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今年做這10件小事,幸福感提升10倍

2023年的春天來了。

想起一句很喜歡的話:

我最喜歡平平淡淡的日子,最好什麼事都不要發生。

如果問我,這幾年學會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那一定是:越是覺得自己渺小無力的時候,越要卯足勁好好生活。

健康、平安、快樂,最是難得。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3年身心療愈手冊》。

希望用10件可以提升日常幸福感的小事,幫助大家在2023的瑣碎生活中,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3個日常小習慣

輕鬆擁有好心情

1.沮喪的時候,給自己做頓飯

聽說過一句話:「愛做飯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在電視劇中,不管是夫妻還是親子之間,只要一有矛盾,一句話就可以讓關係緩和。

那就是:「你肚子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

做飯,容易讓人產生滿滿的幸福感。

一項發表於《Health Education& Behavior》的研究發現,做飯對心理健康有4個好處:

做飯產生的快樂回憶,會治癒做飯的人;

做飯會提升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當做飯改善了一個人的營養健康狀態時,會對情緒產生積極影響;

愛做飯的人可能會喜歡和親友一起做飯,這種互動性也會帶來積極的心理體驗。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與不做飯的人相比,自己做飯的人平均每天少攝入577卡路里熱量,少吃5克脂肪和16克糖。

所以,當你不開心時,可以給自己做一頓飯,或者約上親友一起做飯,用美食療愈自己的胃和心。

2.再忙再累,也要找時間去戶外走一走

一項發表於《Th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的研究顯示:

每天只是簡單在戶外待一會,就能促進我們大腦的結構和情緒健康,改善注意力、情緒和整個心理健康狀況。

一位博士後研究員甚至表示:「作為精神健康治療的一部分,醫生可以開出在新鮮空氣中散步的處方。」

所以,感到身心俱疲、情緒壓力無法排解時,可以找個公園或者江邊散散步。

如果你實在沒時間,哪怕只是利用回家路上去坐車的幾分鐘,走走路也可以。

拋開一切煩惱,回到當下。

去感受風怎麼吹、花怎麼開、葉子的形狀、季節的變化,讓大自然的能量療愈自己。

3.「斷舍離」和打掃房間,可以獲得掌控感和成就感

前兩天,我回到工作的城市,一想到馬上要上班了,整個人都很焦慮。

接著,我馬上把住處來了個徹底的斷舍離,扔掉了很多閒置又占地方的物品,然後洗衣服、整理衣櫃、掃地……

做了一堆瑣碎家務,看著整潔乾淨的家,整個人都舒服多了。

研究顯示,最基礎的「清潔行為」可以幫助我們降低個體的焦慮和壓力反應。

這或許是因為:

清潔本身具備「高度可預測性」。整理衣櫃,衣櫃就會變得整整齊齊;洗碗,碗碗就會變乾淨,做什麼都有可預測的結果。

減少混亂的視覺刺激。過多的視覺刺激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對於有些人來說,這種信息超載可能會帶來壓力,妨礙他解決當前的問題。

提供「掌控感」。清潔會給人提供目標,讓你可以短暫地從壓力中抽身,做一點可控的小事,獲得成就感。

生活斷舍離,也是精神斷舍離。

所以當你感覺生活一團糟的時候,不妨試試打掃屋子和打掃心靈。

賈伯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為別人而活。」

同樣地,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為雜物而活。

不要讓那些無用的和不重要的人、事、物,消耗你的人生。

3個心理學冷門技巧

收穫美好「人際關係」

1.生氣時在心裡默數12秒,可以有效控制情緒

很多人說,每次過年回家,都忍不住和家人吵架,過後又覺得自己太衝動,陷入後悔和自責。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無法控制情緒的事情。

那麼,該怎麼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效應」。

指的是,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時間只有12秒,過了這段時間,人會恢復往日的平靜。

但很多人會被這12秒控制,說出或做出後悔的事。

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利用這12秒,幫助我們規避問題。

想發怒的時候,先想一想,發怒是否有利於我們解決問題?

如果發怒對我們毫無益處,試著先冷靜下來。

如果事情確實讓人生氣,試著深呼吸從1數到12。等理智恢復過來,你會發現讓你失控的事只是小事一樁。

另外,還可以利用「12秒效應」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比如控制不住刷手機,可以把手機放在比較遠的地方,需要超過12秒才能找到,這樣有助於減少刷手機的時間。

2.躲進廁所,可以緩解關係衝突

發生關係衝突時,人在應激狀態下,情緒處理系統的「情緒腦」容易凌駕於「理性腦」之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一點就炸,無法在發生衝突的環境中冷靜下來。

那麼試著後退一步,給自己一點獨處和冷靜的空間與時間。

比如,躲進廁所里、車裡、房間裡。

然後進行自我覺察,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現在有什麼感受?

我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嗎?

這種衝突真的值得我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裡,生氣難過嗎?

我現在能做些什麼來緩解我內心的感覺?散步?聽音樂?把能做的事情快速可視化。

我能做什麼去解決事情,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在每一次關係衝突中,不斷自我覺察和調整,讓你愛的人感受到你的冷靜與智慧。

你會發現,自己的「理性腦」可以慢慢打敗「情緒腦」,那些「雞飛狗跳」的日子正在慢慢減少。

3.神奇的「5:1」溝通技巧,提升親密關係

社會心理學教授洛薩達曾經調查了一些幸福的夫妻和不開心的、鬧離婚的夫妻,想看看他們之間是如何溝通的,結果得出了神奇的「5:1」理論。

即講5句好話,搭配1句批評建議的話。

如果總是說好話,對方可能會感到厭倦、無聊、不夠真實,因為生活不可能都是陽光燦爛的。

但你也不能老是講對方的壞話,打擊對方,也要說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

所以,在相處中,如果你說了1句傷人的話,就要用5句好話補回來,這樣可以增進關係的親密度。

表揚人家5句,再提些小小的建議,對方會更容易接受。

4個自我提升的方法

成為更好的自己

1.把不開心寫下來,效果超乎你的想像

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研究發現,遇到糟糕的事情之後,用文字寫下來,是找回幸福的關鍵。

所以,無論是生活中瑣碎的不開心還是大到你無法承受之重,你都可以找個安靜的環境,寫下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件事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注意,一定要寫得十分具體,並往深層挖掘自己的真實感受。

比如,父母催婚讓你很煩、很難過。

父母的哪些言行讓你難受了?

是父母過激的言語,還是你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愛?

又或者是你看到父母斑白的頭髮,一方面很心疼,另一方面也很無奈?

當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就更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2.定期給自己一段獨處時間,把生活還給自己

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孤獨嗎?

有的人獨處時會感到孤獨,有的人反而覺得一個人更自在。

有的人愛熱鬧,在人群中才能找到歸屬感;有的人即使和一群朋友聚會,也會覺得孤獨。

在心理學上,孤獨具有主觀體驗的特質。

獨處並不意味著孤獨,是否孤獨只取決於你自己的主觀感受。

相反,好的獨處是一種稀缺能力,在心理學中被稱作「積極獨處」。

它不是因為不會社交而被迫選擇,而是個體主動選擇的獨處,例如為了自我提升或者享受安靜而獨處。

研究證明,這種積極獨處能讓人更清晰地觀察環境、認知自我,完成情緒上的自我更新,有益於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的提升。

所以就算一個人,也沒關係的。

你可以充分利用獨處時光,發展一項愛好、嘗試一件新事物,或者做自己感到快樂的「無用」事情……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小孩子就算一個人也會玩得很開心。

他們可以和玩具熊對話、和空氣扮家家酒,一堆沙子就能玩一天……

世界的一切,都是他們的玩伴。

但別忘了,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

不妨定期給自己一段獨處時間,做回那個純粹快樂的小孩。

3.每天記錄你取得的進步,可以獲取更多動力

當沒有實現目標時,人常常會感到深深的挫敗感。

那麼,不妨試試花時間及時記錄你的個人成就。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定期記錄我們獲得成功的小事,可以給我們一種進步感,提供努力的動力;從長遠來看,讓我們更有效率去完成目標。

無論多么小的事,都可以每天睡前記錄下來,以激勵自己,比如散步10分鐘看到了很美的月亮、悉心照料的花開了......

每個月定期查看你記錄的小成就,你會再次沉浸在當時的快樂感覺中,覺得「我可真棒呀」。

養成獎勵個人成就的習慣。如果你在新的一年裡有想要實現的目標,提前設定獎勵可能會幫助你實現它們。比如堅持運動一周,獎勵自己吃一頓美食。

無論心情多麼糟糕,當你翻看自己取得的小成就時,就會對生活又有了期待。

4.嘗試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培養「心流」的能力

過年後,很多朋友都說,除了串門走親戚、胡吃海喝,就是癱在床上睡覺、刷手機、追劇……

「明明每天啥也沒幹,怎麼感覺更累了?」

這是因為,這種極度懶散的狀態並不是真正的休息。

有效的休息是怎樣的呢?

心理學家米哈里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即:

當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並達到忘我的程度時,就會獲得一種充滿能量且非常愉悅滿足的感受。

米哈里認為,按心流發生率的高低,休閒可分為被動式休閒和主動式休閒。

被動式休閒是指不用消耗專注力和腦力的事情,比如刷視頻、刷朋友圈、看劇、逛購物網站等。

這種休閒的快樂很短暫,卻容易讓人上癮,並剝奪你的專注力。

比如,即便沒人找你,你也會無意識地不停刷手機;你變得很難專注地看完一本書,或者做完一件事……

而主動式休閒是指那些要動點腦子、花點時間和心思去投入,才能享受其中的事情。

比如運動、讀書、從事興趣愛好、深度溝通、深度旅遊等。

想更容易進入「心流」,就需要我們減少被動式休閒,去體驗和創造主動式休閒。

因此,不妨選擇一項自己擅長而且有興趣的活動,然後讓這些活動滿足以下3個條件:

每一步都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

每一步行動都能得到迅速的反饋。

技能水平與挑戰難度完美匹配,不要太簡單,也不要太難。

舉個例子,有個朋友很喜歡唱歌,但之前只是漫無目的地聽、跟著哼幾句。

這個假期,她嘗試用K歌軟體,把一首歌從60分練到90分,她覺得時間過得又快又充實,還很有成就感。

所以,今年不妨試試讓自己沉下心,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讓自己能更好地活在當下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21/186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