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心血管最怕「猛灌水」,大口喝水加重心腎負擔

高溫高濕的夏天,為了解渴散熱,身體對飲水量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當感到口渴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起水杯猛喝個夠,這種操作看似痛快,卻可能傷身。

 

猛喝水加重心血管負擔

越是口渴時,喝水越要慢,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鼻腔壓力大

鼻子與口腔相通,喝水太急會增加鼻腔壓力,容易導致鼻塞、嗆水等。

導致越喝越渴

「暴飲」會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增加鈉、鉀等電解質的損失,讓人產生越喝越渴的感覺。

波及血壓心率

喝水太猛甚至可能造成人體電解質紊亂,引發頭痛、水腫、血壓升高、心率減慢等。

加重心腎負擔

水分快速進入人體,被胃腸道大量吸收,會使血液變稀,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負擔,心肌耗氧也相應增加。

心臟病人喝水太猛,還會使心臟負荷過大,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受刺激

如果喝的是冷飲,過量的冷飲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口渴時,身體已脫水2%

大家都知道「口乾」是身體缺水的表現,進而想當然地推斷只要口不干就說明體內水分充足,這是錯誤的想法。

身體脫水時,血液是最先感應到的。

脫水後血液濃度上升,其含有的電解質濃度也隨之增加,刺激血液里的化學感受器,並通過神經傳遞給大腦,進而產生「渴感」。

通常,當水分丟失量占體重的2%~3%時,人就會有口乾舌燥等感覺。

缺水時,身體會渴成什麼樣

身體在意識到脫水時,就會開啟「乾旱管理機制」。身體重新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以保證重要器官的正常運轉。

有的組織器官被奪走了「份額」,功能受到限制,比如出現皮膚乾燥、聲音嘶啞、煩躁不安、食慾下降、頭暈頭痛、注意力下降、全身無力等症狀。

與此同時,腎臟、腸道則開始重新吸收利用代謝廢物中的水分,導致尿少、尿色發黃、便秘等情況。

如果脫水情況仍得不到緩解,重要器官也面臨缺水,不僅上述症狀會加重,還可能出現休克、昏迷,當失水量達到體重的15%,將危及生命。

夏日補水的科學「姿勢」

口渴時該如何把握喝水速度與喝水量?醫生給出4點建議。

越渴越要慢慢喝

口渴時建議採用勻速小量間斷的補水方法,小口小口地喝、緩慢咽下,不要一次喝太多。

每次以100~150毫升為宜,如果覺得不夠解渴,過3~5分鐘後,可再喝一點。

就算不渴也要喝水

無論口渴與否,普通成年人都應保證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

可以早晚各喝一杯,其他日常時間裡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均勻分配。

別喝太涼的水

夏季室外氣溫高時,全身血管均處於擴張狀態。

如果在劇烈運動後,身體突然遭遇寒冷刺激,比如喝大量冰水、沖涼水澡等,血管會反射性收縮,令血壓驟然升高,心肌耗氧量也會明顯增加,有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的危險。

運動後、喝水前身體需要緩衝

需要提醒的是,體力勞動或爬山、跑步、游泳等運動後,即使口渴難耐,也不要馬上大口喝水,最好先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後再喝,給身體一個緩衝時間。

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及長時間工作在高溫環境下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3/19309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