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我媽吃了幾個月白人飯以後…

在美國不知不覺已經生活工作11年了,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有些人吃「白人飯」(午餐各種敷衍、量少、素,一眼就滿足感低)但是他們卻非常大隻,我經常有種他們是躲開視線偷偷吸收天地精華才變得如此高大的錯覺。

由於工作和事務的增多,新陳代謝的減緩,鍛鍊的難以堅持,中年發福成了高概率事件。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我嘗試著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白人飯」。

不得不說「白人飯」最大的好處就是省事。比起傳統的備餐環節,我不用額外去清洗擦拭油煙,很多餐具都是用清水衝下晾乾就行。廚具常用的是勺子和刀,連鍋都很少用上。需要熱菜的時候就交給空氣炸鍋或者烤爐,清理起來也十分方便快捷。

我對「白人飯」比較牴觸的一個點是它的「匱乏感」,看起來和吃上去都缺乏滿足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搭配不同的食材,通過顏色和營養的組合去調整。

目前我最愛的吃不膩的早餐是過夜燕麥。各種食材隨意搭配,邊看視頻邊準備,還解壓,早上吃了可以扛餓到中午。

一頓操作下來我能感受到的好處:

省時省力

省錢(通貨膨脹真的很嚴重)

去超市購物食材顏色會非常豐富

準備的時候很解壓,沒有做工感

皮膚變滑了,有自然的光澤(完全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吃了體重不會飆升(吃多了還是會升)

血糖相對穩定,不會突然想吃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沒那麼容易感到累

氣味少,可以隨時隨地在辦公室吃

外食只要調味料多了身體能立刻感覺到

壞處:

天冷的時候吃會讓身體覺得很冷

不是中餐,偶爾會有失落感

食材重複出現多了會膩(胡蘿蔔芹菜菠菜草莓藍莓香蕉牛油果等)

這麼看來其實缺點都是可以慢慢想辦法調整的

我媽實踐後的體會和「戰績」

我媽跟我住的這幾個月,看我每天吃改良版「白人飯」,她也有意識地從每天三頓粥粉面飯(廣東人碳水化合物文化),慢慢向「半白人飯」靠攏。

直接的戰績就是,她在國內的時候,隨心所欲放飛自我,空腹血糖一度達到7.5以上,吃降血糖藥也下不來。現在就算是前一天吃了甜點,第二天空腹血糖還是能降到5點多。血糖控制在5-7之間,相比起之前好了很多。

之後會再階段性總結下,謝謝耐心閱讀~

豆友評論

@餘歡

所以他們為什麼吃那麼少還能人高馬大保持精力?

樓主回復

他們吃很多零食,晚餐也吃很多。。。

@No,THX.回復

真。。。我在歐洲工作時,我同事一天只吃兩餐,但是手邊永遠都有餅乾和巧克力

@畢達哥拉斯

想問下中國胃的樓主早上吃過夜燕麥也是直接從冰箱拿出來就吃嗎?真的很想嘗試但怕涼🥲

樓主回復

我是從冰箱拿出來放沒那麼涼再吃。其實也可以放微波爐加熱,只不過有些水果加熱後好像有點變酸酸的,不介意的話加熱吃也很好。

@Altair7557

天冷時可以加一碗即溶玉米濃湯或者日式味增湯,既沒啥熱量又提升滿足感。

@Momo

挺能理解白人飯的……我上班的時候完全沒心情好好享受美食,工作日中午隨便對付對付得了,差不多就是薯片香蕉酸奶,晚上再好好吃。

@Nana

去年有一段時間就帶玉米雞蛋和蔬菜沙拉之類的簡單不需加熱的午餐,真實感受就是經常吃白人飯之後就不會想吃那些調料多的食物了,甚至外食的時候舌頭很敏感,但我最近壓力巨大,又開始想吃辣的鹹的還有高油炸的了

@所歸

都說咱中國人吃飯不只是吃飯,是有大量情緒價值的,哈哈

@深海旅人

介紹一下東北飯:粗糧餅,雜糧飯,蘸醬菜(醬不是必須而且可以調淡),番茄黃瓜等等基本空口吃,無水燉芸豆,燉茄子。。。。

@黃燜Jimmy🍚

心動了!本純血中國胃感覺可以時不時吃一下淡淡嘴!

< END>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每日豆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30/213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