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才能擁有脫胎換骨的自由。
這是不是現在的你?
每天熬夜刷短視頻,明明困到睜不開眼了,還是不肯放下手機睡覺;
打開書本想好好學習,不到3分鐘又掏出了手機,一玩就是3個小時;
哪怕走在大馬路上,還總是低頭玩手機,完全不顧周邊呼嘯而過的車輛……
如果上面的每一條你都中了,那麼你大概率染上了「手機癮」。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沉醉在那幾英寸的顯示屏里。
每次點開手機屏幕,你都會感受到即時的爽感。
但時間久了,你就會在巨大的資訊流中,陷入焦慮不安、精神內耗的狀態。
如何擺脫手機依賴,重新集中精力,過健康的生活?
今天晚君推薦5本好書,讀完幫你改變自己,徹底戒掉手機癮。
1
《貪婪的多巴胺》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玩手機嗎?
其實,這取決於大腦中的一種單分子結構——多巴胺。
每當你在刷短視頻、收到新消息的時候,多巴胺就控制大腦,從而讓你產生一種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會促使我們不斷地查看手機,最終成癮。
在過去粗淺的認識中,認為多巴胺會給人帶來快樂。
但《貪婪的多巴胺》卻告訴我們:
多巴胺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是一種快樂分子。
它其實是一種欲望分子。
當人的欲望預期未被滿足,大腦就會持續分泌多巴胺。
如果你想要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
書中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實驗。
老鼠嘗到糖水時,它會舔嘴唇表示喜歡。
可是一旦老鼠習慣了喝糖水,它卻不會表現出更喜歡的跡象。
當實驗人員向老鼠注射一種增加多巴胺的化學物質時,老鼠嘴唇的刺激性反應就增加了3倍——突然間糖水就變得更加美味了。
反觀現實中,很多人刷短視頻,剛開始只是一天刷一會,後來一天要刷幾次,最後甚至每天要刷到凌晨兩三點心裡才會感到滿足。
為什麼?
這就是多巴胺帶來的上癮性。
它會不斷刺激你的神經細胞,提高你快樂的閾值。
為了索取更多的爽感,你就會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一些低級快樂上。
久而久之,你會忘了曾經的理想和志向,在短暫的快感變得麻痹。
想要擺脫對手機的依賴,那麼不妨打開這本《貪婪的多巴胺》。
它會讓你看清多巴胺的真相,重新審視當下的生活。
2
《娛樂至死》
生命時報曾發布過一則《當代人縱慾觀察報告》。
簡簡單單6張漫畫,折射出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
很多人明明正值青春年華,卻在一次次的縱慾之中,浪費了自己的身體和時間。
《娛樂至死》書里有一句經典名言: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恨的東西,恰恰是我們熱愛的東西。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在電視出現之前,美國政治家在每次演講前都會做足準備,措辭嚴謹,邏輯嚴密。
台下的觀眾也會聚精會神,從演講中得到精神的啟發。
但是自打電視出現以後,觀眾們只在乎演講者的形象舉止,而不在乎他們提出的觀點。
作者通過這本書,給了讀者一個警示——「電視將原本不應娛樂化的內容娛樂化了」。
不僅是電視,手機更是如此。
你有沒有想過:
二十四小時裡,自己有多長時間是對著手機裡面的沙雕視頻傻笑?
有多少時間在為網紅明星的八卦新聞義憤填膺?
又有多長時間是用來汲取知識,豐富自我?
但是原本人只想用手機來麻木10分鐘,結果2個小時就過去了,這就是這個麻藥的真正威力。
手機本身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不斷拉著你沉淪的娛樂內容。
那些你愛看的視頻,愛刷的帖子,愛打的遊戲,其實背後都是大數據的精準算法。
這種算法會無休止地向用戶供應滿足,帶來快樂的同時囚禁我們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也想從手機的世界裡脫離出來,那麼請看看這本《娛樂至死》。
它會打開你精神的大門,讓你豁然開朗。
3
《影響力》
生活中,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所做的決定,都是出於獨立、明智的大腦。
但是《影響力》卻告訴我們:
你所做的所有決定,都受到外界的影響。
這些影響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在潛移默化間改變了我們的選擇。
書中講過一個航空界存在的一種現象,叫做「機長症候群」。
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空難調查員發現,很多空難的發生,都源於機長犯了明顯的錯誤。
但是在這種時候,其他機組人員卻不做糾正。
因為每一個機組成員都認為「既然機長都這麼說,那肯定沒錯」。
盲目的跟從,最後導致災難的發生。
反觀現實中,每天接觸的網際網路,充斥著大量的聲音,同樣在不斷地影響我們的選擇和觀念:
今天專家說25歲之前就要買房,明天專家說30歲之前要結婚;
後天專家說35歲之前一定要年入百萬,40歲之前一定要事業有成……
這些網絡宣傳的思想,正在把我們變為思維破碎的膚淺思考者,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焦慮和內耗。
那麼,如何在網絡時代,保持一顆睿智的頭腦?
翻開《影響力》,這本書會幫你養成獨立思考的意識,在混沌的世界裡保留一份清醒。
4
《自控力》
長期沉溺於手機,會讓你變成一個麻木,並且不再具備任何思辨能力的人。
那麼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呢?
不妨從《自控力》開始。
這本書里有句話說:
現代社會充斥著誘惑和刺激,不斷衝擊著人們的大腦。
如果你想比別人更清醒、更優秀,首先要擁有極強的自控力。
谷歌曾經有位高級工程師,叫馬特·卡茨。
他身材肥胖,愛吃甜食,尤其喜歡玩手機。
偶然的一天,他看到鏡子中油膩的自己,於是下定決心去改變。
他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計劃,準備在這段時間裡徹底改變自己。
此後的日子裡,馬特嚴格按照計劃控制自己。
每天騎自行車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不玩手機、不吃甜食、不攝入咖啡因……
30天後,昔日那個肥膩的宅男工程師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健壯英俊的青年。
康德說過:「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如果一個人總是整天抱著手機,卻不付諸行動改變自己,那麼他的生活就會如死水般一成不變。
但那些優秀的人,自控力都極強。
他們不會被一時的欲望所迷惑,而是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他們不會陷入手機的快感無法自拔,而是善於在真實的世界裡塑造自我。
所以,如果你此刻想要改變自己,戒掉網絡提供的低劣快感。
那麼不妨看看這本《自控力》,它會讓你從舒適圈裡勇敢走出來,蛻變成不一樣的自己。
5
《掌控習慣》
自控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掌控習慣》中給出了答案。
書中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
想像一下,你面前的桌子上有塊冰。
當前室內的溫度是25華氏度,你面前桌子上的冰塊紋絲不動。
房間開始緩緩變暖。
26華氏度,27華氏度,28華氏度。
依然什麼也沒有發生。
直到溫度升到了32華氏度,冰開始融化。
溫度僅僅上升了1華氏度,但它引發了巨大的變化。
其實,習慣的力量也是如此。
如果你一年內每天都能進步1%,到你完成時,你將會進步37倍。
相反,如果一年中你每天以1%的速度退步,你現有的任何東西會降到幾乎為零。
作家半山說:一個人最好和最不好的部分,都在自己的習慣里。
選擇什麼樣的習慣,你就選擇了怎樣的人生。
戒掉手機癮的過程,也是好習慣養成的過程。
根據書中的內容,給大家幾個建議:
1.減少手機使用時間
戒掉手機癮,並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逐步調整自己的習慣。
可以每天在手機後台統計使用時間,然後每天減少30分鐘,讓自己習慣離開手機的生活。
2.退出無意義的群聊
不管是微信群還是qq群,大部分只會消耗我們的精力。
主動過濾掉這些無用的信息,你的生活才能變得更有意義。
3.養成健康的興趣和愛好
比如,每天選擇一本有趣的書籍,或者加入健身俱樂部。
這樣既能提升自己,又能迅速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
有句話說,平庸的人看重娛樂,優秀的人看重時間。
如果你能放下手機,將打遊戲、刷短視頻的時間,用來看一篇優質文章,讀一本書。
那麼堅持一個月後,你的精神狀態會變得飽滿;
半年後,你的思維方式會變得深刻;
一年後,你的人生軌跡會實現逆轉。
永遠記住:沉迷玩手機,只會給你帶來剎那的爽感。
長此以往,只會讓你遠離真實生活,陷入寂寞、空虛的黑洞。
唯有自律、自控,才能感受到高級快樂,未來才能擁有脫胎換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