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秩序四千年:人類如何運用法律締造文明

作者:
在7、8世紀,居住在中國西部廣闊高原上的吐蕃,尚處於動輒彼此交惡的部族割據狀態,後來,松贊干布橫空出世,統一各部,遠交近攻,最終開創了吐蕃帝國,並設立了司法及行政機關。幾乎可以肯定,在制定法律時,松贊干布和他的繼任者都深受中原帝王治國理政之策的啟發。我們對這一時期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敦煌藏經洞裡保存的文件。敦煌是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而這座藏經洞從11世紀開始一直保持封閉狀態,直到20世紀才被當地的學者發現。

★上下四千年,鳥瞰全世界,講透法律如何形塑人類文明與歷史

法律是複雜的,法律所創造的文明亦然;文明的交流會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也會讓相應的法律變得更加複雜。

為了清晰、全面地呈現跨度長達四千年的人類法治史,本書借用全球史的視角和方法,以「法律」「秩序」「文明」這組概念為核心,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出各大法律體系的發展脈絡,逐一解析重要節點,以此闡釋法律的發展如何反哺文明。

更重要的是,本書道破了這些複雜現象的底層邏輯——真正將人類團結在一起的,正是我們對法律的信念。

★抽絲剝繭、以物證史,帶讀者身臨其境見證法治風雲

本書作者費爾南達·皮里相信,法律從來不是空洞、蒼白的條文,而是人類對於「建立秩序」的一次次挑戰。它關係到文明的存亡,更關係到你我的日常生活。法治史的底色正是人類的智慧、血淚和決心。

為了證明這一點,本書將全世界各大法系的誕生、實踐和影響濃縮成一個個易懂但鮮活的故事,將讀者拉回歷史現場,見證國王、學者和百姓如何藉助法律來創造秩序、追求正義。

為了增強這種現場感,本書還結合了大量出土材料(包括碑刻、簡牘、手抄本、莎草紙文書),更附有16頁高清彩插,讓讀者直觀感受人類從古至今如何利用法律,進而以史為鑑。

★牛津大學教授力作!屢獲媒體好評

本書是面向大眾的通史作品,但以紮實的學術史為基礎,真正做到深入淺出。本書作者是牛津大學法律人類學教授,在相關領域頗有建樹。本書原版在亞馬遜評分高達4.6/5,更獲《華爾街日報》《柯克斯書評》等知名媒體好評。

序言

法之應許

1497年,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他奉命開闢海上通道,打通連接富庶東半球的貿易網絡。藉由這趟冒險之旅,歐洲人大開眼界,終得窺見亞細亞大陸的豐饒與富庶,領略其完備的商業網絡和技術成就,以及嚴密的治理結構和法律體系。葡萄牙探險者在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下錨。這座港口每天吞吐著大量穀物、糖、香料、咖啡、布匹、金屬和馬匹。往返於「香料群島」、印度平原、東非乃至阿拉伯灣各個港口的商船在此中轉。希望開展貿易的達·伽馬迫不及待地前往當地統治者的宮廷覲見。扎莫林王室對歐洲人奉上的禮物不屑一顧,想讓他們捲鋪蓋走人。但葡萄牙人決心已下,一番威逼利誘之後,他們終於得以在印度海岸建立起貿易據點。

步達·伽馬後塵紛至沓來的歐洲商人和冒險家,被中國商人販運而來的精美商品驚得目瞪口呆,被伊斯法罕和德里等地穆斯林的奢華宮廷迷得神魂顛倒,對古代亞洲律法的種種傳說也頗感興趣。在遙遠的都城北京,中國統治者所推行的法律制度甚至可以上溯至公元前3世紀。卡利卡特的扎莫林王室和其他印度統治者一樣,對婆羅門言聽計從,而這些宗教學者的建言,往往參考了法論(Dharmashastra)。這些有招數百年歷史的法律文本,起源於印度吠陀時期的哲學儀軌。穆斯林中的法律專家們參考的,則是7世紀前後出現的、以阿拉使者穆罕默德所作聖訓為基礎、內容涵蓋甚廣的法理文本。在蘇丹的法庭上,訓練有素的法官主持司法活動,學者發表法律意見,法學家們就古代法律文本展開深奧的辯論。在法律成熟度方面,歐洲人相形見絀。他們所遵從的,充其量只不過是些混雜著羅馬法理殘餘的地方習慣和個案判決的大雜燴。

18世紀初,一切都開始改變。清政府建立起了強大的王朝。莫臥兒皇帝沙·賈汗修建了泰姬陵,並在印度各地砌築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奧斯曼帝國劍鋒直指維也納。但此時,亞洲的政治體制亦已顯露頹勢。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雖然仍對中國成熟穩定的法律體系表示欽佩,但他同樣譴責其君主專制。啟蒙思想家試圖說服歐洲統治者,讓他們相信自身奉行的政治制度遵循最為理性的原則,法律制度則有力地保障了私有財產制度。而且,隨著自身工業和軍事成就超越亞洲,歐洲統治者愈發相信,歐洲的政治、教育和法律體系獨步全球,領先世界。在他們看來,伊斯蘭教法學家的複雜學術、印度婆羅門的學問,以及中國的浩瀚法典,儘是些缺乏理性、腐朽不堪的東方糟粕。

如今,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幾乎皆以18、19世紀歐洲國家的法律體系為藍本。在二百餘年的殖民統治中,它們向全世界輸出和強加了自己的法律制度,形塑了一個由邊界分明的國家組成的全新國際秩序。時至今日,人們已然認為,在聯合國占據一

責任編輯: 李安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13/210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