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還遠嗎?

—中俄聯手,第三次世界大戰條件已完備….

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還遠嗎?

黃世澤/英國改革黨主力,英國脫歐始作俑者之一,民粹主義分子Nigel Farage在英國電視台GB News表示,他不會參與將於七月四日舉行的國會選舉,因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一場嚴重的全球戰爭,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比誰贏得下一次選舉更重要」。

Nigel Farage因其民粹作風,你或許認為他的講法譁眾取寵。但連英國《每日電訊報》的編輯,都指這次英國國會大選可能是世界大戰前最後一次大選。連英國政府都推出網站,教育國民做好食水食物儲備,雖然政府網站中沒有明言與戰爭有關,但你與德國有意恢復兵役一事來看,眾多新聞拼貼出一幅頗為完整的拼圖,世界確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方向進發。

要搞出世界大戰,先有狂人擁有大國的獨裁權力,像一次大戰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政體就談不上民主,而二次大戰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根本赤裸裸搞獨裁政治,日本那個所謂翼贊選舉,真的與俄羅斯剛舉行所謂總統大選沒有兩樣,完全是為了戰爭張目的假選舉。當狂人可以不受制約,使用戰爭機器的時候,已經是踏上戰爭之途的第一步。

國家無實力搞不出世界大戰

當然,並非每一個獨裁者都擁有征服世界的野心,否則世界一早陷入混亂,對大部分獨裁者而言,他們的能力或野心,可能僅限於將國家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有些是他們本身純粹貪財,擁有龐大國力都沒有發動戰爭,就像江澤民胡錦濤都屬於這類。有些他們有野心,但他們國家的國力根本不容許他們發大國夢,就像朝鮮金氏家族。金氏家族經常拿土炮核武器在東北亞耀武揚威,早已成為區域安全威脅。

不過,要搞出世界大戰,沒有其他國家撐腰,似乎不大可能。伊朗那些宗教狂人,都屬於這一類,由宗教狂人擁有核武,當然是極為危險的事,但無實力是搞不出世界大戰。因此,沒有人會認為朝鮮和伊朗有能力搞世界大戰,他們充其量就是流氓國家。

中俄聯手大戰條件已完備

雖然俄羅斯幅員廣大,但由於俄國人口密度太低,基建太差,因此,如果無亞洲有實力國家的協助,普京是搞不出世界大戰。蘇聯在抗日戰爭只是做收割者角色,在戰爭最後一個月才放棄中立揮軍進攻日本和滿洲國。只不過,蘇聯曾經在諾門罕之役以蒙古軍名義與當時披滿洲國軍的日軍交過手,如果中國的實力不足為恃的話,蘇聯要應付德國之餘還得應付日本,這明顯力有不逮。因此,俄羅斯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普京必須在遠東有一個實力相若的夥伴,否則遠東就會變成俄國防衛的弱點。所以在俄烏戰爭爆發時,如果沒有中國軍援,以俄國的表現,並不大可能打三戰,相反,照計俄國會輸得十分難看。

資料圖:Nigel Farage

只不過,遠東的中國在經濟搞到一塌糊塗後,現在只剩在南海、台灣的軍事野心,因此,在俄烏戰爭打了兩年,俄羅斯身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打得一塌糊塗但仍然有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習近平治國無能,但野心無窮大,當他無法在經濟問題上交出政績,他最後剩下的,就只會是軍國主義,因此,西方輿論突然提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並非為了爭取眼球,譁眾取寵,而是搞出三戰的條件已經完備,只剩下有人點起導火線。

誰燃戰爭導火線?

導火線點燃時,往往原因可以十分不可思議,一次大戰是由塞拉耶佛一宗刺殺案引發,當時的人以為場仗只打幾個月,但結果馬斯河一帶變成充斥戰壕的無人地帶,打了幾年並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而以習近平的魯莽個性,如果中國國內沒有人阻止他的話,佢隨時一個亂來的決定已足以點燃戰爭,畢竟世上一早堆積了引發三戰的各類彈藥,要點燃實在容易。

延伸閱讀:「歐洲進入發生戰爭的時代…芬蘭無法保持中立」

來源:朝鮮日報

22日,在首爾新羅酒店舉行的亞洲領導力會議晚宴上,芬蘭前總理馬林正在發表演講。/金智浩記者

「韓國才是比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更清楚與『權威主義、不可預測、和攻擊性鄰居』接壤的國家。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使放棄中立國地位,芬蘭也下定決心要加入北約(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2日至23日在首爾新羅酒店舉行的第15屆亞洲領導力會議(ALC)晚宴上作為演講者出場的芬蘭前總理桑娜·馬林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打破了歐洲安全系統的核心原則和承諾。為了對抗俄羅斯這樣的權威主義國家,民主陣營國家必須更加合作。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有力地維護以民主價值和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馬林是芬蘭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2019年她以34歲的年齡登上總理的寶座。她指揮了應對新冠大流行,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立即推進芬蘭正式加入北約。基於她的決斷,芬蘭去年4月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馬林被評價為堅強的領導人,她沒有被「年輕女性領導人」的成見所束縛,而是為國家安全做出了果斷的決斷。在芬蘭確定加入北約的第二天,她因其他國內問題辭去了總理職務。

馬林就當時芬蘭加入北約一事表示:「生活在歐洲發生戰爭的時代,芬蘭無法維持中立國地位。」

馬林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二戰以來歐洲最殘忍的暴力行為,與俄羅斯接壤的我們(芬蘭)不可能不受到衝擊。當我自問俄羅斯唯一無法越過的邊境是什麼時,我認為只有『北約邊境』。起初芬蘭人民和政客也反對放棄75年的中立國地位而成為北約成員國,但隨著俄羅斯不斷入侵烏克蘭,輿論也開始出現了改變。」

作為演講者走上講台的前總理馬林-22-23日在首爾新羅酒店舉行的「第15屆亞洲領導力會議」上作為晚宴演講者出場的前芬蘭總理桑娜·馬林,正在介紹芬蘭推進加入北約的背景等。左邊是演講後和其交談的美國ABC新聞分局局長趙柱熙(音)。/金智浩記者

她當天還批評西方國家在烏克蘭戰爭前過於安逸。馬林說:「西方國家期待權威主義政權把經濟增長置於權力之上,這是天真的。(西方相信的)相互依賴性並沒有阻止俄羅斯將能源出口用作政治武器。」事實上,截至2021年,歐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45%來自俄羅斯,戰後俄羅斯幾乎切斷了通過連接到歐洲的管道供應天然氣,一直向歐洲施壓。馬林強調:「能源供應的大部分來自與我們有不同價值觀和政治體制的國家。因此,我們不能只依靠善意。最終必須在我們(民主陣營)國境內探索新的開採機會,開發替代材料。」

在當天的演講中,一名大學生問道:「像韓國和芬蘭這樣的小國如何能夠在國際社會發聲?」馬林說:「作為民主主義國家,應該覺醒領導力。既然需要強大的美國,需要強大的歐洲,那麼也需要像韓國一樣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的強大的亞洲民主主義國家。否則,我們將永遠被排擠出國際秩序。最終重要的是我們(民主陣營)的價值和方式占優勢。如果自由經濟和全球貿易與民主、人權的價值相結合,就會創造出世界上最繁榮、最幸福的社會。我們應該自豪地擁護這種模式。」

馬林還強調了女性領導力和性別平等社會的建設在民主國家的重要性。她說:「芬蘭曾經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但我們以北歐福利模式和婦女權利的伸張為基礎取得了成功。」2019年她宣布就任總理後的第一個內閣時,任命的19名部長中有12名為女性,聯合政府夥伴政黨的4位代表也都是女性。馬林說:「性別平等可以增加勞動力參與和創新,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決策的多樣性可以帶來解決更大範圍需求的更好政策。最終,女性權利的伸張通過增進個人和社會的安寧,會讓社會更加幸福。目前聯合國成員國中只有28個國家的首腦是女性。為了讓更多的女性用與男性相同的方式參與社會,必須從結構上改變系統。」

她介紹了作為解決方案之一的「彈性育兒休假制度」。馬林說:「在芬蘭,院內女性政黨領導人中有3人在任期間生下了子女,還在休過育兒假後復出。不僅是女性,我們還落實了男性也可以參與育兒的制度。芬蘭的年輕男性對通過育兒休假來養育孩子感到非常自豪。育兒休假不僅保障了女性工作的機會,而且給了父親參與孩子成長過程的機會,從這一點來看,這是一種性別平等的制度。」

在隨後與美國ABC新聞分局局長趙柱熙的對話中,在被問到「有沒有想對韓國年輕女性說的話」時,她回答說:「大家都非常能幹,具備國家需要的一切。希望大家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的社會沒有女性就無法發揮功能,所以女性也應該能夠和男性一起達到同等的可能性。」

前芬蘭總理桑娜·馬林2019年不僅是芬蘭最年輕的首腦,還是當時登上總理寶座的世界首腦中最年輕的(34歲)一個。她被評價為在任期間領導本國加入北約,在性別平等、氣候危機、醫療等多個領域進行了進步性改革。但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2022年8月,她與同齡政客和藝人舉行派對的視頻被泄露後,陷入了爭議。目前她擔任芬蘭社會民主黨代表一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5/205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