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世界上最沒用的3種教育方式: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

很多父母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困惑:

「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但孩子好像就是聽不懂。」

「為什麼好好跟他說話他不聽,偏偏讓我發脾氣。」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就是不領情。」

困惑雖多,但歸根到底都是教育方式的問題。

教育孩子,一旦用錯了教育方式,父母動機再對,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反而會把孩子推向你的對立面。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

育兒路上,你有沒有次次精準踩坑?一起來看看。

講道理

武志紅老師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

世界上最無效的教育,就是對孩子掏心掏肺地講道理。

這個暑假,我算是對這句話體會得越發深刻。

兒子暑假期間迷上刷短視頻,對此我特別擔心,害怕他刷視頻成癮。

倚著自以為是的高知姿態,我開始對他頻繁說教模式。

我跟他講「短視頻」成癮的危害,告訴他多巴胺的「快感陷阱」。然而,結果令我無比鬱悶,完全是雞同鴨講。

我估摸著是自己沒說清,於是開始鄭重其事地輸出,並附加「奶頭樂效應」。可是,結果差點噴血,道理被我唧唧歪歪講了一大堆,兒子卻明顯不耐煩了。

我準備再次發揮之際,他連敷衍都省略了,直接跑回臥室,把自己鎖進屋內。感情我上躥下跳忙活半天,他愣是一句沒聽進去。

那一刻,我的情緒暴跳如雷,但內心卻湧起深深的無力感,活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道理明而易見,孩子卻選擇視而不見,你費盡心思,孩子卻始終聽不進去。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和腦科學家蒂娜·佩恩·布賴森曾做過一項研究。

他們發現,人類的大腦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稱為理智腦,下層是情緒腦。孩子大腦的發育規律是先下層,後上層。

研究結果表明:孩子聽不進去道理,在於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不符合大腦發展規律。

也就是說,大腦尚未發展完善的孩童,根本沒有理智腦,我們自認為簡單的道理,孩子壓根聽不懂。

以為道理會改變孩子的惡習,但讓孩子惡習更甚的卻恰恰是所謂的道理。

越是有智慧的父母,越不講道理。

有個爸爸,就很有智慧。

3歲的女孩非要從高高的桌子上往下跳。爸爸擔心女兒摔傷,但又講不通道理。

後來爸爸靈機一動,從冰箱拿來一個雞蛋放桌子,輕輕一推,只見雞蛋瞬間掉地,摔得稀碎。

女兒看到後,心驚膽戰,再也沒有吵著往下跳。

爸爸用自己的智慧,向女兒清楚地展示後果,成功阻止了女兒的危險動作。

所以,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懂的道理,不如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讓孩子領悟出其中的道理。

發脾氣

「為什麼非要等我發火,孩子才聽話?」,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

你讓他寫作業,結果他磨磨蹭蹭,半天也進入不了狀態;

你著急有事,他卻玩個沒完沒了;

你跟朋友好不容易見個面,他不是拉屎就是尿尿;

你一張口,他還理直氣壯地頂嘴。

面對這些情況,似乎唯有一聲怒吼,孩子才肯老實。

有人把這種吼叫模式總結為「吼叫依賴症」。即父母的脾氣越大,孩子越老實。

但發脾氣真的有用嗎?

朋友小曼最近跟我叨叨,「女兒脾氣越來越差,也不知道像誰」。

不可否認,小曼是一個特別溫和的人。但在教育女兒方面,唯有我知,她的脾氣有多大。

就以喝藥這事為例,每次搞得就像場世界大戰。

開始,小曼耐心勸解,但孩子油鹽不進,一直哭喊著「不要,不要喝藥。」

接著,小曼蹲下身來苦口婆心溝通,卻被孩子一把推個仰面朝天。

結果,小曼暴怒:「跟你好好說不聽,每次非要讓我發脾氣,你才老實是不是?」

最後,孩子果然不鬧了,哭著把藥喝完。

效果如何?

小曼餵女兒喝藥,每次在不同的場合,都上演著相同的「經典餵藥三部曲」:第一步,好言好語勸說;第二步,再次耐心溝通;第三步,發脾氣。

顯然,發脾氣,並沒有教會女兒積極配合喝藥。

更要命的是,女兒的脾氣反而越來越暴躁。稍微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她就開始發狂,摔東西。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仿同」。意思是,孩子會把父母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吸納為已有,並以相同的方式表現出來。

我們發脾氣,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結果卻讓孩子變得更糟。

《孩子是個哲學家》一書中,有個小故事值得借鑑。

臨近全家出門之際,孩子埃米利奧說他想吃個油桃。爸爸對此有點憤怒,但最終選擇讓步。

全家準備再次出發之際,誰也沒想到,埃米利奧再次宣布,「我還想再吃一個」。

此刻,爸爸顯然已經青筋暴起,但最終還是決定滿足孩子的需求。

「再來一個好嗎?」好不容易第二個油桃吃完,艾米利奧接下來的這句話,直接讓爸爸破防。他狂怒道:「夠了,現在馬上走。」

埃米利奧被爸爸突如其來的脾氣嚇壞了,他哇哇大哭,場面一度無法控制。

爸爸本想給埃米利奧一點顏色瞧瞧,就在這時,爸爸想起養育的最高原則:愛。

他開始不斷地問自己,從愛的角度來看,我會怎麼做?愛會怎樣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他心平氣和地答應孩子再吃一顆。誰知,這次埃米利奧只咬了一口,便說:「我們走吧。」

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勝利。爸爸用愛和耐心,換取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心理學家Zick Rubin認為:

「真正的愛,是去理解孩子想要的,然後以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他,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被愛著的。」

只有真正被愛的孩子,才會接受改變,主動配合。

刻意感動

上野千鶴在《厭女》中,對母愛有這樣一句評論:

母親對待孩子的付出,既有自我犧牲的意味,又有暗含著「讓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就是你」的暗暗譴責。

我媽絕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媽媽,為了我和弟弟,任勞任怨,付出所有。

然而我卻不想親近她,尤其結婚後,我沒事基本不和她聯繫。

就拿最近一件事來說。

兒子剛爬完華山,很興奮,問道:「外婆,你爬過華山嗎?夜裡登山很好玩。」

結果,瞬間掀起我媽累積千年的「委屈」。

「外婆可捨不得花那錢,爬華山多貴,家裡後山不是照樣可以爬嗎?」

隨即轉頭教育我,「你呀,花錢永遠不知道仔細。想當初,為了你們能過得好點,我可是連一件首飾都捨不得,更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更要命的是,我已經結婚十年,她居然還能扯上當年的彩禮:

「咱們村哪個嫁女兒不賺錢,但你看我,反而給你一大筆,你說這錢,哪一筆不是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我這樣做,都是為了讓你婚後好過點……」

縱使閱讀了大量的心理學和育兒類書籍,那一刻,但我依然感到,媽媽一張一合的嘴裡跳出的每一個字,都是一筆筆我還不起的債。

很多父母都曾納悶:我為孩子付出所有,為什麼他卻對我如此冷淡?

他們不知道,把兒女推遠的,正是他們掛在嘴邊的這些句式: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

「當初為了你,我放棄了……」

「我怎麼怎麼樣,還不是為了你。」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有個刻意感動式的父母,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我是哈哈:我一個月工資一萬多,我仍然捨不得買車厘子,坐一等座,住200元錢的旅館,買貴的化妝品。想起父母的辛苦付出,我花錢有種負罪感。

@願你所願:累了是可以搭計程車的,熱了是可以開空調的,喜歡了很久的東西是可以攢錢買回來的,對自己好一點,不要有負罪感,你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美好。道理我都懂,但我總覺得自己不配。

@陳塵無,在評論區一把撕開了父母的遮羞布:

通過自我犧牲,給孩子製造愧疚,然後以此逼迫孩子服從,這是中國家庭非常常見的策略。

可惜的是,孩子看不懂大人的策略,更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

他們只會覺得,是自己的存在,才造就父母的不幸。最後,在愧疚和擰巴中,克制自己,怨恨自己,直至逃離。

世界上「最沉重」的教育方式,就是「刻意感動」。

一個家庭愛彼此最好的方式,從來不是刻意感動,而是無私給予。

前者意味著犧牲式的成全,是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後者才是真心地希望孩子幸福成長。

最後:

好的教育,都是以愛打底,春風化雨。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樹立榜樣,提供支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墊腳石而非絆腳石。

講道理不如帶孩子體驗真理,發脾氣不如用愛感化,刻意感動不如無私給予。

教育,只有用對方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否則,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內心都是煎熬,表現都是叛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4/196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