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根經濟支柱突垮下來 習編新招不靈 大家日子越過越難

—習近平拔高電動車為「新質生產力」

作者:

美國時間28日,美籍華人經濟學家、旅美學者程曉農分析,習近平最近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即「新質生產力」。其背景是,原來的生產力不靈了。過往多年來,中國的經濟支柱一直是房地產業,由此帶動了整體經濟的四成。兩年前,房地產業這根經濟支柱突然垮下來了,因為這個產業的盲目擴張,把未來幾十年需要的住房都蓋完了;而民眾承受著沉重的房貸負擔,在中國進入全面失業、全面降薪的時代,大家的日子越過越難、越過越苦,沒多少人還想貸款買房了。這樣,房地產業的上下游產業全面蕭條。

為了維持信心,中國政府就編出了「新質生產力」這個口號,強調要發展新能源(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材料、先進位造(機器人)、電子資訊等新興產業。這個「新質生產力」其實是「新瓶裝舊酒」,這些產業原來中國就有;中國政府的真實意圖是,利用歐美國家推動綠能的方針,用低價電動車占領歐美市場,以保持出口創匯。

其實,光靠電動車,根本無法填補房地產業崩塌造成的經濟成長空白。中國的「萬得產業鏈資料庫(Wind Product Chain Database,簡稱Wind PDB)去年1月發表了《透過Wind產業鏈,看房地產如何影響國民經濟和就業》。這項研究顯示,中國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建築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2020年的就業人數達到1.15億。而2022年5月1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發布的《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對中國就業影響研究》指出,汽車電動化對汽車行業就業的影響是,6年裡該行業的就業崗位減少100-200萬個。

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就業人數只有550萬人,隨著電動車的產銷量上升,汽車工業的就業人數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四分之一甚至更多。顯然,電動車產能的擴大,不但無法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反而會大量減少汽車產業原有的就業人數,當然就更談不上吸納房地產業那可能失業的上億人了。

其實,中國的電動車外銷並未打開美國市場。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公司的副總裁去年11月接受彭博社採訪的時候表示,美國市場不在他們目前的考慮範圍之內;換言之,中國最大的電動車廠家比亞迪現在還未能進入美國市場。不過,中國電動車已有相當數量進入歐洲市場了,去年前9個月約40萬輛在中國製造的乘用車進入西歐,其中三分之一是外企的車,三分之二是中國本身的品牌。整個2023年,中國的出口車達到2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出口歐洲市場,主要靠低價取勝。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SBS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9/206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