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註定要輸?中國學者發文 戳中習近平內心之痛

當時日本剛剛在一起非常嚴重的對蘇技術泄露事件中挨了美國的敲打。日本東芝公司將四台民用數控工具機以3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了蘇聯。東芝當時覺得這沒什麼——這些技術在日本都是民用的麼,你蘇聯人拿去用好了。可是,這四台工具機車出來的螺旋槳幫助蘇聯潛艇大大降低了航行中的噪音,以至於第二年,美國設在波羅的海的監聽系統,就聽不到蘇聯核潛艇從港口出航的聲音了。

如此努力的蘇聯,為什麼還是輸掉了與美國的「晶片冷戰」?

明明技術、資金,國家重視一幫不缺,他們為什麼還是輸了。

1

東德的研究者們正在慶祝——他們剛剛研發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款微型計算機。」這是上世紀80年代末,登載在西德報紙上的一則正經新聞報導的標題,雖然它看起來充滿了黑色幽默。

是的,談到蘇聯及其整個華約集團的解體,世人總結的原因可能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便蘇聯能繼續存在,但西方集團對其高科技及其產品的全面封鎖下,它也將錯過整個資訊時代——請想像一下,如果三十年後的今天,一個國家如果在計算機晶片等關鍵幾個技術領域被斷供、普及不了電腦、智慧型手機、電視還是模擬信號的,甚至因為晶片匱乏,連飛彈都要省著打……

這樣一個國家,別說持續進行冷戰對抗了,其經濟也將遠遠被其對手甩開。

而事實上,到了蘇聯末期,這種徵兆已經開始出現了。

1985年,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工程師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30/190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