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註定要輸?中國學者發文 戳中習近平內心之痛

當時日本剛剛在一起非常嚴重的對蘇技術泄露事件中挨了美國的敲打。日本東芝公司將四台民用數控工具機以3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了蘇聯。東芝當時覺得這沒什麼——這些技術在日本都是民用的麼,你蘇聯人拿去用好了。可是,這四台工具機車出來的螺旋槳幫助蘇聯潛艇大大降低了航行中的噪音,以至於第二年,美國設在波羅的海的監聽系統,就聽不到蘇聯核潛艇從港口出航的聲音了。

們想要的「秘密武器」。

因為當時蘇聯的所有軍工項目研發都圍繞未來設想中的「核大戰」展開,而電晶體在核爆產生的電子脈衝面前幾乎毫無招架之力,被永久性燒毀的可能性很大。於是蘇聯據此認為,電晶體和積體電路並不適合核子戰爭,想要在核戰中用上電腦,可能還是要用電子管。

對幻想中核大戰後的電子管計算機時代,《輻射4》的玩家應該體會深刻……

1958年,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聽取過了相關實驗報告後就做了一個指示:「真空電子管在核電磁脈衝下的生存性能比電晶體要強,蘇聯以後不要搞電晶體,集中力量搞電子管小型化。

實事求是的講,雖然赫魯雪夫是烏克蘭草原上放豬出身的,但在蘇聯領導人當中,他算是相當尊重知識分子群體的。

但跟在全蘇聯推廣種玉米一樣,放棄電晶體,研究電子管小型化,這個決定並非赫式一人的獨斷,而是聽了專家們意見的,或者說,是當時蘇聯大部分從事這行的科研人員的普遍共識。

但問題就在於,蘇聯專家們達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30/190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