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不要再說「隔夜茶不能喝」了,正確的認識究竟如何?

老一輩常說隔夜茶不能喝,包括茶領域的某些人也說隔夜茶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滋生細菌,喝了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我就納悶了,早上泡的茶下午能喝,下午泡的茶第二天怎麼就不能喝了?難道茶葉能自動識別白天和晚上?

為避免歧義,我將「隔夜茶」分成了「茶葉隔夜」「茶湯隔夜」兩種情況,做了一個茶葉隔夜的試驗。

茶葉隔夜

下麵茶葉的拍攝與沖泡時間為上午10點,茶葉為前一天下午5點左右沖泡了三遍的鳳凰單叢。

隔夜茶第一次沖泡

葉底經過17個小時的靜置,表面的茶葉已經被氧化,沖泡的第一道茶湯,顏色較深,且略顯渾濁,不夠透。(以下未標註「新泡茶湯」均為隔夜茶茶湯)

第一道茶湯

第二泡顏色則淺了很多,偏向橘黃色,與正常新泡的鳳凰單叢相比顏色沒差多少,但沒有新泡的茶湯那麼透。

左邊為新泡茶湯,右邊為第二道茶湯

此外,隔夜的鳳凰單叢要比新泡的香氣弱很多,滋味也淡一些,還有些發酸。

第三道茶湯

從葉底來看,隔夜茶的葉底偏黃,而新泡的偏青綠,這主要是由於物質氧化形成了茶黃素和茶褐素。

左邊為新泡茶葉葉底,右邊為隔夜茶葉底

雖然茶葉已經被氧化,但是沖泡後還是不影響喝的,只是滋味沒有那麼好了,第一道茶湯最好不要喝。

茶湯隔夜

如果是一杯暴露在空氣中的茶湯,放了一晚上,最好就不要再喝了,主要是因為經過十幾個小時以後,茶湯表面可能會落灰,茶湯表面經過氧化在茶杯內壁形成了茶垢,這種情況下是不衛生、不健康的。

但也並不意味著所有茶湯隔夜就不能喝,比如說冷泡茶,其茶湯往往需要在冰箱裡「過夜」,飲用的效果更佳。

我們還可以換一個思維方式,可能讓你茅塞頓開。

現在商店裡出現越來越多的瓶裝茶飲料,其中一部分就是原葉茶,大多數保存期限都隔年,按照「喝隔夜茶有害」的說法,那這些飲料還能喝嗎?

記得有人曾說過:「白天的茶過十來個小時能喝,為什麼晚上的茶過十來個小時就不能喝了?那麼我用黑布將茶包住,讓茶不知道是晚上,不就能喝了嗎?」

許多健康領域的學者、專家也曾講過,隔夜茶能喝,只是茶里的營養物質打了折扣。茶裡面的茶多酚、胺基酸等物質會隨著茶葉暴露在空氣中發生自然氧化,對人體有益的部分就減少了。

所以很顯然,隔夜茶能不能喝,並不取決於它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於它有沒有變質、是否被污染。

老人們常說隔夜菜不能吃、隔夜茶不能喝,是基於他們以前惡劣的成長環境來說的,那時候的存放環境沒有現在乾淨衛生,泡過的茶放在桌上,晚上可能會有蟑螂等蟲子爬過,再加上滋生細菌,第二天再喝的話,容易腸胃不適、甚至拉肚子,以致於他們覺得隔夜茶不能喝。

用現在人的思維去思考,你就會發現過去的一些說法在現在已經不正確或者不適用了,凡事都要講根據、講科學。以後請將「隔夜茶不能喝」換成「變質茶不能喝」,別再讓錯誤的觀點誤導下一代。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小喜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7/206430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