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流哈喇子!生魚片、醉蝦、三分熟牛排…忒美味!可是——

想必大家都已經從中領略過食物和人文的魅力了吧!

中國人喜歡吃

也造就了

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

不管什麼階層、什麼民族、什麼年齡的人都需要食物

小編作為一個吃貨

秉承著唯有美食

與愛不可辜負的原則

給您說說

吃的那些事兒

在南通

每個人的兒時記憶中

熱鬧的家庭聚會

總少不了一桌子菜

冷碟中必有

醉蝦、醉蟹、醉泥螺

而今

我們長大了

西餐、料理、燒烤……

紛紛占據了我們的雙眼

生魚片蘸芥末、再來塊三分熟的牛排

嗯~美滋滋

原始人類茹毛飲血

是因為不會用火

而今科技高度發達

汽車蓋上都能做菜

人們崇尚生食

卻是為了這一口原味

比如生魚粥、生蚝

生食雞蛋、蔬菜沙拉等

誠然

部分食物若不進行煎炸烤

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

它的本來風味和營養價值

但是

小編要好心提醒你

生食的安全風險也是相當高的

那麼

有哪些危險因素呢

1

寄生蟲

淡水水質污染較海水嚴重,水產品含有的寄生蟲、致病細菌、病毒比較多,淺層海水也較易受污染。

淡水魚、蝦可能攜帶肝吸蟲(華枝睪吸蟲);龍蝦螃蟹、蝲蛄等可能攜帶肺吸蟲;蛙類、蛇類可能攜帶裂頭蚴。

相比之下深海魚污染較少,但非百分之百安全,像鮭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石斑魚、鯡魚、鮭魚、海鰻、真鯛等可能攜帶異尖線蟲。

豬肉、生牛肉可能攜帶絛蟲,過去常講的「米豬肉」就是指被絛蟲感染的豬肉。

蔬菜在種植、清洗過程中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附著蛔蟲、蟯蟲這類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寄生蟲。

2

細菌

生肉、海鮮水產、蔬菜、水果、乳製品,在加工、運輸及儲存過程中都有被致病菌污染的風險,人體食用後出現食物中毒。

最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生牛肉、蔬菜、水果、乳製品)、沙門氏菌(生雞蛋)、彎曲桿菌(生雞肉)、李斯特菌(乳製品)、副溶血性弧菌(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創傷弧菌(海產品)等。

除了經口感染,創傷弧菌還可經傷口感染引起蜂窩織炎、骨髓炎並迅速導致菌血症、敗血症,病死率極高。因此不僅吃時注意,處理海鮮時更要警惕。

3

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污染水源、食物、食具等傳播,特別是水生貝類如毛蚶等是A型肝炎爆發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所有水產均有可能感染A肝病毒。

常引起胃腸炎的病毒主要是輪狀病毒和諾瓦克病毒(貝類、蔬菜、水果)。

4

生物毒素

杏仁、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木薯等植物以及青魚、草魚、鰱魚、鯉魚和鱅魚等淡水魚的膽汁中均含有氰甙,生食後經體內酶和酸作用產生氫氰酸,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生的豆類含有紅血球凝集素和皂苷,生食輕則噁心嘔吐,重則死亡。

5

重金屬

魚類對汞、砷、鉛等重金屬有較強的富集作用,尤其是處於食物鏈較高端的魚類如鯖魚、鯊魚、方頭魚、青槍魚、旗魚、大眼金槍魚、吳郭魚等海魚;河魚重金屬含量主要取決於水質的好壞。

此類富含重金屬的魚無論生熟都不建議食用。

6

化學物質

蔬菜、水果、糧食作物等在種植、運輸、儲存過程中難免接觸到有機磷農藥、老鼠藥等化學品,若未洗淨直接食用,可能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

食物的清潔與否

與我們大家的健康息息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

該如何防範

病從口入呢

1.清洗乾淨,徹底煮熟。正確清洗(充分浸泡、反覆沖洗、瓜果削皮)可以去除食物表面的化學殘留。徹底煮熟是對付細菌病毒寄生蟲及生物毒素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2.嚴格控制原材料來源。若生食,請選購正規商家經過檢疫的新鮮食物。海鮮應當提前冷凍殺滅寄生蟲。但需注意:冷凍、煙燻、酒浸、辣椒芥末等都無法完全殺死所有有害微生物,充分加熱是唯一有效方法。

3.加工過程中注意消毒相關器皿和工具,廚房用具生熟分開,尤其是砧板和菜刀。

4.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

5.身體有任何不適(腹痛、嘔吐、便秘、肛門瘙癢、黃疸、發熱、頭痛等),都請儘早就醫,並告知醫生你曾經食用過的食物。

6.不要迷戀所謂的野生魚、自釣魚。由於環境污染的不確定性,不同區域的非人工飼養魚類可能更容易富集毒素、微生物等。

7.大型肉食魚類體內更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

8.生食不安全,過度烹飪也不一定安全哦。醃肉醃魚都已被明確為一類致癌物了。

生食危害大

輕則上吐下瀉

重則要人命

你或許會說

我從不生食

但你是否會

經常外出就餐或者點外賣

是否

熱愛涮鍋或者燒烤

是否

沉迷流心蛋或者壽喜鍋

是否

自己在家處理、烹飪海鮮

任何未經

徹底加熱煮熟的食物

都潛藏安全風險

不是每個人的胃

都能像貝爺一樣強大

請記住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30/189609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