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一個老宣傳部長眼中的「媒體人」 胡舒立

說到媒體意志,想起了一次對報社、電視台的批評。市裡面催著各地完成稅收任務。經濟形勢不好,稅收壓力太大,大家叫苦不迭。當我看到媒體推出某地率先超額完成稅收任務的新聞時,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說,這是全市地域最偏遠經濟體量最小稅收基數最低的一個小鄉,它今天的率先超額完成任務對瀏陽整個嚴峻的經濟稅收形勢有一絲絲鼓舞人心的力量嗎?這新聞完全沒有感染力說服力啊。市委政府領導對你們有宣傳要求是一回事,媒體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風骨呢?媒體不能只做簡單的傳聲筒啊。要做傳聲筒式的宣傳,也要用心要講品位講質量!情急之下,我當時還舉了個很不恰當的例子——1934年德國著名女導演萊妮•里芬斯塔爾受邀替納粹拍攝影片,里芬斯塔爾最後拍攝出來的《意志的勝利》,為世界電影史奉上了一部最為完美也最受爭議的傑作,被譽為「最具權威性的宣傳電影」。

德國女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師——萊妮·里芬斯塔爾

尊重有才華有個性的編輯記者;注重提升編輯記者的社會地位;關心媒體人的經濟收入;鼓勵編輯記者出新聞精品力作;儘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中央有關部門和省里強勢要求撤銷縣級紙媒的關鍵時刻拼盡全力求爺爺告奶奶終於在湖南保住了唯一一份具有全國公開刊號的縣市報《瀏陽日報》;在報社電視台積極倡導自我提升專業能力的風氣;看重報台的改版改革創新求變……儘管做得不是很成功,但我有意識地做這些努力,應該都是受了胡舒立《美國報海見聞錄》潛移默化的影響。

胡舒立《美國報海見聞錄》關於《華盛頓郵報》的介紹

聖保羅市有一對叫古德溫的普通編輯,他們分屬兩家不同的報紙,日常工作節奏緊張而有序,女主人安女士年過半百才從學校改行投身「二十四小時都屬於報紙」的媒體人生活。胡舒立問他們,人已不年輕,幹嘛非干報紙不可?不嫌緊張嗎?他們回答得乾脆:我們太愛這工作了。忙也甘心情願!大衛·布勞德是專門為《華盛頓郵報》寫評論的著名專欄作家,是美國當代影響最大的政治記者,在講究「明星制」的《華盛頓郵報》算是頭號驕子,他不是領導卻可以不坐大辦公室的格子,報社竟然在新聞部大廳的正中央給他安排獨立的單間辦公室。

《洛杉磯時報》的一份星期天周刊

胡舒立第一次去訪問《洛杉磯時報》時,好客的主人饋贈的禮物中有一份是該報在1882年12月4日的創刊號。原來,在一個世紀前,當洛杉磯還是個僅有5000人的邊陲小鎮時,《洛杉磯時報》就這樣悄然問世了。大衛·肖是專門為《洛杉磯時報》撰寫各種關於美國報紙的評述性文章的「記者教授」,胡舒立私下問他年薪多少,大衛·肖笑著回答胡舒立:「我不願意說得太具體。因為我總是遇到麻煩,讓別人不舒服。如果我只說我現在的年薪在75000美元以上,你覺得行嗎?」就是二十幾年後的今天,七八萬美元年薪也是中產階級的收入啊。《紐約時報》的權威性和高質量是公認的,競爭激烈的美國報業同行都廣泛承認它是最好的報紙。走訪《紐約時報》後,胡舒立認為它有一條最重要的經驗就是保持《時報》傳統風格的同時不斷致力革新運動,而革新運動的主題內容就是適時改版。我至今還記得時任《紐約時報》總編輯富蘭克爾的一段話:

《時報》的編輯和記者們每天都懷著創造的願望審視自己的產品,看他們比昨天的報紙有何改進。通過這一天天的努力,我們定期更新了報紙的面貌,《紐約時報》的專版和專欄就是這樣誕生的。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這就是我們奉獻給讀者的公正和詳盡的報導。

二十多年過去了,《美國報海見聞錄》中的那些故事在我腦海里仍經久難忘記憶猶新。

後來我也認真翻過其他一些新聞學方面的著作,有西方的,有本土的,有純理論的,有更偏重實務的。可能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說實話,有了胡舒立那本書墊過了底子,讀其他新聞類的書心裡便總難免要生發出曾經滄海的感覺。

當初讀《美國報海見聞錄》,就是覺得胡舒立對美國媒體運行經驗的介紹、闡發、提煉總結以及生動具體極具個性的表達方式很對自己的閱讀脾胃,讀來深受啟發。那時,我並不知道她引進的就是新聞專業主義思想。

十幾年前,在長沙工作的老友茂榮先生跟我推薦胡舒立的《訪美記》,並特別提醒我先看看展江教授為《訪美記》寫的長篇序言。那時我早就已經離開宣傳部長工作崗位了。

胡舒立2016年出版的《訪美記》

打開書,我才知道胡舒立2016年出版的《訪美記》只是《美國報海見聞錄》的完善升級版,新書的特點在於胡舒立把自己新聞媒體的深刻獨到的感悟和見地表達得更充分自由。薦書的老友眼光真是厲害。《訪美記》對我而言最吸引人的便是展江的那篇序言,是這篇序言讓我有了新聞專業主義這個概念,對這個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正是這篇序言讓我對胡舒立有了更多的認識,這位傑出女性兼具勇氣與才華,始終站在新聞行業的最前沿,樹立了公信力,拓展了公共輿論空間,是信息公開透明的倡導者,是新聞專業主義的忠實而堅定的踐行者。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成了《財經》和後來《財新》的忠實粉絲。我私下想,今天真正搞新聞的和真心看新聞的,應該沒有誰不知道胡舒立的《財經》雜誌和由此而來的財新傳媒。說到這裡,我忍不住要試著摘錄一點展江教授那篇序言中的原話:

2024年4月8日《財新周刊》

從20世紀初起,新聞專業主義首先在美國報界興起,如今已經影響了世界上許多地方。新聞專業化有三個維度,自治(自主性)、獨特的專業規範、公共服務取向。舒立作為新聞實踐者,在對待新聞專業主義上經歷了認識、引介和踐行三個階段。1998年4月,《財經》創刊,舒立出任主編,雖然財經最初只是月刊,到2002年才正式出版半月刊,後又改為雙周刊,我仍傾向於將1998年這一年稱之為「中國新聞專業主義元年」。舒立終於有機會在中觀的制度層面實踐新聞專業主義了。舒立以新聞專業主義的標準全面推進新聞實務,培養出一個深度報導、尤其是調查記者團隊,他們的力作不但震動了國內業界,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媒體的實務操作,還為雜誌在國際上贏得了眾多榮譽。2009年12月起,舒立和兩百多名同仁一起創辦了財新傳媒,旗下有《新世紀》周刊、《中國改革》月刊等雜誌以及刊登原創新聞的財新網。按我的理解,舒立作為一個在國內新聞界確立了「獨立、獨家、獨到」辦刊方針的新聞人,在特定的媒體空間做出自己的努力。

讀展江為《訪美記》寫的序言,我還從中找到了自己曾經作為基層黨委宣傳部長的一點「自信」——當年我的「政治敏感性」不錯呢。展江說那個時候能見到一本以密切的信息客觀引介美國報界的出版物,實屬絕無僅有,此書出版實在讓人感到幸運和興奮。

我為何在瀏陽宣傳口從不跟人說起我對胡舒立的看法,不說自己特別喜歡她的《美國報海見聞錄》,不承認自己是她的忠實粉絲?我在胡舒立的老東家——工人日報有幾位朋友,我約略知道胡舒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因特殊原因帶來的工作上的憋屈被動。囿於自己身份,我知道我只能把《美國報海見聞錄》對我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不顯山不露水田在工作中悄悄釋放,哪裡還敢拿胡舒立的虎皮做我的大旗呢?

仔細回憶,過去我僅僅跟三位熟人聊過胡舒立。一位就是前面說過的推薦我讀《訪美記》的老朋友茂榮兄。再就是我大學時代的老師、原湖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周慶元教授。還有一位是任過南方報系《21世紀環球報導》記者、央視新聞評論部《社會記錄》編委、《南都周刊》編委、《博客天下》雜誌社主編、新浪網副總編的著名媒體人石扉客。

跟周慶元教授聊胡舒立是緣於某天網上很熱鬧一條新聞,看到他的意見後,我回了老師一條微信:

先生好。學生倒是覺得這個報導還算是客觀。這幾年滬上媒體表現很出色,報導雲南兩女幹部不願提拔,評論成都科大學生狀告老師不按正統講古代文明,尤其是這次李醫生授予榮譽稱號的頭版報導……都體現了現代政治文明的導向,說明滬上媒體一直承續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皇甫平」為時代瞭望的新聞傳統。滿目望去,同為黨報黨刊,為什麼差別會有這麼大呢?新聞報導就是克服困難排除阻力全方位呈現事實真相,一般情況下不帶觀點不帶評論,觀點和評論由讀者去作,這就是胡舒立引進的新聞專業主義的基本立場。從前讀過胡舒立的《美國報海見聞錄》,後來經朋友介紹又讀到展江為胡舒立《訪美記》作的序,感覺序和書都十分硬扎,分明是有著強大的思想資源作在支撐。瞎聊數語,讓先生見笑了,望指正。

2021年11月28日我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瀏陽河畔讀石齋」貼出了一篇隨筆《我始終站在記者一邊》。已經改行在上海做律師的石扉客第一時間轉發了拙文。隨後便發了一個他轉發拙文的微信朋友圈截圖給我,顯示點讚、評論的人不少。石扉客還特意發了一句話給我:「您這一篇戳中了新聞行業里多少人的塊壘啊,這篇真是太好了,連胡舒立都在點讚!」這以後,我跟石扉客聊胡舒立和她的財新傳媒就多了一些。

我跟瀏陽本土媒體的朋友們從沒有說起過胡舒立,沒有說過她的新聞專業主義思想和實踐,更沒有說過自己受過她的影響。在瀏陽日報工作的朋友跟我推薦胡舒立的新書,我先是感到有幾分驚訝,稍後又覺得也很自然。

我母親逝世後,瀏陽日報社和瀏陽電視台的老同事們給予我的關心幫助,讓我感到十分溫暖。這種溫暖讓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胡舒立這本《美國報海見聞錄》。上個周末,我特意回到老家,翻箱倒櫃把這本舊書翻將出來帶到了長沙家裡。

真心感謝胡舒立和她的這本好書。我覺得是胡舒立和《美國報海見聞錄》給予了我啟蒙意義上的開導性影響。正是這種深入自己心靈的積極影響讓我跟瀏陽兩家媒體的很多同事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工作中有了更多的默契,並由此而建立起了彌足珍貴的能超越時空溫暖人心的真摯友誼。

(註:本文原標題為《一個老宣傳部長眼中的媒體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衣者朝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5/204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