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范穩:真相總在下台後

作者:
這個故事既告訴了我們在權力社會「真相總在下台後」的潛規則,也暗示這些個熱衷於編制自己「新衣」的統治者不願輕易放棄權力退出歷史舞台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一旦失去權力下台,真相就會浮現,自己那些個「新衣」不僅不能蔽體,反而會成為笑柄。

一個人的真相本來是一種客觀存在,跟該人在不在台上原本沒有什麼關係。可是,因為在不在台上意味著是不是有權力,而一旦權力介入,則哪怕是真相這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都會變得模糊起來。

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相貌,這本來很客觀沒什麼爭議——清人編著的《明史·本傳》中就曾記載朱元璋「資貌奇偉,奇骨冠頂」,似乎有點不堪入目。可是,這一真相在他在台上時,卻無法得到真實的展現。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朱元璋成為偉大領袖後,要天下名畫師入宮為自己傳神寫照。第一個畫師是現實主義者,按照朱皇上爹媽給他的樣子原原本本甚至十栩栩如生地給他畫了出來,結果朱皇帝一看自己居然是這麼一個鬼樣子,二話不說就把畫師送進地獄。第二個吸取了教訓,改走浪漫主義路線,一支妙筆把朱元璋畫成美男,一表人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比現在影視明星還引人垂涎三尺。可朱皇帝朱一看,這他媽都畫的誰呀?要這就是朱元璋,那太子就該是別人的兒子啦!所以,也一刀把這浪漫主義者殺了。剩下的第三位開動腦筋,採取了象徵主義的創作手法,把朱元璋畫得似像非象,似美似非美,似丑非丑之間,神密異常。朱皇帝看後,都不知該說象還是不象——說象吧,它又不象,說不象吧,又有點象。畫師於是指點,說是「非常之人乃有非常之相!」「此乃神龍見首不見尾也!」於是龍顏大悅,該畫師不僅沒被殺,還領獎回家——當然了,後任要憑這樣的畫像揣摩這位皇上的尊榮也一定會雲裡霧裡不得要領。不過,當這位皇上駕崩之後,民間關於他的另一版本的畫像開始流傳,在這些畫像中,朱元璋乃一個下巴奇長、耳朵肥大、滿臉麻點、活脫脫一個痞子型象的人。這應該更接近歷史真相。

這種情形外國也有。革命導師史達林在我們心目中自然是一個高大威猛的牛人形象。事實上他自己也很注意自己造型——據曾擔任史達林衛隊長,1938年以「德國間諜」罪被處死的匈牙利人保克爾回憶:史達林很愛照鏡子,而且經常整理髮式,尤其特別喜歡撫摸自己的小鬍子。他於是斷定,這個臉上有麻子和疤斑實際身高只有一米六四左右的「偉大領袖」是個很在意自己相貌身材的傢伙。便動起了將其偉大化的念頭:因為史達林希望「增加」身高,他就專門為史達林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高跟鞋,這種特製的「增高鞋」外皮巧妙地掩著了增高部分的後跟,別人根本看不出來。史達林就這麼穿著人家看不出的高跟鞋,在人們面前偉大一番。史達林的這中心思,連毛澤東都看出來了——在《葉子龍回憶錄》中,就有這樣的情節:1950年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儀式。陪同毛澤東出席簽字儀式的葉子龍「發現一個不引人注意的細節。毛澤東和史達林以及中蘇雙方其他高級領導人合影時,史達林稍稍向前挪了一小步。回到下榻處,我向毛澤東提到這一點,毛澤東微微一笑:『這樣就一般高了嘛』!毛澤東身高180公分左右,史達林看上去要矮一些,但從照片上看,兩人差不多」。而你要是不小心暴露了史達林那麼偉大的真相的話,就會「大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前蘇聯導演亞歷山大·多夫任科戰時製作了一紀錄片,有些史達林不那麼光彩的鏡頭而沒有重拍,史達林看後,臉都氣青了,他把多夫任科叫了去,對他咆哮:「難道對於我們的領袖連十米膠片都捨不得用?好吧,你會像狗一樣地去死!」由於某種奇蹟,這個多夫任科保住了性命。可是,當史達林下台——也就是死——後,大家在文章中開始對他正本清源:俄羅斯音樂巨人的季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就在其回憶錄《見證》中老實不客氣道「見過史達林,也和他談過話。我沒尿過褲子。也沒見他有什麼魔力。他是個貌不驚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頭髮略帶紅色,滿臉的麻子,右手明顯地比左手瘦小,他總是藏著右手。他的相貌同無數畫像上的樣子一點也不像。」法國著名作家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35年6月曾應高爾基邀請,訪問蘇聯。從1935年6月28日下午4點10分開始,羅曼·羅蘭在克里姆林宮會見史達林。這是羅蘭第一次見到史達林。在當天的日記中,羅蘭寫道:「史達林不像自己在畫像上的形象。無論怎麼想像,他既不是個高個子,也不是矮胖子。相對說來身材矮小,而且很瘦。他的粗硬的頭髮已經開始發白。」而這日記他卻明白表示要在五十年後才公開發表。為什麼?就是因為當時史達林還在台上,不能讓大家那麼早知道這個世界無產階級導師的真實形象!

毛澤東在見史達林時雖然旁觀者清地知道對方在為了自己「偉大」而作假,但當他也成為「偉大領袖」之後,也不可避免地成為造假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新聞中,一旦出現毛澤東,旁白總會用激昂的聲音表示:「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神采奕奕,滿面紅光,身體非常健康!」然而,這一切不過是「皇帝的新衣」:在他病逝之後,相關材料顯示: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之後,毛澤東睡眠已很不好,不停地咳嗽,痰多又吐不出,打針也不管用,好了又犯,沒有完全止住過;有時因為咳嗽而無法臥床,只能日夜坐在沙發上。1971年快入冬時,被診斷為大葉性肺炎,肺部疾病又影響心臟。1973年,毛澤東眼睛也越來越看不清楚,老年性白內障發展得很快。1971年9月13日林彪事件之後,毛澤東的身體狀況急劇衰退,在1972年初曾發生嚴重休克。此後毛澤東又發生白內障,雙目失明,直至1975年手術後恢復一半視力。謂之風燭殘年,一點也不為過。然而,這樣的真相,我們也只有在獨裁者壽終正寢之後,才能得知。

現在台上這位「一尊」,也是偉大得讓人眼花繚亂:論身體,他曾經200斤擔子十里不換肩,「喜歡游泳,且每天都會游一千米。」論學問,他不僅有最高學府清華大學的最高文憑(博士),而且還博覽群書,「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並且號召大家:」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出訪之際,還向世界各國政要宣讀了自己讀過的浩如煙海的「世界名著」,使得他治下的群氓發自內心地感慨:「主席的博學讓人欽佩」,「領袖的勤奮讓人自愧不如」。論功績,則「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說,當年,法國《巴黎時報》記者採訪了拿破崙之後,寫下一篇人物通訊。其中有這麼一句:「他矮矮的身材似乎變得高大起來。」稿子送到通訊組組長手裡,他斟酌良久,提筆刪掉「矮矮」兩個字,變成了「他的身材似乎變得高大起來」。稿子又送到報社總編手裡,他深思半晌,揮筆改成「他身材高大」。稿子見報後,記者提出抗議:「你們歪曲了事實!」通訊組長理直氣壯地說:「我在你原稿的基礎上刪掉幾個字,使之更加精練了,怎麼是歪曲事實?」總編辯解道:「我不但沒有歪曲事實,恰恰相反,是正視事實——正視拿破崙是皇帝這個事實!」而拿破崙本人看了報紙的通訊後,把記者找去問道:「你怎麼把我寫成『身材高大』呢?應該按照我本來的面貌寫嘛!」記者攤開雙手說:「陛下,按你本來的面貌來寫,眼下根本不可能!」「那什麼時候才可能呢?」「等你下台以後,陛下。」

這個故事既告訴了我們在權力社會「真相總在下台後」的潛規則,也暗示這些個熱衷於編制自己「新衣」的統治者不願輕易放棄權力退出歷史舞台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一旦失去權力下台,真相就會浮現,自己那些個「新衣」不僅不能蔽體,反而會成為笑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11/180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