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犯法的人步步高升,成了文旅局一把手;守法的人不能張嘴,否則就是違反規定」

《404檔案館》講述中國審查與反審查的故事,同時以文字、音頻和視頻的形式發布。播客節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或泛用型播客客戶端搜索「404檔案館」進行收聽,視頻節目可在Youtube「中國數字時代·404檔案館」頻道收看。

歡迎來到404檔案館,在這裡,我們一起穿越中國數字高牆。

儘管中國的言論審查和輿論管控日趨嚴峻,國家對公民的監控也無處不在,但我們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從的個體,頂著被刪號、被約談、甚至被監禁的風險,對不公義勇敢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國數字時代在「404文庫」欄目中長期收錄這些被當局審查機制刪除的聲音。如果您也不希望這些聲音就這樣消失,請隨手將它們轉發給您可以轉發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庫】欄目中,我們將選讀過去一周中引起輿論關注並遭到404的三篇文章。

一、虬髯客好忙|你給儲戶賦紅碼,我們寫文秒被刪

近日,曾在2022年給河南儲戶「賦紅碼」而被處分的鄭州團市委書記張琳琳已任鄭州市文旅局一把手。不少網民對此表示憤怒。

微信公眾號「虬髯客好忙」針對該事件發布的評論文章接連遭到刪除,其中一篇作者這樣寫道:

我寫的哪一句話,哪一個字違反規定了?

無論是張琳琳給1000多名村鎮銀行儲戶賦紅碼,還是她升任鄭州文旅局一把手,這都是公開新聞,我只是忠實的描述出來,不行嗎?

她犯下了那麼大的錯,把健康碼拿來做武器,做枷鎖,做限制公民合法出行的工具,做討好上級替領導分憂的手段,簡直人神共憤。但組織上依舊沒有放棄她,還提拔她成了鄭州文旅局一把手——我從中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不行嗎?

這些事都赤裸裸地發生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了,然後老百姓就事論事地說兩句話,不行嗎?

難道非要把平台弄成老舍先生的《茶館》,到處都貼著「莫談國事」的牌子才開心?

更可況,我談的還不是什麼「國事」,只是一個被違規提拔的女官員而已,怎麼就讓那麼多人心驚肉跳?

如果說違規,那請問:張琳琳的提拔走的是什麼程序?

有媒體報導,在今年5月份,張琳琳便以鄭州市文觀光局黨組書記的身份出席活動。

甚至還有鄭州文旅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印象中張琳琳書記是3月上任的。」

而張琳琳被處分的通報時間是2022年6月22日。無論她是今年5月份還是3月份上任,都還不到兩年,也就不符合法律規定的24個月。換句話說,她的提拔,是犯法的。

不是違規,是犯法,觸犯了《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哎,事情就這麼弔詭,犯法的人步步高升,成了文旅局一把手;守法的人不能張嘴,否則就是違反規定。

二、建設性意見|全國就2輛罐車混運化工食用油,被記者精準發現了?

在所有網民都以為油罐車混裝食用油煤油事件將照例不了了之的時候,8月25日,國務院食安辦發布通報,稱已開展了全面清理排查,除了被曝光的兩輛油罐車外,沒有發現其它同類問題。

對此,不少網民表示質疑,微信公眾號「建設性意見」也發布文章進行評論,但該文遭到刪除。

文中寫道:

想像一下:

中國道路運輸市場現有各類罐車超過18萬輛(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022年數據),其中有且只有2輛罐車存在不經清洗就混運化工油和食用油的情況。

新京報記者韓福濤,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在18萬輛罐車中精準地找到了這2輛車,並且拍到了它們違規混裝化工原料和食用油的視頻。這肯定無法用逆天的運氣來解釋,只能用驚天的新聞調查實力來解釋。

之前都有知情人士出來說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了,我憑什麼說只有這2輛車違規混運呢?

因為,由國務院食安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全鏈條清理排查,未發現其他同類問題。

公安部,可以查全國任何人,交通運輸部,可以查全國任何車與司機,市場監管總局,可以查全國所有企業,他們加在一起,查了一個月,沒有發現第3輛違法混運化工油和食用油的罐車。這權威性夠不夠高?這公信力夠不夠強?這結論夠不夠紮實。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敢質疑的。

聯合調查組的通報里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罐車混運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質極其惡劣,違反基本常識,踐踏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

那什麼是基本常識呢?作為基本常識公眾號的博主,我應該還是略有一點發言權的:

當屋子裡發現第一隻蟑螂的時候,還是存在理論上的微小可能,它只是湊巧從外面跑進來的。但是當你於不同時間在屋子裡不同位置打死第二隻蟑螂的時候,你非要說這只是極少數情況,非要說這隻打死就清零了……

我覺得,這有點違反基本常識。

三、往事與隨想|「女租客之死」:一碼歸一碼有那麼難嗎?

上周,微信公眾號「貞觀」發布的《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之後,微信公眾號「貞觀」刪除了該文,其公眾號也遭到了禁言。

在微信公眾號「往事與隨想」發布的一篇遭到刪除的文章中,作者這樣寫道:

本周最受關注的新聞無疑是「貞觀」那篇《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事情發展至今,真相仍不清晰,但輿情變幻,看得我眼花繚亂,昨天「貞觀」被封禁,一時之間,之前質疑的,以及跟蹤報導的,都有「幫凶」之嫌……如是種種,混亂不堪。

「貞觀」該不該被封禁?不應該。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是主動造謠,寫錯了,更正就行了,就算死不認錯,最後信譽破產,大家取關就好了。信息市場良莠不齊是為常態,不必有潔癖。即便受到傷害,要提起訴訟,那也是當事人的事情,旁人沒這個資格。

而且,即便要處罰,也要講法律程序,且要有救濟手段。目前這方面簡直隨意至極,我現在寫10篇有5篇被刪,而我這就是一個個人帳號,投入有限,像「貞觀」這樣的公司帳號,投入巨大,很多時候也是說封就封了,真不把網絡帳戶當財富啊。且以我有限的視野,沒有看到哪家公司敢於就此提起訴訟的?請問何以如此?

所以,我當然反對封「貞觀」,包括更多帳號,以及我自己。就這個領域而言,無論是從條款到執行,都是最隨意最寬泛最不受制約的。

主要問題出在哪裡?是權力。

正常情況下,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有媒體報導的,媒體沒落的主因乃權力使然。

這次媒體的後續報導也遭到詬病,認為報導不夠全面深入,成了官方的傳聲筒,這樣的批評當然是對的,媒體也好,自媒體也好,都不能免於被批評。但僅限於此是不夠的,尤其是如果只批評記者(以及記者的領導),這是不夠的,浮於表層,欺軟怕硬。就我的印象,這次參與跟蹤報導的媒體,恐怕都不是不想做更深入全面報導的。

包括「貞觀」沒有採訪權,這當然也是不對的,如果我們希望自媒體更準確,自然應該給他們應有的權利。不僅自媒體應該有採訪權,普通人也應該有,這方面不應有任何限制。

從媒體報導的重重受限,到對「貞觀」帳號的處罰,再到更大範圍內社會透明度的問題,背後都是權力這個房間裡的大象隨意踐踏的結果。現在之所以沒有辦法一碼歸一碼,是因為權力已經橫掃一切。

這種情況下,言論者何為?

一種選擇是迴避,於是各種迂迴曲折,各種言不及義,各種遷怒於人,一言以蔽之,迴避必然使人變態。一種選擇是直面,即便只是點到為此,也比東拉西扯要好很多,如此才能避免群眾鬥群眾,看似熱鬧非凡,最終一地雞毛。

以上是本期選讀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見中國數字時代網站。這些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數字時代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絡審查。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虬髯客好忙、建設性意見、往事與隨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01/209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