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很多人覺得生活不快樂,怎麼辦?

這可能是許多人曾經面臨的問題。

不過,今天的文章,我不想講太複雜的道理,而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做法。

積極心理學的先驅馬丁·塞利格曼,在2011年提出了一個「幸福的PERMA模型」,把幸福分解為五大因素,分別是:

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包括同情、愛、感動、喜悅、希望等正面情緒,它可以讓生活充滿活力,抵消壓力和負面情緒的影響;

投入(Engagement):全身心投入你手頭在做的事情,充分體驗到心流和忘我的感受;

關係(Relationships):包括跟伴侶、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的良好互動,以及你從這些人際關係中得到的被支持和重視的感受;

意義(Meaning):擁有一個人生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為之而努力。

成就(Accomplishments):充分的自我勝任感和自信,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並且能夠從行動和結果中獲得反饋。

許多研究發現,PERMA模型能夠良好地預測一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這5項因素得分較高的個體,整體的幸福感、生活滿意度乃至於健康程度也會更高,同時更不容易被壓力和困難所困擾。

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應該如何應用這個模型,來切切實實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呢?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一套「幸福工具箱」。它們是我結合這個模型,從自己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你未必要全盤照搬,但可以參考和借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這套工具箱,可以幫你消除對生活的疲憊和惰性,重新找回激情和動力。

1.多餵給大腦「情緒養料」。

如何讓生活中充滿更多的積極情緒?一個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有意識地控制我們的大腦,去感受、回憶和沉浸入更多的積極情緒。通過這種方式,鍛鍊大腦對於積極情緒的敏感性,讓它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我自己的做法,是有意識地讓自己記錄生活中各種值得開心的細節。每一次碰到讓自己會心一笑的事情時,我都會立刻記錄下來,晚上再整理到日記中,打上「開心的事」標籤。

這些事情可以非常小、非常瑣碎。比如:

讀書時,發現作者的觀點跟自己一致,並且講得非常到位;

看到一個令自己捧腹大笑的視頻;

刷到一個令自己神往的景點,計劃找個時間去逛逛;

聽到一首令自己能暫時放下壓力和煩惱的音樂;

解決了一個困擾自己許久的小問題;

……

甚至,哪怕只是片刻的感受,也可以記下來。比如:運動後,疲憊一掃而空,腦子特別清醒;讀到一段文字,心有所感,腦海中有許多想法飄蕩;提出的一個想法被採納了的小小雀躍和成就感……

又比如:下午四點,工作告一段落,到外面散散步。四處無人,只有安靜的陽光灑下來,伴著婉轉的鳥鳴聲在微風中飄拂,仿佛一切都褪去了喧囂,心上的塵埃像是突然被拂去……

——這些,都可以記下來,匯總起來,成為自己的「能量倉庫」。在平時閒暇無事的時候,拿出來翻閱,讓自己回憶當時的感受和心情,暫且從現實的忙碌和疲憊中抽離出來。

一方面,它可以不斷為你提供積極情緒,讓你能夠得到休憩和療愈;另一方面,這也可以提升你對積極情緒的敏感性,讓你更容易獲得新的積極體驗。

像這樣的瞬間和時刻,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席。只是我們往往任由它來了又去,很少能夠意識到它的存在,更難以意識到可以把它抓住,留下來。

這其實是一種浪費。不妨去關注它,留意它,讓自己更深刻地體驗這種感受,讓大腦攝入它,消化它,融為一體。

牢記一點:大腦是用進廢退的,你想讓它變成什麼,就多餵給它什麼。

2.為自己設定「支線任務」。

許多人覺得,生活要快樂,就必須「無憂無慮」——這其實是片面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固然不容易有壓力和焦慮,但其實也很容易導向一個結果,就是無聊。

人是需要刺激和挑戰的生物。長時間停留在一個舒適的狀態裡面,很容易使得我們的閾值慢慢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們的「享樂基線」又會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程度,這就會導致,我們很容易對周圍的一切感到「膩了」,從而變得不快樂。

因此,一個簡單有效的建議就是: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像一潭死水,沒有變化和刺激,那麼不妨試著去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的目標,讓自己去做一些難一點的事情。

我把它比喻為自己人生的「支線任務」。它可以給我們適當的挑戰和刺激,提供一定的獎勵和反饋,同時又不會讓我們去冒太大的風險,讓人生偏離原本的方向。

這些「支線任務」不需要很大、很複雜,只要滿足三個條件就行:

你感興趣,或者至少並不討厭;

難度適中,需要花腦子和力氣,但不至於竭盡全力;

較為穩定,可以平攤到每天的生活里,不需要對原有的生活做出太大改變。

以我為例,我自己近段時間的「支線任務」有三個,分別是寫小說、譜曲和編程。這三個任務恰好都跟我的興趣和需求密切掛鈎。我很喜歡讀推理小說,學過一點點音樂,工作中也經常有批量處理大量數據的需求。因此,就拿來作為日常生活的消遣,一方面可以作為娛樂,一方面也可以給自己一些挑戰。

至於成果嘛,後兩項有了一些小的產出,第一項暫時還沒有,還停留在構思的階段,確實是太難了。但是,這樣才有意思。所以也許過段時間,我會發篇自己寫的推理小說給大家看也說不定喲。

這是我自己的例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幫你去安排和設定自己的「支線任務」。

總而言之,給生活注入一點新鮮感和適度的壓力,讓自己的大腦充分轉動起來,有非常多的好處。2022年一項研究發現:低到中等程度的壓力可以增強心理健康和認知能力(Oshri等,2022)。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用積極、正面的方式評估壓力,可以降低拖延、提高表現、減少焦慮,讓心理更健康,更有韌性(Jamieson等,2021)。

另一個有趣的效果是:一旦你給生活設定了一些挑戰和目標,你就不再容易熬夜了。為什麼?因為你會感到:第二天是有意思的,是值得期待的,是樂於迎接的。從而,你會更加願意結束過去的這一天,讓自己養精蓄銳,以求在第二天取得更大的進展。

所以,如果你有著「報復性熬夜」和「習慣性熬夜」的毛病,也不妨試試這個小技巧。

3.建立自己的「支持部落」。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是孤身一人的,而是要跟這個世界建立和產生聯繫。從某種程度講,你建立的聯繫越多,你跟這個世界的羈絆也就越多,那麼也就相當於:你有了更多的錨點,能夠定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和價值,為自己找到存在的意義。

因此,無論哪個需求模型,都會把「社交聯繫」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可以說:建立社交聯繫,跟吃飯、喝水、健康一樣,是我們最根源、最本質的需求之一。

但是,在如今這個高度「原子化」的時代,許多人的生活都是被分割成獨立個體的。想一想:你跟你同住一個小區的鄰居熟悉嗎?跟公司里的同事交流和聯繫多嗎?每周、每個月都能出來見面和聚會的朋友又有多少?

大多數時候,我們跟身邊的人,僅僅只是點頭之交的關係。我們以個體的身份生活,以個體的身份跟別人交互,以個體的身份維護著跟別人之間的邊界和距離。

這就相當於什麼呢?我們被從自己的圈子和群體中割裂出來,孤零零地拋到一個「群敵環伺」的環境裡。我們不知道周圍的人是不是我們的「異類」,也不知道裡面有多少是我們的「同類」。一切都是未知的。

因此,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支持部落」。

什麼意思呢?找到一些跟你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朋友,形成一個小小的群體。他們可能有些來自線上,有些來自線上,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彼此了解,彼此認同,有較多的相似點和共同點,有一致的愛好和價值觀,願意為彼此付出一些時間。

這就是你的「支持部落」。當你有開心的事情時,可以跟他們分享;當你失落和難過時,也可以向他們求助。即使他們無法實實在在地幫助你,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能夠為你提供力量和支撐。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夠跟他們一起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玩一款遊戲,讀一本書,參加一場活動……就更好了。這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場域」,讓你們建立更多、更豐富的聯繫,讓「原子」緊密聚合起來,形成「分子」。

這個「支持部落」的規模在多大為宜呢?不用很大,4-5個人,最多十來個人就可以了。這也是人類學家鄧巴的建議:在我們的社交圈裡面,最核心的圈子有兩層,第一層叫做支持圈,大約5個人;第二層叫做同情圈,大約10個人。這15個人,就是我們最核心的友誼,也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人。

想一想,你有這麼15個人可以傾訴你的心事,可以毫不在意地互相逗趣、閒聊嗎?當你需要幫忙的時候,你能夠找到多少個人,能毫不猶豫地為你伸出援手?

試著去把他們列出來。這可以成為你生活動力和支持的來源。

4.維護好一張「願望清單」。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聊,覺得不快樂,不幸福,最大的根源是什麼?可能不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任務,很多煩心事,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麼。

許多人一個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就是「為了別人而生活」。什麼意思呢?我們總是習慣於走上一條別人為我們設定好的路,在這條路上一步走下去,把許許多多東西背負起來,讓它們變成自己的責任。

這樣有錯嗎?當然沒有,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只有責任,而沒有願望,那他是很難真正獲得幸福的。因為他永遠都是在滿足別人,而不是滿足自己。

所以,我常常說:縱觀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就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值得我們不斷去思考和追問的。

它包括很多因素。比如:

我希望我身邊的人怎麼看待我?我想在他們眼中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我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住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職業,擁有什麼身份?

我想得到什麼東西,想獲得什麼樣的體驗,想經歷什麼樣的事情?

我兩三年前發布過一個互動話題:如果不用考慮收入,你想做什麼工作?這個話題得到了非常多的響應,有數千人回復,直至今天仍然有零星的回覆。可見,許多人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把它深藏在了自己內心,把它壓抑住了而已。

但是,為什麼要把它壓抑住呢?可能因為責任,因為現實,我們沒有辦法100%實現我們想要的生活——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朝著這個目標,一步步地前進?

比如,許多人說,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花店/咖啡店。可能限於現實,沒辦法真的去開店,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去動手學習這個領域,在線上做一些傳播和普及的行動,一步步進入這個圈子?也許有一天,這個願望就實現了呢。

所以,我會建議你: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花一點時間去思考「我想要什麼」「我想做什麼」,然後,把它寫到一張願望清單上。再問問自己:為了離這個願望更近一點,有什麼事情是我現在可以去做的?

然後,把它安排到每一天的日程裡面,讓自己擁有一個明確的、專注的目標,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前進。

5.確認自己的「能力邊界」。

最後,就是為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自信是什麼?本質來說,自信其實是一種心理能量,是一種正面的心理特質。它的核心,是你對自己的能力邊界有清晰的認識,並且有足夠的動機和意願去付出行動、克服困難、完成目標。

它並不需要你有多麼出類拔萃的能力。有80分的能力,去做85分的事情,這是一種自信;有50分的能力,去做55分的事情,這同樣是一種自信。

因此,認為自信就必須非常傑出、非常優秀,而一個普通、平庸的人「不配自信」,這其實是一種誤區,是被過度追求「優秀」的外在環境和輿論所扭曲的觀念。

這就很容易啟動我們的「預防焦點」,使得我們在行動的時候,更容易關注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做錯了的地方,從而強化我們的自我懷疑。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缺乏幸福感?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真正的自信是什麼?是你有足夠的勇氣去做一些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情。即使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面臨威脅、焦慮和不確定性,但你發自內心地相信,你是有能力克服困難、採取行動,最終抵達目標的。不管這個目標有多高,它都會提升你的能力,發揮你的價值。

那麼,如何樹立這種自信呢?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確認自己的能力邊界:

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周期(比如每周或每月),定期回顧一下自己做過的事情、獲得過的反饋,對自己進行一個總結和探索,問自己:

我得到過哪些讚賞、肯定和羨慕?哪些特點讓別人覺得「我很棒」?

我克服過什麼困難的問題?哪些經歷讓我回想起來依然覺得津津有味?

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什麼事情會讓我覺得如魚得水、樂在其中,即使沒有回報也無所謂?

也可以反過來,從你不擅長的地方入手去思考: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當遇到什麼問題時,最容易令我產生放棄的念頭?

我總是避免擔任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樣的職責?

有哪些錯誤是我犯過不止一次的,即使刻意讓自己避免,依然可能會犯?

在這個基礎上,再廣泛地去探索這個世界,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接觸一些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慢慢找到自己的「手感」,找到自己能夠發揮能力、發揮才華的地方。

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也許會煥然一新。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L先生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2/181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