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楚寒:史家的身影如竹影——紀念余英時先生悼文之一

作者:

余英時先生辭世了。在那個酷熱炎炎的盛夏清晨。

晚清以降百年中國新舊知識人傳承交融的一曲樂音,於今弦斷,倏成絕響。

他留給世界的,是史家的身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俗世洪流中碩果僅存的一個傳統士人,在民國的軍閥混戰年間誕生津門,在抗戰的烽火中避居皖南鄉間,在內戰的隆隆炮聲中隨父北上瀋陽,在山河變色的前夕考入北平燕大,在大陸拔幟易幟的翌年南下香江,投拜名師,孜孜攻讀,筆論時弊,在維多利亞港浩浩湯湯的海面上,灑下一掬國破家亡的清淚。再後來,揚起心中的歌謠之帆,不遠萬里漂洋過海負笈美利堅東岸,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埋首書齋,走上講台,皓首窮經,著書立說,流連於東西方浩瀚的史冊典籍之間。

少時的流離,半生的漂泊,長年的感時憂國,數十載的筆耕墨耘、吶喊呼籲,一甲子的凝眸故土歷史文化,多少次的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如今,都隨著這一副憂深識遠的身影的離去,而鐫刻在了時光的深處、歷史的畫卷。

余英時的一生,正是近現代中國的一幅長卷,顛沛,斑駁,光彩陸離,而又動盪起伏。到如今,時間將一切都塗改得面目全非,幾度滄海桑田,桑田又滄海。多少的權爭利攘、牙笏滿床,多少的槍煙炮雨、輕歌舞場,都在歲月無堅不摧的沖洗下煙消雲散,徒留後人評說。這個昔日在抗戰硝煙中被父親送至安徽潛山鄉下避居的懵懂少年,如今也悄然地退出塵世,坦然地走入歷史。

然而,相比於那些喧赫的權勢、堆簇的財富、顯曜的武功、矜誇的鼎業,乃至於不可一世的政權,他這一生所活出來的,才真正是不朽的。雖歷經未來漫長的歲月風雨的洗刷,也不會褪色。我相信。

在各種傳媒書刊上,余英時給人的印象是一副慈眉善目、和顏悅色的樣子,而不像一些學界名宿那樣莊重嚴肅得讓人望而生畏。

但凡跟他交往、接觸過的友人親朋、門生同道、新雨舊知、記者報人,都說記憶中的余先生總是隨和親切、笑容可掬,言談之間還喜歡夾帶幾句玩笑,有時候還會放聲開懷大笑。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為他舉辦的追思會上的遺像,也是面色藹然,含喜微笑。

可是,我仍然覺得在他內心,始終藏著一股深沉、鬱結的悲懷,或者說是——悲憤。

為何而悲?因何而憤?

他為自我的流亡、親友的失散而悲;他為國土的淪陷、民生的多艱而憤。他為華夏文明的飽受摧殘、知識分子的群遭迫害而悲;他為文化的激進主義、政治的極權主義而憤。他為傳統鄉土社會的消亡、淳樸善良民風的失落而悲;他為歷史被政治宣傳扭曲、文化被意識形態斫喪而憤。他為台灣的威權戒嚴而悲,為大陸的黨有極權而憤。他為港台的自由遭侵蝕、北京的學運遭屠戮而悲;他為故國走上了歧路、世界也為之受毒害而憤。

在他成年之後的大半生里,他都在為中華文化思想基本價值的日漸隨風逝去、也為故國轉入正途、回歸文明之路的異常艱難而悲憤、而鬱結。

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悲憤,思想層面的鬱結。對於一個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和託命人,一個心繫中華歷史思想、承繼中國文化衣缽的文化人來說,還有什麼比看到中華文化傾圮、傳統價值崩潰甚至文化滅絕更為痛苦的呢?並且,他早就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要與這樣的精神痛苦相伴終生。

作為一個自述的「悲觀的樂觀主義者」,他對有生之年能看到故國的制度變革、文明轉型,從來就不抱有任何的希望。而他大半生的潛心撰述、所言所行、吶喊批判,只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明其道不計其功」、「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傳統士人和現代知識人所遵奉的「公開運用理性向全社會發言」的信念使然罷了。

正如他曾題贈給導師楊聯陞教授的一首七律,以之表明心志。

詩的頭兩句是:「火鳳難燃劫後灰,僑居鸚鵡幾旋迴。」

這兩句詩的典故,是他多次引用的一段佛經,也凝聚著他為人為文、矢志不渝的一種情懷:

一場大劫難過後,就算是鳳凰浴火燃燒,也很難在一片廢墟之上重建家園。但是,平生向學、有志於明道弘道的我,願意效法佛經上所說的那隻僑居陀山的鸚鵡,以翅膀沾一些水來,以圖滅火。

只因為,我實在是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土地上的歷史文化毀於一旦啊。我是明知自己翅膀上灑下的這些少量的水滴,未必能救得了火,甚至於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也一定要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縱覽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26/185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