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4人質若不獲救,多少人已經不提以哈戰爭起因?

這段視頻當時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傳的也很開,很多喜歡哈馬斯的人於是不願意了,扒拉出她的母親如何潤以色列的故事,說這位母親既然已經放棄了中國國籍,就不是中國人,所以她女兒也不值得同情。結果那位母親急了,一度脫口而出:「難道就因為我是以色列籍,你們中國人就能(見死)不救,就不可以幫助我們嗎?」這話又再次引爆了一些人的敏感情緒,對著這位母親一頓口誅筆伐。

4名被成功解救的以色列人質,其中

當你被恐怖分子無端綁架的時候,不要放棄,你背後有一個至少盡責的國家。

——作者:小西cicero

當地時間6月8日上午11點15分,突進到加沙的以色列特種部隊向後方總部報告:「鑽石已經在我們手中。」

這是此次人質解救行動中實現約定的暗號,標誌著自去年哈馬斯空襲以來,就被哈馬斯長期綁架的四名人質,已經獲得了成功解救。

這四名人質,三男一女,他們去年10月7日以來一直遭哈馬斯扣押在加沙,分別是:

25歲的諾亞·阿加瑪尼(Noa Argamani)、

21歲的阿爾莫格·梅厄·揚(Almog Meir Jan)、

27歲的安德烈·科茲洛夫(Andrey Kozlov)、

40歲的什洛米·齊夫(Shlomi Ziv)。

這裡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名女性人質諾亞·阿加瑪尼,她出生在北京,身上有一半的中國血統,母親是個入了以色列國籍的中國人。

去年十月她被哈馬斯綁架的時候,被綁視頻流出,她在恐怖分子的摩托車上伸出手撕心裂肺的向男友求救:「救救我,不要殺我!」

這段視頻當時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傳的也很開,很多喜歡哈馬斯的人於是不願意了,扒拉出她的母親如何潤以色列的故事,說這位母親既然已經放棄了中國國籍,就不是中國人,所以她女兒也不值得同情。

結果那位母親急了,一度脫口而出:「難道就因為我是以色列籍,你們中國人就能(見死)不救,就不可以幫助我們嗎?」

這話又再次引爆了一些人的敏感情緒,對著這位母親一頓口誅筆伐。

其實我覺得,拋去某些營銷號主拿起來當旗杆子打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提,這母親話說的也無可厚非。她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你們可以不對我施以一個身為同胞的同情,但你們可不可以對我的女兒施以一個人之為人最起碼的同情?難道我不是中國人,你們就覺得我女兒死不足惜麼?

也就是呼籲最普通的人道主義救助。

但可能讓這母親失望的是,她的很多前同胞,還真就覺得:沒錯,只要你入了外籍,你女兒死不死就跟我們沒關係。甚至,為了他們臆想出來的某些「大國博弈」,死了更好。他們就是要支持他們異父異母的哈馬斯親兄弟。

我不知道這個母親在看了國內這個網絡民意反應之後作何感想,是更後悔還是更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移民去以色列了。

而無論如何,據說這位母親已經癌症晚期了,臨死前唯一的願望就是再見自己女兒一面,以色列特種兵趕在天人兩隔之前,總算讓這位母親如願了。

這場解救行動中有另外兩個值得注意的點。

第一是諾亞·阿加瑪尼是在一處加沙民戶家裡被發現的,哈馬斯武裝人員與當地的巴勒斯坦居民有長期的密切合作,前者付錢給後者,後者則幫助前者看押和拘禁他們從以色列綁架來的各國人質。就像哈馬斯經常把火箭彈安排在加沙民居的後院裡,醫院甚至幼兒園裡,讓當地老百姓來充當肉盾,逃避打擊一樣。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非常哈馬斯。

這讓以色列特種兵在解救人質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因為他們想解救人質,就難免會傷害甚至擊斃某些「加沙平民」,這一定會讓一部分人抓住口實、大呼小叫,因為他們堅持認為「不管怎樣,加沙平民是無辜的」,哪怕他們協助恐怖分子綁架人質,窩藏炸彈,支持哈馬斯主動發動襲擊,越境襲擊在以色列舉辦的為他們籌款的音樂會,他們也是無辜的。

第二個麻煩就是當四名人質被解救後,加沙的大街小巷裡立刻湧出了上千名手持AK步槍、火箭筒的哈馬斯武裝分子,他們在廣播的鼓動下湧向以色列特種兵護衛人質的撤退點。狂叫著發動一輪又一輪進攻。場面宛如當年的美國大片《黑鷹墜落》。

結果此次人質營救過程中的主要傷亡,就發生在這一戰當中,以色列國防軍隨後公布消息說,他們在撤退中至少擊斃了一百多名武裝分子,哈馬斯隨後則公布消息,說他們此戰中出了兩百多個「烈士」——也不知道是不是都已經升上天堂,享受72個處女去了。

於是有些人又跳出來指責以色列,說哎呀呀,你看,為了救四個人殺死兩百多個人,太血腥、太殘忍了,以色列就是偽善!是假人道!

持這種觀點的人,我覺得以後如果遇到「崑山龍哥案」那種事件,當遇到社會大哥提著刀向你走來的時候,你最好也不要試圖反殺。

反抗什麼呢?你是一條生命,對面人家社會大哥也是一條生命。反正你和大哥之間,總得死一個,死誰不是死呢?你捨身飼虎吧。

實際上,上述兩個爭議點,最終都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自去年以來,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展開行動,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解救在10月的恐怖襲擊之中,被哈馬斯綁架走的那140多名人質,經過幾個月的關押,這些人質當中據信至少已經有40多名已經被哈馬斯和「無辜的加沙平民」折磨致死。但可能還剩下約有百人左右的人質還存活著。那麼剩下的這百名人質還需不需要拯救,如果為了解救這百名人質,需要擊斃更多的恐怖分子,甚至是「無辜」加沙民眾,以色列的這場行動到底還有沒有道義性?

對於這樣一個哲學道德困境,每一個民族可能都有自己的道德解答。但巧合的是,以色列人所信仰的猶太教和阿拉伯人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在這個問題上的解答卻是一致的。猶太教的《聖經》(相當於基督教聖經的舊約部分)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當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說上帝覺得索多瑪這個城市惡人實在太多,決心毀滅它。先知亞伯拉罕(易卜拉欣)就跟上帝商量,說假如這個城市有100個義人,你還毀滅它嗎?有50個呢?有40個呢?20個呢?10個呢?

這裡要說一下,中東民族看來確實都是商業民族,你看面對上帝,亞伯拉罕居然還跟菜市場買黃瓜一樣來回砍價,還居然砍成了。上帝最後說,OK,只要索多瑪還有10個義人,我就不毀滅這座城市。

亞伯拉罕說那你總得派個巡視組啥的去現場找一下吧?

上帝說行吧,於是派了兩個天使去索多瑪,夜裡投宿在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家裡。

結果天使去那兒就被索多瑪人給圍住了。就跟這次哈馬斯武裝分子圍以色列解救人質的特種兵一樣。索多瑪人圍住羅得的家,要他交出這兩個外鄉人,供他們處置。

羅得說求求各位了,你們消停點行不行?我有兩個女兒,都是處女,可以代替兩位客人被你們蹂躪。索多瑪人說:不行,他們就要那兩個異鄉人。

最後是天使看不下去了,展現奇蹟幫羅得解了圍。然後告訴羅得一家:你們快走哈!上帝要放大招了。

於是索多瑪城最終就只跑出了羅得這一家義人。其餘人全完蛋了,索多瑪成了今天的死海,羅得的老婆在離開城市時回頭看了一眼,也變成了鹽柱。

先聲明一下,我其實很不喜歡這個索多瑪城的故事,我覺得亞伯拉罕教系(包括猶太教、改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各個派別都有一種共通的激進主義情緒,覺得只要自己真理在手,就可以大肆屠戮對方的一切。這種過激情緒追根溯源,就是從這個故事裡來的。

但索多瑪城的故事確實是對之前那個道德難題的一個解法——有的時候,像戰爭這種行為,是不可避免的要玉石俱焚的。如果你不幸是索多瑪城裡的義人,覺得這個城市裡的某些瘋子代表這座城市做的許多行為是不道德、不正義的,那你就應該用你的方式去反對這種做法。義人多的時候,你們應該聯合起來制止這種暴行。義人少的時候,你們也可以結社自保,被允許說話的時候你應該大膽的發聲,不被允許說話的時候,你至少還有逃離索多瑪的權利。

如果你明明自認為是義人,又不怒不鬥不說不走,支持沉沒的縱容這一切發生,甚至狂熱的支持罪惡發生。那我覺得你就沒資格自稱自己是一個「無辜者」、是「義人」。當罪惡發生的時候,沉默也是罪惡的一種。

鏡頭回到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別人不說就說替哈馬斯看押諾亞的那戶巴勒斯坦平民,我不知道他家是怎麼想的,面對這樣一個被看押的姑娘,這戶巴勒斯坦民家難道不知道這姑娘是被綁架來的麼?他們又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幾個月如一日的替哈馬斯扮演這個獄卒的角色的呢?

或許在長期的洗腦下,他們心底里其實也認同,所有以色列人(甚至不僅僅以色列人,被綁者中其實有不少各國人士,那就是所有不同意我們信仰的人吧)都該殺,給這女的留個活口,已經算便宜她了?

或者他們心底里也按按覺得這樣做不妥,但懾於哈馬斯的淫威,他們敢怒不敢言,更不敢私放了可憐的諾亞。

但這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論跡不論心,他們最終選擇的是沉默,不僅沉默,還做了哈馬斯的幫凶和獄卒。

所以你能說這戶加沙平民真的是無辜的麼?

還是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既然你認同哈馬斯或者至少對哈馬斯的行為表示了沉默的順從,那你得到一個和哈馬斯類似的結果,就也理所應當。因你並不算索多瑪的義人。

就像同樣的道理,我們經常看到歐美、以色列等國的一些民眾,在其政府做出爭議性決策的時候表達抗議,輕則在媒體上留言反對,重則直接上jie抗議。其實很多抗議的人數是絕對的少數派,他們自己也知道。但你問這些人的做法是為什麼?圖什麼?是真的想以少數派強迫多數派服從麼?是存心給他們的國家添亂麼?

當然都不是,他們其實就是覺得(至少自認為)是索多瑪的義人,要在其國家做出不符合他們的道德標準的事情的時候,至少抗議一下。以便將來哪怕為了這些醜事要下地獄,也別把自己捎上。

但對比哈馬斯所控制的加沙,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特點,就是加薩走廊好像已經不存在哪怕溫和派的異議了。每次哈馬斯搞「行動」,發射火箭彈也好,越境綁架以色列人質也罷,甚至開著摩托拖著屍體遊街,似乎都不會激起加薩走廊老百姓的哪怕一點點反感。對哈馬斯的所有行動,這裡的老百姓好像只有一個統一情緒,就是鼎力支持,紛紛表示願意為「聖戰」而死。

但加沙的溫和派(哪怕是相對溫和派)哪裡去了?

以前其實是有過的,比如法塔赫,但是後來哈馬斯和其支持者自己用AK、手榴彈、自殺式爆炸和叛徒必須死的口號,把法塔赫驅逐了。

現在的加沙只剩下哈馬斯這一個派別在控制,其境內不允許有任何對其施為有半點意見的聲音,誰敢在加沙境內說要不然咱低調一點吧,別天天越境搞襲擊,或者至少把人質給放了行不行?而最為搞笑的是,這個組織的最高首領,現如今還都居住在卡達,是全球最富有的三大恐怖分子。

哈立德·馬沙爾:50億美元

伊斯梅爾·哈尼亞:40億美元

穆薩·阿布·馬爾祖克:30億美元

這幫哈馬斯高層天天在卡達過著香車美女、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當然能口號喊得震天響,說我們就是不放人。

那你說面對這樣的恐怖組織,以色列如果還想盡一個現代國家對自己國民應盡的義務,去解救被困的人質,不打進去,你讓他們怎麼辦?

1945年的東京大轟炸之中,日本僅東京一地就被美軍空投的凝固汽油彈燒死了幾十萬人。後來又投擲了廣島和長崎兩顆原子彈,加起來又死了近二十萬。

其實美軍在空投汽油彈和原子彈之前已經空投過傳單了,讓日本老百姓去天皇那裡請願,停止這場由他們自己親手發動的戰爭。但日本老百姓不敢、甚至乾脆不聽啊,他們被洗腦做好了「一億玉碎」的覺悟,憋著勁要跟上岸的美國人一命換一命,那你說你要是美國人,碰上這麼一群就是要拉著世界一起毀滅的夯貨,你能咋辦呢?

似乎同樣是現在共情哈馬斯的這幫人,在談起這個問題時總喜歡說,「原子彈下無冤魂」。

嗯,

原子彈下無冤魂,

索多瑪城無義人,

哈馬斯治下只有人質和從眾。

人質需要解救,

從眾麼,

既然主動把烈火帶給他人,

就應該有承受烈火的覺悟。

這裡再特地說一下,似乎總有些人,喜歡把以色列清剿哈馬斯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提並論。我特別好奇的是這幫人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俄烏戰爭爆發之前,烏克蘭有跑到俄羅斯境內去進行空襲麼?烏克蘭政府有綁架人質,然後塞給平民百姓,讓他們窩藏麼?當初克里米亞事變,烏克蘭本來已經退了一步,是誰首先破壞了和平,非要將這片土地拖入戰火?

日常街頭爭執,警察都要問是誰先動的手,誰先動手誰理虧。

這麼簡單樸素的道理,有些人居然不懂,是眼睛瞎了?還是良心壞了?

最後說句玩笑話把。前些年《戰狼》火的時候,有句台詞好像叫:「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時,不要放棄,請記住你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這話,我看現在也不怎麼提了。

但以色列這次人質解救行動,的確堪稱一次現實版的「戰狼」,還被哈馬斯關押並倖存的那百餘名無辜人質,確實可以不放棄生的希望。因為他們背後真的有一個祖國。

強大不強大另說,至少盡到責任,真拿自己公民的命當命,自己的百姓受了欺負,知道打回去,我想這就足夠了。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山巔上的加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0/206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