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溝壑,無謂言語間。
1969年,楊絳被下放至河南幹校接受改造。
在幹校期間,什麼髒活累活都得干,痰涕屎尿樣樣她都接觸了一遍。
同時期的其他文人,要麼整天唉聲嘆氣,要麼獨自黯然神傷。
但同伴回憶楊絳說:「你看不出她憂鬱或悲憤,總是笑嘻嘻的。」
縱觀楊絳的一生,有太多這樣的艱難苦楚。
百年時光里,她卻始終保持著淡定與從容。
經歷多了就會明白:沒有誰一生下來,就能如此波瀾不驚。
所有的情緒穩定,不過都是歲月沉澱下的格局造就的。
心大了,任何事都是小事;心小了,任何事都是大事。
情緒不好,說到底是你格局太小。
1
格局越小,情緒越糟
古語有言:「眼中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
不同的格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有的人胸藏萬壑,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美好,心境自然平和;
有些人拘泥於瑣事,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情緒自然煩躁。
特殊時期,楊絳一家被迫與同事趙翔鳳夫婦一同居住。
趙翔鳳為人蠻橫,但她比楊絳小二十來歲,楊絳日常對她們家很是照顧。
趙翔鳳工作忙,楊絳便幫她帶孩子;趙翔鳳不善家務,楊絳便幫她生爐子。
按理說,趙翔鳳應該對楊絳心懷感恩之心。
但僅僅因為一件小事,就讓兩家的關係走向了破滅。
一次,趙翔鳳讓楊絳之女錢瑗幫忙洗個衣服,錢瑗覺得這個要求很無理,於是委婉拒絕。
沒想到趙翔鳳覺得錢瑗不給自己面子,竟直接破口大罵,甚至和錢瑗廝打了起來。
事後,還一直對著楊絳一家辱罵不休,覺得自己受了極大的委屈。
經歷此事,楊絳她們,火速遠離了此人。
此後數十年,學術界提及「楊絳的這位鄰居」,皆嗤之以鼻。
格局不夠的人,生活中的煩心事格外之多。
別人稍微不順他們的意,就會點燃他們內心的怒火。
阿泰斯特曾是美國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之一。
但在25歲這年,他的職業生涯卻意外走了下坡路。
在一次比賽中,有位球迷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隊要輸了,一氣之下,拿了一隻紙杯砸向阿泰斯特的後腦勺。
沒想到,阿泰斯特瞬間怒火中燒,他隨手揪下一個無辜的球迷,對其拳打腳踢。
這次誤傷,激怒了無數美國民眾,最後甚至演變成一場惡劣的衝突事件。
自此,阿泰斯特盡失人心,球場輝煌不再。
有人說,阿泰斯特毀於失控的情緒。
但其實,他毀於狹小的格局。
格局不夠時,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演變成難以預料的鬧劇。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人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苟且。
生活中的糟心事越多、情緒越差,說明胸懷越是狹小。
心胸寬廣,氣量大的人,從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輕易動脾氣。
一個人脾氣好的背後,都藏著的是大格局。
2
格局大了,情緒就順了
曾經有人把壞情緒,比作一滴墨汁。
墨汁滴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落在大海里,大海依舊是碧波浩渺。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
對於一個胸懷廣闊的人來說,再多的瑣碎、再煩的爛事,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2005年,恰逢《堂吉訶德》問世四百周年,楊絳翻譯的版本在學術界無端引起爭議。
有位叫董燕生的譯者,公然對楊絳發起挑釁:
楊絳譯本是最好的版本完全就是個誤解;
她太自信了,該查字典的地方沒有去查字典;
我現在是拿它當反面教材,避免學生再犯這種錯誤。
他還批評楊絳譯本字數太少,比他的譯本少了11萬字。
此論一出,輿論譁然。
資深出版人李景端對此氣憤不已,心急如焚地要為楊絳打抱不平。
楊絳先是安慰了他一番,隨後淡然地說道:「對於那種批評,我一點不生氣,隨他怎麼說吧。」
事後人們才明白,楊絳運用的手法是「點煩翻譯法」,能夠刪繁就簡,讓故事情節更加緊湊。
相對於有些專家充滿火藥味的言辭,楊絳卻始終心懷廣闊、淡然處之。
余秋雨說: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事上沉淪。
當一個人站在山巔,就不會被谷底的小事所束縛。
因為比起在糾纏中消耗自己的情緒,退一步、讓一分,反而能自在許多。
1999年,王朔洋洋灑灑寫了篇兩千餘字的文章,名為《我看金庸》。
在文章中,王朔將金庸的作品貶得一文不值,他認為金庸的成功,不過是僥倖。
對於王朔的全盤否定,金庸不僅絲毫沒有生氣,更回覆說:「八風不動!」
他還親自寫信給王朔:「您的批評,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於才力,那是無可奈何的了。」
簡簡單單一句話,完美地彰顯了什麼是大俠風範和容人之量。
俗話說,胸中有溝壑,無謂言語間。
格局大的人,不會為了言辭上的挑釁,惱羞成怒;更不會為了無端的爭論,沮喪不休。
所有的煩擾,都能用最平和的情緒消化,並浸潤成生命中的涵養與修為。
格局大了,一切事都不是事了。
3
比控制情緒更重要的是修煉格局
楊絳先生說,人生是一場修煉自己的過程。
計較抱怨、生氣惱怒、惆悵憂傷都不過是人的本能。
真正有境界的人,卻能不斷自我修正,在歲月沉澱中變得通透豁達。
楊絳年輕的時候,忙於創作,便找來保姆阿菊,幫忙分擔家務。
阿菊初入社會,做起事來毛手毛腳,時常犯錯。
有天傍晚,阿菊在做飯的時候圖省事,沒插漏斗就往爐里灌油。
結果油溢了出來,遇上火苗,瞬間就被點燃了。
一時間,廚房裡濃煙四起,灶台上的火苗,快要躥到房頂。
楊絳聞聲趕到廚房,眼疾手快拿起洋瓷罐往火源處一蓋,這才熄滅了火勢。
看到燒焦的飯菜,和漆黑的廚房,楊絳原本有些生氣。
但轉念一想:事情既已發生,再多的責怪也是無用,不如就此了之。
楊絳的寬容大度讓阿菊也倍感慚愧,自此她徹底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再也沒有犯過錯。
作家何權峰說:「氣度變大,抱怨就變少。格局夠大,問題就消失不見。」
情緒上頭時,與其費盡心力去忍耐,不若先把心境餵大,提升格局。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主張推廣白話文,讓信息迅速傳播到大眾之中。
當時的舊學文壇的領袖林紓,對蔡元培的這一舉動十分不滿。
他在文章中把蔡元培寫成了十惡不赦的閻羅王,以此發泄。
蔡元培看到這篇文章後,當場有些錯愕。
但思忖一二,他還是當即寫了回信,解釋自己推廣白話文的初衷。
隨後,他更將剛寫好的書法送到林紓家中,請他指教並題序。
蔡元培的寬容大度,讓林紓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惡語相向,雙方矛盾盡消。
演說家安東尼·羅賓說:「傑出人生的秘訣,在於懂得如何控制情緒這股力量,而不是被這股力量所反制。」
一個人的格局達到一定高度,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能被無聲化解。
因為他人的過失,不過都是拓寬自己心胸的利刃;
別人的刁難,不過都是鍛造自己格局的武器。
把格局放大到一定的層次,所有讓你憤憤不平的事,最後都會變得雲淡風輕。
▽
楊絳先生說:
我們曾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有眾多看不慣的事情,一點風吹草動,便會引起情緒上的起伏。
經歷得多了,心胸才能變得廣闊,心態亦愈發成熟。
說到底,生活是好是壞,在於一顆心夠不夠寬。
心寬路自通,心闊煩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