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大清悲歌:四萬萬眾生,卻連一個赫德都沒有

自己明明做不好的事情,別人做好了,不承認、不反思、不記得。把所有自己的毛病用仇恨的帝國主義標籤一貼上,就理直氣壯光明正大的詛咒和遺忘。 赫德曾經飽含深情的說過:「中國將會有很長時期的掙扎,還會做錯很多的事情和遭受極大的災難,但或遲或早,這個國家將會以健康的、大的、經驗老到的姿態呈現於世界。」

他認為趁著滿清被揍不交稅道義上說不過去,以後不好打交道;而且取消關稅將在各國商人間引起惡性競爭,對市場穩定不利。

所以阿禮國乾脆就和法國、美國領事商量,要不咱們成了一個臨時海關,替滿清收稅,等局勢好轉了,再移交給滿清自己來。

清廷對付起義已經焦頭爛額,那還管得上收稅,這個時候居然還有這樣的雷鋒,很快就答應了。

1854年7月,英、法、美三國聯合成立的新海關在蘇州河北岸掛牌辦公,它的章程出自英國駐滬副領事——22歲的李泰國(Horatio Lay),這個新海關完全推翻了大清海關那套陳腐潰爛的制度,取而代之以歐美現代的海關制度,成效可謂立竿見影——兩年後,小刀會起義被平定。

新海關將兩年內收到的70多萬兩銀子稅款,一分不少地移交給滿清。

要知道,當時由於太平天國動亂,滿清大部分海關都受影響,全國海關的收入都才200萬,洋人主持下的江海關一口兩年就收了70萬,比滿清正常年份自己收的多好幾倍!

曾國藩聽說這件事後,大為感嘆說:「洋人代收海關之稅,猶交還七十餘萬……彼雖商賈之國,頗有君子之行。」

大清這個感動啊,你們既然幹得這麼漂亮,那就繼續干吧。

四、初露鋒芒

1859年,兩廣總督勞崇光一看上海海關在洋人的打理下煥然一新,收入飆升,也受到了啟發,於是就邀請和自己很熟的赫德在廣東籌建一個新海關。

但是作為領事人員,一臣不可侍二主,一邊是領館的小職員,一邊是大清的高官,吸引力不可同日而語。赫德很快就辭去了英國方面的職務,於當年5月出任粵海關副稅務司——時年僅僅24歲。跨出了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赫德此前並不懂海關業務,但作為學霸學習能力超強,觸類旁通。在借鑑英國的海關制度之餘,他還給在上海海關聲名鵲起的同胞李泰國寫信詢問。

李泰國

李泰國當時已經說服清廷,把上海的成功經驗推廣開來,將其他海關一併劃入他的管轄,成立全國統一領導的海關稅務司。所以他乾脆勸赫德來當自己的副手,赫德答應了。

1861年,總理衙門正式委任李泰國為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為副手,統領各口岸新設海關。但是李泰國為人倨傲,骨子裡看不起滿清,所以和清廷在合作上一直不愉快,爆發諸多矛盾。1863年李泰國被清廷解職,赫德正式接任。

赫德28歲一起步,就已經是滿清的正三品官員,外加按察使銜。

這是別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位。滿清之所以選擇赫德,其實最初是看中他的性格。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28/215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