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老人晚年飯量和壽命有關?醫生坦言:能吃不一定是福,這麼吃最好

「爸,你這都第二碗飯了,別再吃了,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我還沒吃飽呢,你怎麼回事,被我吃點東西心疼嗎?」

「當然不是啊,我怕你吃多了不消化。」

「我消化好著呢,人家都說老人能吃是福,就你不讓人吃。」

上述的對話在劉大哥家時不時都會上演,劉大哥擔心父親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父親堅持老人能吃是福。倆人為此沒少起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到底老人是不是能吃是福呢?

老年人,「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多與少,哪個更長壽?

一、老人越能吃越健康,飯量大的人更長壽嗎?

老人上了年紀後,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也在衰退,飯量與年輕時相比會小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時候能吃就是福,但長期吃得過飽卻並非明智之舉,畢竟過飽也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首先會引起肥胖,攝入過多食物會導致身體能量過剩,無法及時消化在體內蓄積會轉換成脂肪,進而會導致身體肥胖,而肥胖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存在直接關係。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還會增加腸胃負擔,過量的食物攝入會給胃腸道帶來極大負擔,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引起消化系統紊亂,時間長了還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發生。

美國《細胞代謝》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吃得過飽會導致肝臟健康受到很大影響

因為大量的脂肪進入會超過肝臟負合,導致肝臟正常功能受損,容易誘發脂肪肝、肝臟損傷。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攝入越多能量會導致體內的自由基含量越多,自由基是促進衰老發生的主要物質。長此以往下去,會導致身體衰老的速度加快

顯然,吃得太多對身體健康的傷害極大,反觀適當少吃,則真的有可能會長壽!

二、美國研究發現:飯量減少1/3延壽20年,有道理嗎?

《Natur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的基因轉錄速度也會增加,進而讓基因產物質量受影響,更容易出錯。

一旦出錯,會讓身體衰老、產生疾病,而限制飲食、抑制胰島素信號可逆轉腦內大部分與衰老相關的變化,讓基因轉錄速度下降。在動物實驗上發現,限制飲食可延長10~20%的壽命。

2022年,《Science》期刊上也曾發表過一項小鼠實驗,研究人員分別對800隻小鼠進行限制飲食、隨意進食試驗,其中限制進食的小鼠飯量減少1/3。

通過對比發現,不限制飲食的小鼠平均壽命為792天,限制飲食的小鼠則為875天,僅限制飲食就可以讓小鼠的壽命延長10.5%。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小鼠新陳代謝活躍的時刻餵食加上限制飲食,可讓其壽命延長35%。

不久後又刊登真人實驗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適當減少食物的攝入可起到改善心理健康、生活品質的作用,包括但不限於提高工作記憶、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減輕體重等

三、少吃≠吃很少,七分飽剛剛好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適量並不代表節食,老年人的飲食應該注重營養均衡,而不是單純地減少食量。

很多人說飯量少的人更容易獲得長壽,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嚴謹。可影響長壽的因素有很多,飯量只是其中的一個,且個體之間對飯量的理解也不一樣。我們能做的是根據自身情況,儘可能去調整適合自己的飯量,保持每頓飯吃到7~8分飽

該說法是經過研究認證的!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限制飲食組可改善脂肪組織的基因表達,讓體內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起到提高壽命的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范志紅教授表示,七分飽是指胃裡沒有覺得滿,但對於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進食的速度會慢許多。此時把食物撤走,不會覺得特別渴求;而八分飽則是胃裡感覺滿了,但是還能再吃幾口,在這種狀態下要及時撤離餐桌,避免自己多吃。

四、長壽也能「吃」出來,養成4個飲食習慣身體更健康

飲食習慣對於健康而言十分重要,日常要學會這幾個好的飲食習慣,更有助於獲得長壽。

1、兩餐間隔4至6小時

兩餐的間隔要保持在4~6小時之間,時間過短會導致上頓還沒消化完下頓就來了,會讓胃部負擔過重,過長則會讓胃部空置的時間過長,對胃部健康也不利。

2、食物多樣化

建議每日攝入的食物不少於12種每周保持25種以上的食物攝入,這樣做可讓身體攝入多樣化的營養,對健康有很大益處。

3、細嚼慢咽

吃飯時要保證細嚼慢咽,讓食物充分咀嚼後再進入體內,這樣做可以減輕胃部的負擔,還能一定程度減少進食的量。

4、飯後先休息半小時

飯後不要馬上去散步、睡覺、洗澡,這些做法都不健康,建議在飯後可以做一些幅度小的運動,如擦桌子、掃地或者是站立,半小時後再去進行上述的這些事情。

學會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健康而言十分重要,上述的這些習慣值得每個人學習,看到文章的你,要儘快做出改變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1/20244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