節奏的、無比疲憊的忙碌,少了很多與他人的比較和對照,但多了許多品味、享受生活的時光。

這種解脫感不僅把時間還給了教育,也把時間還給了生活。每個周末,由Timo決定一個地點,可能是家附近的球場,也可能是遠一點的海灘,夫妻倆都會有大段的時間陪孩子一起到戶外活動,享受一家三口的親密無間。

Timo不久後可能還會有一個弟弟或妹妹——蔡媽媽直言,如果是之前那種壓力比較大的生活狀態,不太會考慮再生孩子。但來到清邁後,心態與生活的規劃似乎都悄悄發生了改變。幸福的改變。

教育到底為什麼服務?

一開始外灘君說過,清邁美麗、平和的環境,給了Timo一個更加燦爛的童年。但說到底,Timo的教育跟是不是在泰國,本身關係不大。

那重要的是什麼呢?跟蔡媽媽聊完後外灘君覺得:如果教育真的有所謂的桃花源,它不是存在於某個地方,而是存在於某個家庭。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覺得國外是桃源,有的人卻會反問,加拿大不捲麼?泰國不捲麼?新加坡不捲麼?……

Timo在練習衝浪

蔡媽媽有兩句話說的挺好的,第一句:所有的關係都是親子關係的延伸。

正因為此,Timo一家在考慮孩子的上學問題時,似乎要把「家庭」和「親子關係」還稍微排在「教育」前面。想想也對:沒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教育真的能發揮什麼作用麼?

有段時間,Timo厭倦起了泰語。他有點委屈地對媽媽說,泰語太難了,有點不想學了。蔡媽媽意識到,Timo是真的畏難了,「以前他在外面還會跟人家用泰語打交道,那段時間則會刻意迴避說泰語只說英語。」

蔡媽媽沒有吼沒有叫,但是也沒有輕易放棄。在維持親子間關係和諧的前提下,她做了一點嘗試,跟Timo說:

「你如果真的不想學,媽媽也不會逼你,但是你已經學了這麼久就放棄,有點可惜,不如你把已經會的教給媽媽,做媽媽的老師。」

她用相機記錄下這一過程,讓Timo講解一些入門的泰語,她自己則跟在後面朗讀。後來,這些視頻在網上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讚,蔡媽媽趁熱打鐵地說:「Timo你看,有這麼多陌生的朋友在不停地鼓勵你支持你,要加油啊!」

Timo教授日常泰語

這些正反饋一下子調動起Timo的積極性,「他想學習不再只是自己的事情,心中有了繼續幫助其它人的責任感,所以後來反倒是自己主動地學習、自己約老師過來。」

爸爸和Timo之間,也是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在玩遊戲、打球的時候,沒有誰讓著誰。不過,父子倆的上升星座都是巨蟹,他們通常更喜歡在一起緊密合作,而不太感冒競爭。」

Timo和爸爸合作家務

蔡媽媽的第二句金句是:教育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而服務。

聽她說,到了5年級時打算送Timo去另一所純英文教學的國際學校,以後好往歐洲那邊去,外灘君不由猜想,泰國只是一個跳板,以後果然還是要衝刺牛劍藤校哇!

不料蔡媽媽說,Timo對做飯很感興趣,所以長大了做個大廚也不錯。可能是因為爸爸身體力行的影響,Timo也經常在家研究烹飪。蔡媽媽問他以後想做什麼,Timo回答說想做跟食物有關的事情。

爸爸手把手教Timo烹飪

夫妻倆覺得這個理想非常棒,家裡會全力支持。「我們在想,以後送孩子去法國藍帶去學廚藝也挺好,從那裡畢業的話,也能馬上入行。」

對於蔡媽媽和丈夫二人而言,藤校什麼的光環並不重要,「如果Timo以後對廚師不感興趣了,想做其它事情,我們也完全支持。就算以後留在泰國上大學,我們也覺得ok。」

早在國內,小Timo就經常在父母開的餐飲店裡「打零工」。蔡媽媽覺得,熱愛美食的人,往往也熱愛生活、懂得生活。

Timo在家裡的餐廳幫忙

這番話也啟發了外灘君:既然教育的目的是生活,又何必執著於孩子的夢想是什麼呢,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發自內心的喜愛何愁不能活出精彩?

關於蔡媽媽的教育,還有個小事例:

清邁當地有家女子孤兒院,蔡媽媽幾乎每個月都會和Timo一起,帶著一些禮物過去拜訪。Timo過去後,也會以小小的身體忙上忙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Timo家在清邁女子孤兒院做義工

「這個孤兒院本來是朋友照拂的,後來她回國了,我就經常買點東西帶過去。也是帶Timo感受一下生活不那麼美好的一面,感受一下這個社會是不同形態的,但是不美好的一面我們也可以讓它變得更美好……」蔡媽媽如是說。

對於Timo家來說,留學的目的地在哪兒,或許真的沒那麼重要。反過來說,一個看似「完美」的留學勝地,也並非是解決一切教育問題的良藥:如果親子關係不好好構建,換個環境就會融洽麼?如果把教育的某個具體結果放到第一位,換個環境就會不累、不捲麼?

Timo臉上的笑容,並非來自清邁明媚的光照,而是來自父母親所一直堅守的兩點:

親子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延伸;生活本身,是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外灘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26/179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