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英偉達封神,矽谷大公司反思拉幫結派「印度病」

在全球科技行業中,管理模式的選擇對企業的成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隨著英偉達的登頂,矽谷的不少公司開始反思:過去十年間,真正跑出來的明星企業為什麼只有華人創立的英偉達,而矽谷大多數由印度裔高管領導的公司卻大多表現平平,甚至有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英偉達無疑是近十年矽谷最耀眼的明星。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GPU)製造商,英偉達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數據中心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自1993年成立公司以來,一直堅持以技術為核心,注重創新和研發,帶領公司不斷突破瓶頸,實現飛躍發展。

我認為,英偉達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其技術領先,更在於其獨特的管理模式。黃仁勛秉持東方管理哲學,注重團隊協作、長期戰略規劃以及對人才的重視。這種管理風格與印度裔主導的公司所青睞的短期利潤導向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且印度裔高管習慣性搞拉幫結派,一個人當上了官,恨不能把全村的人都拉過去做保全,形成了美國大公司所獨有的一種「印度病」。

相較於華人管理者的成功,印度裔管理者在矽谷的表現則顯得黯淡許多。儘管印度裔在矽谷高層中占據了顯著比例,但這些企業在他們的領導下,往往缺乏長遠的規劃布局和顯著的創新能力。

那些得了「印度病」的大公司

波音公司曾是美國航空航天工業的象徵,近年來卻面臨著巨大的管理危機。自2016年開始,印度裔高管逐漸進入波音的管理層,並在後續幾年中占據重要職位。然而,這段時期也是波音問題頻發的時期。

2018年和2019年的兩起737 MAX墜機事件將波音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導致公司形象和市場份額大幅下滑。波音的管理層在危機應對中的不力表現,暴露了其在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

作為全球領先的網絡設備製造商,思科在2000年代初期曾是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思科的市場表現卻逐漸走下坡路。儘管思科在2015年迎來了新的CEO查克·羅賓斯(Chuck Robbins),但其管理團隊中仍有大量印度裔高管。思科在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乏力,導致其在面對華為等競爭對手時逐漸失去優勢。

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近年來在創新和多元化發展方面面臨挑戰。儘管印度裔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自2015年起擔任CEO,但谷歌在其領導下,除了在廣告業務上持續盈利外,其他新興業務如智能家居、雲端運算等領域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儘管谷歌在AI領域仍有優勢,但其整體創新力和市場反應速度卻有所下降。

諾基亞曾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領導者,但在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轉型中,諾基亞遭遇了嚴重的失敗。2010年,諾基亞任命印度裔高管拉吉夫·蘇里(Rajeev Suri)為CEO,試圖通過他的領導扭轉局面。然而,蘇里在管理諾基亞期間,未能及時捕捉到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迅速變化,導致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諾基亞的市場份額迅速被蘋果和三星等競爭對手蠶食,最終不得不將其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

摩托羅拉也曾是全球通信設備行業的巨頭,但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卻陷入了困境。2011年,摩托羅拉移動被谷歌收購,並由印度裔高管桑賈伊·賈(Sanjay Jha)領導。然而,桑賈伊·賈在管理摩托羅拉期間,未能在競爭激烈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找到明確的戰略方向,導致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逐漸下滑。最終,谷歌在2014年將摩托羅拉移動出售給聯想。

惠普是另一家在印度裔高管領導下經歷困境的公司。2011年,惠普任命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為CEO,但她在2015年將公司拆分為HP Inc.和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後者由印度裔高管安東尼奧·納里(Antonio Neri)領導。然而在納里的管理下,HPE在雲端運算和企業服務市場的表現平平,未能實現預期的增長目標。儘管HPE在技術和服務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其市場表現仍未達到預期。

面對英偉達的成功,有業內人士表示,就像印度裔高管替換掉其它人一樣,矽谷的大公司們未來也一定會正視自己的「印度病」,重新重視起基礎研發並為此做出真正的創新。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91ch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5/206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