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氣味依戀,或與懷念有關?

大約七八年前,我那時的同事曾從大雨里救了一隻剛出生一周的小貓。小貓還沒長毛,只有巴掌大,可以睡在我們手心裡。救回來以後暫時養在公司里,給它一間辦公室,單獨開了暖風空調,每隔2小時就要餵一次奶,我們所有同事輪流值班照顧它。

那天輪到我,推門進去小傢伙在紙箱裡,聽到動靜焦急地擺動腦袋,一看就是餓了。我用溫度合適的熱水沖了羊奶粉,滴一滴在手背試過後用最小號的針管抽了一管,靠近小貓時它鼻翼翕動著,使勁嗅著,精準朝著針管晃晃悠悠走來。兩隻還沒長毛的、細瘦的爪子握住針管,我甚至都不用推活塞,它自己從出口那頭用力吸著,大口喝完了一針管。

剛出生的小生命,眼睛還沒完全睜開,警惕感受著外界的觸感和聲音,但對乳汁的氣味有本能的渴望。

小傢伙吃飽以後明顯對我不那麼害怕了,趴在我胸口,緊緊貼著我的皮膚。它知道我們這些帶來羊奶的陌生人是友善的,是能給它帶來滋養的,是它存活下去的必須品。它靠氣味記住我們。

這隻小貓叫小葉子,最後被我的姐姐收養,度過了七年的美好時光。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8個小時前,她因為生病回了貓星。

知道小葉子走了的那個瞬間,我想起來的依然是它微睜著眼睛嗅著奶水的味道走過來的樣子。

懷念的,或是未完成的告別

與氣味寫在一起的記憶,總是有些特殊的意味。正如剛出生的小生命,暫時還沒有視覺,對聽到和摸到的一切都感到無法理解,而氣味是我們最初感受這個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次一位來訪者在諮詢里無意間說起她很喜歡某個牌子的洗衣粉。這句話說得又輕又快,好像是完全不重要的信息,但諮詢師有點在意,就問來訪者喜歡的是什麼,來訪者想也沒想就說喜歡那個洗衣粉的味道。和別的洗衣粉不一樣,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聞起來有一種水的味道。來訪者好像打開了一個缺口,講起年少時在一個男同學身上聞到這個味道,從此對這個男孩子開始在意起來,後來很深地迷戀這個男孩。兩人關係日漸親密後,來訪者終於想起來問男孩子身上的味道是什麼,最後知道了是家裡常用的洗衣粉的味道。

來訪者說她困惑了很久,為什麼這個洗衣粉的味道讓她這麼迷戀,後來她發現這個味道很像游泳池裡的水。她生活在一個缺水的城市,但她從小就愛玩水,非常迷戀泳池。後來有人笑話她,泳池的水的味道不就是消毒水味嗎?她說那瞬間像被閃電劈中了一般,消毒水味連接著小時候在幼兒園的回憶,還連接著和醫院有關的回憶。

她問諮詢師:「你會不會以為幼兒園是快樂的回憶,而醫院是痛苦的?」諮詢師沒有說話等她繼續講,她說幼兒園每天都有很濃的消毒水味,在幼兒園的回憶很痛苦,她不喜歡強制睡午覺,也在午飯時被懲罰不許吃飯,那天偏巧是她最愛吃的包子,在幼兒園午睡時有一次不小心吞下一顆扣子,難受了很久,不敢告訴任何人,覺得自己會不會死掉,非常悲哀地等著死期來臨。提心弔膽一周,無事發生,但吞扣子時的痛苦感受她一直都記得。

而醫院的記憶卻是讓她貪戀的。她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住院,也經常會在過年時住院。她媽媽經常寵溺地說起這件事,說她最會給人添麻煩了,在過年這種最忙的時候生病,媽媽只能陪著她住院。她記不得生病的痛苦,但記得一生病媽媽就會在自己身邊,無微不至照料她、陪伴她。她在一個大家族裡,她的媽媽是忙碌媳婦團里的一員,總是要忙著招待來家裡的客人和親戚,過年時也要和家族裡的女人們一起做飯操勞。但她的生病住院,每次都能順利地把媽媽奪回來,安置在身邊。她說長大以後她也很「喜歡」生病,因為家裡誰生病了誰就是那段時間的小公主,會得到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就連脾氣暴躁的爸爸也會變得溫柔,而媽媽則會對小病人言聽計從,哪怕她說要吃很麻煩的菜,媽媽也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說到這裡,她停下來,眼帘朝下,一聲嘆息後抬頭說:「那時候聞到那個男孩子身上的味道時,是偷偷大口大口地嗅著,現在想來就像在喝奶一樣。對那個男孩子的感情也是強烈地想要擁有他。」

諮詢師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情緒,那是一種與時間有關的哀傷,好像心裡有什麼拽著自己不願往前走。諮詢師對來訪者說:「或許你很渴望能回到過去,回到小時候。」

來訪者說她時常都在幻想能回到過去,回到自己很小的時候,想要修復以前不完美的一切,也想要重新好好地、認真地體驗一遍那時候的一切。

她說這是很深的懷念,也是很多個沒能完成的告別。

聞到某種氣味,瞬間被帶回與這個氣味有關的過去的場景,再從這個場景回想起種種過往。曾奇峰老師說成長的路上屍橫遍野。往前走的一路上我們都在不斷拋棄過往的客體,除了與具體的人不斷分別,也在與那時候的感受不斷分別。

氣味,是記憶深處的「認同」

有觀點認為,嗅覺是胎兒在子宮中唯一發育完全的感官,也是孩子在10歲左右視力取代嗅覺時發育最充分的感官。童年時期往往是人們創造對」餘生喜歡和討厭的氣味「的基礎,而氣味和情感被儲存為一種記憶。

曾經有朋友說,他很討厭小嬰兒身上的奶味,每次聞到都會生理不適,想要嘔吐。聽到他這麼說,我忍不住問他是不是和媽媽關係不好。他聽家裡人說,小時候媽媽奶水不足,完全沒法哺乳,他是吃周圍阿姨們的奶長大的。這些阿姨們從他很小的時候就打趣他,到他長大甚至工作了,見到時還會打趣他吃百家奶。他生活在小地方,身邊玩伴和同學們都知道他吃百家奶,有的阿姨的孩子和他一個班,也常常取笑他。

說完這些他若有所思,他說這種感受很矛盾,一方面不得不吃這些奶,但另外一方面被打趣說他咬著哪個阿姨的乳頭不肯放,說他吃奶吃得兇猛時他又會覺得很羞恥,也因此暗暗責怪他的媽媽。

我問他這麼討厭小嬰兒身上的奶味,會不會其實也挺羨慕的。他一瞬間漲紅了臉,又消散,喃喃說:「哪家小寶寶不是吃自己媽媽的奶。不過我現在也懂,沒法餵奶也不是媽媽的錯。要說羨慕,可能的確有點羨慕嫉妒恨吧。」

後來他和一個身材略微豐滿的女孩結婚了,他偷偷說自己未來的寶寶很幸運,肯定不愁沒奶吃。

我們和氣味的關係,有投射、有轉移,也有認同。

情歌里總愛唱那些彼此相愛的人是多麼迷戀對方身上的味道。「體香」也被描述成自己聞不到但別人能聞到的特殊氣味,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味道。當我們聽到愛人說:「我很喜歡你身上的香味」時,會有被認同和被接納的感受。

在愛情里我們會用強烈認同對方來認同自己。迷戀對方的氣味,似乎也與動物本能有關,用記住對方的氣味來標記,在記憶里安置這個人。

而我們對戀人身上氣味的迷戀,也可能與早年的母嬰關係有關。或許這種氣味會在潛意識裡讓我們回憶起媽媽的味道,或者是與重要客體有關的味道。

有位朋友開玩笑說自己愛上男朋友的契機是聞到他身上樟腦丸的味道。小時候與姥爺的記憶里充滿了樟腦丸的氣味,姥爺屋子裡有樟腦丸味,姥爺的衣服上也全部都是這種味道,姥爺常用的膏藥與樟腦丸也混合出另外一種特殊的氣味,這些味道儲存著令她安心的、充滿溫暖和愛意的記憶。

「當初聞到他身上這個味道時,第一反應是這個人好『老』啊,一點都不新潮,還用樟腦丸,但又覺得這個不新潮恰恰很吸引自己,覺得很實在、很熟悉,也很讓人安心,所以就開始格外注意他,發現真的是個穩定又踏實的人。」

氣味,打開潛意識的鑰匙

在我的記憶里,始終讓我難忘的有兩類氣味,一類是食物的,一類是植物的。我在新疆生長,新疆的食物有很特別的味道,孜然、辣椒面、番茄,這些是新疆菜很重要的味道,但凡與這些味道有關的氣味,都能觸發回憶。而我對食物的特殊感情,或許與家族曾經歷過嚴重的食物匱乏有關。那場自然災害差點讓我奶奶和我爸餓死。

而植物的氣味,和我生活的環境有關。我的爸爸在煤礦工作,每年寒暑假有很多時間是在山野里度過。河水在冬天泠冽的氣味,山里松柏潮濕又清香的氣味,撿蘑菇時滿鼻腔青草、泥土和蘑菇的香氣。那些在山裡度過的時光,在我記憶里錨定了很多個點。它們是寬闊的,無拘無束的,自在又怡人的。

當我感到內在擁擠又窒息時,只要回到那樣的環境裡就能重新體驗小時候的愉快感受。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做菜和觀察植物生長是我的解壓方式之一。

原本拿到這個題目時,我覺得這是一個科學探索,有很多科學結論可以解釋氣味與情感的關係。但隨著書寫的展開,很多回憶和感受像畫卷一樣展開,我開始重新感受到氣味對內在感受的重要性。

當然,除了帶來美好回憶的氣味,也會有打開痛苦回憶的氣味鑰匙。有位來訪者說她非常討厭固體清香劑的味道,尤其討厭檸檬味的,聞到就想吐。因為小時候家裡的車裡一直都有檸檬味的固體清香劑,她從小就暈車,每每暈車時聞到這樣的香味就會加重暈車症狀。經常要喊爸爸停車,趴在路邊嘔吐。吐得多了,對這種味道有了條件反射般的生理反應。

後來,在諮詢里她發現,讓她痛苦的不僅僅是暈車的感受,還有家裡人對她的忽視。她不想坐車時總是無法如願,大人並不在乎她是否暈車,暈車了忍忍就是了。這些怨恨沒法見光,最後轉移到了檸檬味的固體香膏上。

所以,氣味,是我們感知這個世界,感知他人與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記憶重要情感的方式。我們對某種特定氣味的特定反應,或許背後寫著一個個不想被遺忘的故事。

完成這篇文章的今天,我們和姐姐姐夫為小葉子舉辦了告別儀式。我摸著冰涼的小葉子時,突然想記住它的味道,我聞到它毛髮上有醫院的味道,也有桌前點燃的油燈的味道。告別完成後我們送它去火化。

最後,呼吸著熱熱的風,聞著周圍河水淡淡的腥味,還有草地和大楊樹的氣味,我捧了捧有些溫熱的小葉子的骨灰罐,正式與它告別。

氣味依戀背後是對個體或環境深刻的情感依賴和聯結,連接著過去的經歷和情感。在咨訪關係中,讀懂來訪者潛藏的「內在自我」,有助於建立信任、深化與患者的聯繫,並幫助患者處理情感和回憶。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3/194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