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十常侍,就是東漢末年的若干宦官,他們是漢靈帝時的中常侍,一共有十二個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張恭、韓悝、宋典。漢朝人對數字比較馬虎,明明是十二常侍,偏說十常侍,叫開了,約定成俗,也就這樣了。當時中常侍還不止這十二人,但作惡多端的,就是他們這幾個。
常侍在西漢,原本是皇帝的侍從之一,到了西漢晚期,才有了中常侍之名,無論什麼官員,只要有了這個頭銜,就可以進宮隨侍皇帝了。屬於明確的「中官」,跟外官不同。常侍跟眾多皇宮裡的官員一樣,在西漢,既可以是正常人擔任,也可以用宦官。大概區別就在於,能不能進出皇帝的寢宮。但也不絕對,西漢時儒家倫理沒有那麼囂張,男女之別有點稀里糊塗,有時候,皇帝喜歡的臣子,進到寢宮,甚至看見皇帝辦那事兒,也沒太大關係。
然而,儒家的講究,是一步步深化的,到了東漢時節,皇帝的寢宮,零件齊全的人,絕對是不能進了,結果,中常侍由原來的加官(額外的頭銜),變成了實官,專由宦官擔任。漢和帝之後,皇帝多半年幼,太后臨朝聽政,在男女之大防過於講究的年代,只能靠宦官傳達命令,宦官專權,由此出現了苗頭。
年幼的皇帝長大了,發現大權在外戚手裡,想要奪回權力,首先可以依靠的,就是身邊的宦官。於是對宦官更加信任,宦官的權力,就更大了,不僅傳達王命,還典掌部分的禁軍。而由宦官擔任的中常侍,也由原來千石的品級,升為二千石,跟郡太守和九卿同列。不僅如此,立功了的中常侍,還可以被封侯。
在中國的宮廷里,閹人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就是宮裡伺候人的,既伺候帝王,也伺候嬪妃,當然也監視嬪妃。漢朝宮廷里伺候人的閹人,領頭人的官銜,叫小黃門,一旦由小黃門混成了中常侍,平時打雜伺候人的活兒,肯定就不幹了,但依舊陪在皇帝身邊,幫忙辦事,也說笑解悶兒。我們上面提到的十二個中常侍,個個都是做小宦官做起,然後經小黃門,最後才爬上來的。
這些人跟皇帝朝夕相伴,對於那些缺少父母兄弟之愛的皇帝來說,就相當於父母兄弟姐妹。加上這些宦官,在皇帝奪權、固權過程中,又屢建功勳。所以,他們跟皇帝關係之親密,非朝臣可及。漢靈帝最寵信的兩個中常侍,一個張讓,一個趙忠,甚至是被視為類同父母的。所以,他常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話並不過分。即使他的親爹娘,也沒有張讓和趙忠待他那麼好。甚至黃巾起義爆發,已經有證據說十常侍有人勾結黃巾,漢靈帝也就是罵了一頓,還照樣信任。
當然,即使在東漢,宦官不儘是壞人,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是宦官,還有一個叫呂強的中常侍,也有賢德之名。但是,這十二個中常侍,卻幹了很多壞事。為首的張讓和趙忠,尤其過分。
其實,東漢靈帝之時,已是大廈將傾,大船要沉的當口了。十常侍要說壞,就是大廈將傾之際,不思挽救,而是拆梁破柱,大船將沉,去鑿船板。這樣做,一是皇帝昏,樂見昏招兒,二是自家貪,不撈白不撈。
具體的壞事,首先是到處安插自家的兄弟子侄做官,破壞察舉的規矩。能混出來的宦官,自家沒有關鍵零件,但不耽誤娶妻,也都有養子,曹操就是宦官曹騰的孫子,他爹就是宦官的養子,所以陳琳替袁紹寫檄文,罵他是閹豎遺丑。宦官儘管從小被閹割進宮,但家人宗親總是有的。當初送進宮裡,等於被家人拋棄,但混出名堂來了,宦官卻能以德報怨,回饋家人宗親,所以,但凡十常侍的兄弟子侄,都有官做。也怪了,這些人做官,好官不多,儘是貪腐之輩,所以,十常侍的名聲更不好了。
其次,就是賣官鬻爵,收受賄賂。皇帝的親信,是可以分享皇帝的權力的。就算皇帝明白,這事也免不的,何況是昏君!漢靈帝出身侯府,在家時日子不寬裕,所以,當了皇帝之後,大肆賣官積攢錢財。皇帝好這個,宦官們自然跟上,上下其手,弄得比皇帝還多。不僅如此,朝野上下,想做官,想升官,不給十常侍進貢,是不可能的。就算你在邊境立了大功,不給十常侍意思意思,有功不僅不會得賞,有罪都未可知。所以,每日裡,十常侍家門口,送禮的都排大隊,一般人擠都擠不進來。不是有這麼一個故事嗎,有個叫孟佗的人,是個富豪,想要做官,就賣力巴結小宦官,大把的撒錢。結果求拜張讓之時,在巷子裡擠不進來,小宦官們就把他的車子抬進去了。結果,那些干求張讓的人,還以為他是張讓的親信,紛紛用珠寶賄賂他。孟佗就用這些珠寶,從張讓手裡買了一個涼州刺史。
除了這些常見的惡之外,十常侍還鼓動漢靈帝大修宮室,一邊加賦,一邊讓州縣送建築材料,自己從中漁利。再一個,就是大興黨獄,發動抓捕迫害清流的運動,使得無數士人破家殞命。
然而,宦官無論怎樣囂張跋扈,都不過是寄生在皇權身上的虱子。漢靈帝一死,在由大將軍何進發動,由袁紹最後完成的濫殺宦官的風潮中,京師所有的宦官,都死在了刀劍之下,連沒鬍子的人都遭了殃。張讓、趙忠挾持著新立的漢少帝,逃到了河邊,還不能得免,遂投河而死。臨死前,張讓大叫:臣等殄滅,天下亂矣!不錯,他們死了之後,漢朝的天下,真的大亂了。但是,他們難道不是亂源嗎?當然,最大的亂源,其實就是皇帝。別的不講,諾大的天下,居然只信任幾個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