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冬天,圍爐吃火鍋,"饞人"離不開這4種地方火鍋的煙火氣

冬天,圍爐吃火鍋

中國人饞,這一點兒全世界都有名,也許北京人最饞,廣州人次之,揚州人排第三,四川人排第四。在下也是中國人,生活在北京16年,也體驗了廣州、揚州、四川多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可以夠得上饞中饞了。想當年為了找一口喜歡的吃喝,周末經常奔波在不同的城市。

80年代的北京,到了農曆十月份就開始生爐子取暖,等到北風一刮,天色就剩下黃澄澄和灰濛濛的2種顏色,總給人一種心情沉重的感覺。冬天的冷風,很容易讓人想起:「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詩句,就要圍著爐子,支起鍋子,擺上肉菜,倒上小酒,約上朋友一起涮起來,暖和起來。

提起火鍋,種類可多,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味道,也只有火鍋是自己的味道。前幾年,有位美食大家說火鍋沒有文化,可咱只是饕餮之徒吃的就是溫飽,美味和生活的雞零狗碎。以北京來說,值得回味的就是老北京銅鍋涮肉,當然北京火鍋還有羊蠍子火鍋、菊花火鍋、御龍火鍋、白肉火鍋等1500多種,老百姓能簡簡單單吃的就是涮羊肉。

涮羊肉,在家裡吃準備點麻醬、韭花醬、腐乳、再自己潑個辣椒油就可以了。蔬菜每年冬天都少不了冬儲大白菜土豆蘿蔔紅薯、腐竹、粉絲,用來最爽羊肉的配菜再好不過。羊肉片買肥一點的,往鍋里一下,羊肉就把整鍋湯的滋味提起來了,吃完肉再下菜解膩,一點也不浪費。

安徽羊肉火鍋和北京的涮羊肉不同,羊肉先切成塊放入鍋里加水煮熟,連湯帶肉帶入打火鍋,放讓雞肉片、魚圓、海參等食材碼在羊肉上,就可以上桌了。火鍋冒著熱騰騰的水汽,吃完了肉,下入白菜和甜味醬油,開始喝湯,一頓飯下來,渾身暖洋洋。羊肉湯中煮魚圓,不腥不膻,配以海參、雞肉、滋味鮮美。

四川火鍋里突出的就是麻辣,重油重味重食材,前些年四川和重慶的行政劃分開,成了2個平級的省份,也就有了成都麻辣火鍋和重慶老油火鍋的區分。其實這種火鍋共同的代表就是毛肚火鍋,說它重食材,就是食材的口味比較重,沒有什麼好肉,用的都是內臟之類的,常見的食材有心、肝、腸、肚、腎、鴨掌、雞爪、豬天梯、牛肉,不過主要食材以毛肚為第一。

毛肚加工要精緻,一種刀工要細,吃到嘴裡軟硬程度要恰到好處,脆而不硬,連著吃幾筷子毛肚不能讓人腮幫酸疼,一種是靠手工撕,把百葉上的片,一片一片撕下來,放到火鍋裡面涮,看到毛肚片變得褶皺了就可以吃了,大片吃著特別過癮。吃火鍋大家都愛喝鍋子裡的湯,可是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這點例外,鍋子裡面除了牛油,就是辣椒、花椒、老薑和其它香辛料,辣且麻,根本不能喝。

說起喝湯最好的火鍋,要數珠江流域的廣州火鍋,廣州火鍋,又叫打邊爐,湯底都是用豬骨、老雞、老鴨、玉米、蘿蔔等各種食材熬煮的老火靚湯。廣東人的飲食是比較精細的,就算吃火鍋也講究老火靚湯,生猛海鮮,花膠雞火鍋就是廣東火鍋的代表。花椒雞鍋底上來先喝湯,吃雞肉和花椒。吃完了,喝好了再涮肥牛、對蝦、梭子蟹、生蚝、魚片、魷魚、腰花、雞片、肚片,肉類占的比重極小。

廣東的打邊爐可以說是清淡細嫩、滑香圓潤。不過有些吃東西喜歡肥厚的人,就會感覺吃打邊爐不過癮,沒有那種飽腹的滿足感。就算在廣東吃豬雜火鍋,吃的也是食材細嫩的口感,也不是吃那種重口味的肥厚味道。這點跟當地的飲食習慣分不開。吃打邊爐不能喝紹酒白干之類的酒,都不對味,不對勁,要喝廣州的雙蒸,這是朋友的推薦,不妨試試看。

有一年冬天,去陝西旅遊,正趕上天氣驟冷,凍得渾身打哆嗦,這樣的天不吃火鍋怎麼能行呢?朋友帶著去吃陝西的旱火鍋,就是一鍋裡面什麼菜肉都有,火鍋里有木炭加熱,等開了鍋就可以打開吃了,吃完了喝湯就結束。不需要自己加湯加菜。

火鍋里的食材可掙不少,從底下線上有一層白菜、一層海帶、一層粉絲、一層藕片、最上面一層有丸子、蛋餃、木耳、肉片和醬肉,數了數最少10種食材。湯是用老湯和菌菇吊出來的,鮮味很足,鹹淡適口。

說起吃火鍋,聽的是聲音,吃的是氣氛、感覺就是暖和,心理才舒服,這大概就是是人間煙火氣。喜歡吃什麼味道,自己就調成什麼味道,一鍋里煮著不同的食材,吃到嘴裡各有各的口感,各有各的味道。好吃不好吃只有自己知道,手藝好壞也怨不得別人,廚師就是你自己。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靠譜吃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9/184398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