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將通貨膨脹率拉回到2%的目標水準,緊縮性貨幣政策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示意圖)
主計總處於本月6號公布12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為2.71%,較11月2.35%為高,2022年全年平均漲2.95%,去年全年核心CPI年增率為2.6%,上述兩項指標均較中央銀行於去年12月15號對於CPI預估值2.93%與核心CPI預估值2.59%高,去年11月物價短暫下跌的主因為百貨公司周年慶所致。此外,可支配所得最低百分之二十與可支配所得中間百分之六十的家庭CPI,上年同月漲幅均大於高所得家庭。按購買頻度別觀察,「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漲4.70%,亦較去年11月為高,由上述不同分類下的物價指數變化可知,物價上漲的壓力並未趨緩,且對於多數家庭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通貨膨脹對出口導向國家的影響
從去年至今,通貨膨脹對於全球經濟所產生的負向影響已持續顯現,就去年11月而言,主要國家的物價上漲率分別為美國7.1%、歐元區10%、英國10.7%、韓國5%與日本3.7%,當世界各國面臨通貨膨脹的問題時,物價上漲將使得民眾的必需品支出大幅提高,例如,歐洲國家因為烏俄戰爭所導致的天然氣價格大漲,以及黃豆、小麥、玉米等大宗物資與石油價格的上漲,都使得民眾的必要支出大幅增加,進而排擠民眾對於耐久財或非必需品的消費。
在物價上漲使得需求下滑的情況下,包含台灣、中國或韓國等出口導向的國家的出口動能也會降低,對於出口貿易結構的中間財占比將近八成(資本財13%、中間財79.6%、消費品7%)的台灣經濟而言,經濟將面臨兩個衝擊,一方面Covid-19疫情所衍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已逐漸降低,二方面最終產品市場因通貨膨脹所造成的需求下滑,資訊與通信產業(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廠商面臨存貨上升的庫存壓力也會提高,進而產生廠商應收帳款延遲的現象,對經營體質較好的廠商而言,擴廠的速度應會減緩,對於低毛利或經營體質較差的廠商而言,則其可能面臨資金流動性短缺與大量解僱勞工。
勿錯估美國央行的貨幣政策
雖然許多經濟預測機構多認為廠商存貨壓力可以在今年第二季獲得減輕,但是,即使存貨可以降低,並不表示需求可以逐漸增加,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於本月4號所公布的去年12月會議記錄顯示,Fed9月會議中沒有成員預計2023年利率會高於5%,但這次19位官員中有17位預計今年將升息至5.1%或更高。換句話說,通貨膨脹率要可以被拉回到2%目標水準,緊縮性貨幣政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面對通貨膨脹尚無法被有效控制的當下,全球需求持續減少的可能性仍是相當高的,故各國央行仍會升息,儘管升息的幅度可能減緩,這就如同一個人的身體遭受病毒的猛烈攻擊時,醫生會使用高劑量的藥物先進行治療,以穩定病患的病情,等身體狀況較為可控時,藥物的劑量會降低,但仍需持續治療,同理,在各國核心物價指數仍然相當高的情況下,顯示物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馬上回穩,因此,在較激進的升息後,可以預期各國央行升息的幅度會減緩,但在實際通貨膨脹率與多數國家目標通貨膨脹率2%仍有不小落差的情況下,停止升息或降息都不可能會發生。
央行升息導致經濟衰退的謬誤
最後,許多輿論常會誤解升息與經濟衰退的因果關係,認為各國央行升息導致經濟衰退,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中央銀行會採取升息的主因是因為物價持續上漲會造成經濟衰退,因此,其必須要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以避免物價持續上漲對經濟所產生的負向衝擊,即降低經濟發生硬著陸的可能性。換言之,央行升息是為了避免經濟衰退的幅度過大,而非造成經濟衰退,如同醫生用藥是為了降低病患的疼痛,而非用藥導致身體疼痛,故在討論央行升息與經濟變化的關係時應避免此一因果謬誤。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