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周曉輝:北京如何處置撒野大使左右為難

作者:

中共外交「戰狼」,從左到右分別是:楊潔篪華春瑩,盧沙野。(合成圖)

這幾天中共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歐洲「火」了,因為他在4月21日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竟聲稱「前蘇聯國家無主權國地位」,並認為中共前黨魁毛澤東殺人是「八卦」。這番明顯違背事實的言論一經播出,即引起軒然大波。不僅歐洲多國媒體紛紛報導「撒野」大使的不當言論,而且歐洲多國政要、官方也相繼發聲批評,相關國家亦召見中共外交官員表示不滿。

更讓北京最高層難堪的是,歐洲還傳出了驅逐盧沙野的聲音。包括5名法國議員在內的近80名歐洲議員在法國「世界報」(Le Monde)上發表公開信,除了批評盧沙野的激進言論違反國際法、威脅歐洲夥伴國家安全外,還同時呼籲法國外長柯隆納宣布將盧沙野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此外,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也希望法國讓盧沙野打包回家。他表示,「他最好回家,不是中共應召喚他回國,就是法國應該將他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他越過了所有紅線,所作所為無法接受,而且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出任歐洲大使的時間應該就此結束。」

無疑,盧沙野的這把火也燒到了北京,讓北京當局很上火。4月24日,中共緊急滅火。在當日召開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稱「北京尊重前蘇聯成員國在蘇聯解體後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也就是說,她的說法而非盧沙野才能代表中共政府官方立場。與此同時,中共駐法國大使館發言人也澄清說,盧沙野言論並非政治聲明,而是在電視辯論中發表的個人觀點,中方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大使館網頁上也刪除了相關報導。

北京撇清與盧沙野言論的關係其實凸顯了其背後的尷尬。因為法國電視台之所以採訪盧沙野,恰恰是因為他的中共大使身份,而盧沙野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中共官方。對於法國主持人的幾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盧沙野大可以採取外交辭令,避重就輕,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顏面,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再度展現「戰狼」本色,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這就很值得探究了。

一種可能是盧沙野深諳上意,了解最高層所好,因此主動發威,進行政治投機。另一種是北京授意。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屈從利益、發出有益於北京的聲音後,北京或許以為可以借法國之勢繼續分化歐洲,因此才有了盧沙野的「試水」。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自己主動還是北京授意,盧沙野在烏克蘭主權問題上所言透露的正是中共內心真實的想法,是意圖讓國際社會接受的想法,即便不是事實。因為在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共從未譴責過俄對烏克蘭的入侵,反而為其提供政治經濟軍事支持,甚至習近平還在日前親自到訪莫斯科,與普京會面,深化雙邊各個層面關係。為了給自己的選擇找到合理依據,為了給聯俄對抗西方找到合適的理由,中共只能在主權和國際法上歪解,以此測試西方的反應。至於發威或試水後的負面外交效應,中共就可以推到盧沙野個人身上。

但北京似乎忘了,馬克龍並不能代表所有法國人,法國議會、媒體等也不會皆與馬克龍持相同看法。盧沙野撒野後在歐洲引起的震盪,正在發酵。盧沙野不得不自己成為北京當局的擋箭牌。

那麼,後續的一個問題是:是法國將撒野大使驅逐回中國,還是北京主動將其召回呢?亦或是繼續讓其任職,待風平浪靜後再說?

對於剛剛與中共簽了大筆訂單的法國政府來說,驅逐中共大使將讓北京面子難堪,進而引來北京的怒火,實在是得不償失。而法國外交部剛剛的表態,即有鑑於中共外交部已澄清尊重各國主權的立場,並要求中共駐法大使「使其公開言論與自身國家的官方立場一致」來看,法國主動驅逐盧沙野的概率不高,除非法國政府迫於歐美其他國家的更多壓力,選擇採取對北京的強硬路線。

目前法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態度,其實向北京釋放了軟弱信號。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就認為,「若法國不立即採取強硬措施,可信度將嚴重蒙塵。事件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並非巧合,中共就希望法國不敢做應該做的。但若法國什麼都不做,就會在歐洲國家間製造裂痕」。

既然法國主動驅逐盧沙野的概率不高,北京外交部是否會主動將其召回呢?畢竟盧沙野如今是「臭」遍歐洲。筆者認為唯一被召回的理由是,此次盧沙野揣摩上意表現過了頭,給最高層添了堵,引起中南海震怒。

但還有三個不被召回的理由,一是若將其召回,會讓中南海面子難看,因為這是西方的「勝利」。二是將傷了某些遵循上方指示的「戰狼」的心,從而讓為習效力的外交官們更加小心翼翼,且不排除內心腹誹。三是既然對分裂歐洲有一定效果,盧沙野還可以繼續發力,也沒必要召回。

召回還是不召回?此時,中共應該是對如何處置盧沙野左右為難。或許過一段時間後,以其他理由調職也未可知。無論是哪種結果,盧沙野為中共進一步被世界所厭、讓世界看清中共的邪惡,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最終結局只能是成為又一塊被中共丟棄的抹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6/189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