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最近一連串糟糕數據 習式經濟學開始失靈

—5月數據意外,習式經濟學開始失靈

中國製造業活動5月份意外萎縮,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擴張局面,令中國依靠出口推動經濟復甦的做法受到新質疑。

雖然5月份中共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經濟學家們措手不及,但此前幾個月已有徵兆顯示當前製造業活動的擴張步伐是不可持續的:產出遠遠超過新訂單,對出口的依賴越來越大,即使最近幾個月美國消費者表現出越來越強的牴觸情緒。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官方製造業PMI從4月份的50.4降至49.5,跌破了50的榮枯線。這一結果也不及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的50.4。官方製造業PMI是反映當月經濟情況的第一份重要經濟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這很可能會引起北京方面的擔憂。中國政府已加碼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推動出口,以抵消國內房地產行業嚴峻形勢的影響。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不能只靠出口拉動經濟,需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提振內需。

影響中國出口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近月來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支出的明顯變化。美國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4月份零售額持平,就業增長大幅回落。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新出口訂單往往與美國消費者信心的總體趨勢一致,這表明即使中國最近向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傾斜,美國消費者對中國仍然很重要。

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從4月的50.4降至49.5。圖片來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5月份製造業PMI中的產出和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分別下降2.1和2.3個指數點,遠遠超過整體指數的降幅。在2023年底的大部分時間裡以及今年4月,產出增長均大大超過新訂單增長。這加大了價格和利潤的下行壓力,也表明工廠的增長超過了實際需求。周五公布的數據略微扭轉了這種局面,使產出與新訂單之間的差距從4月份的1.8個指數點回落到1.2個指數點。

並非都是壞消息。

雖然中小型企業舉步維艱,但大型製造商的活動擴張。火車和飛機等運輸設備、計算機及通訊設備、以及通用設備的製造商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增長。通用設備包括發動機等工業設備和辦公設備。房地產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LL)的龐溟(Bruce Pang)說,這可能表明中國政府在過去半年左右推出的一系列設備「以舊換新」政策仍在產生實質性影響。

5月份,中國服務業PMI也從4月份的50.3微升至50.5。但建築業PMI從56.3降至54.4,為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前,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扶持萎靡不振的房地產行業,樓市滑坡削弱了市場信心和消費者支出。這一加大支持力度的政策立場,加上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促使許多機構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早些時候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4.6%上調至5.0%。這一最新預測與中國政府為今年設定的增長目標一致。

最近這一連串糟糕的數據,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下個月,會使中國政府面臨更大壓力,要更積極地應對國內房地產困境。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將於7月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以往這類會議曾預示政府政策要出現重大調整。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華爾街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1/206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