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洗牌!這個內陸城市超廣州成中國第四

此起彼伏。

中國城市經濟版圖再次迎來重大變化。

根據最新公布的GDP數據,重慶以32193億元的GDP總量,首次超越廣州的31032.5億,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城市。

競爭有多激烈?

實際上,在2023年的GDP競爭中,兩大城市的戰況就焦灼:在第五次經濟普查中,廣州2023年GDP從初步的30355.73億元上調到了30723.56億元,上調了367.83億元。而重慶2023年GDP從初步的30145.79億元上調到了30614.28億元,上調更多到了468.49億元。從結果看,廣州領先重慶的幅度,只有100多億。

再從整體看,除了中國第四城之爭,10強的門線保衛戰同樣激烈,南京守擂之下,天津、寧波、青島全部虎視眈眈;同樣,萬億GDP城市俱樂部的門檻,對唐山、徐州、大連等城市的吸引力由來已久,就在幾天前,唐山官宣2024年GDP為10003億,正式成為第27個萬億GDP城市,更是河北第一個萬億城市,榮登頭條。

一系列的城市沉浮背後,實際上就是時代轉型下,產業大洗牌後的新格局。

以重慶和廣州為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增速,廣州2024年的經濟增速只有2.1%。而重慶的增速達到了5.7%。

先看廣州,增速低於全國的水平,主要就是因為第二產業。2024年,廣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不少。其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就是汽車產業。廣州曾連續多年拿下中國汽車第一城的稱號,年產汽車超過300萬輛,但去年,廣州的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五分之一。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廣州的汽車產業結構。過去多年,廣州主要生產合資品牌的燃油車。但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呼嘯而來,民企主導下的電動化、智能化風潮迅速席捲汽車市場,而廣州國企、合資汽車的基本盤太重,整個汽車產業直接衰落。

除了汽車,廣州的房地產市場也在深度調整當中。因為全國大房企的總部多在廣東。另外,廣州的積體電路、彩電、服裝等產量都出現了下滑,在經濟承壓的環境下,廣州過去的支柱產業,很多都呈現萎縮情況。

再看重慶,在這一輪的這個產業大洗牌當中,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據數據統計,重慶汽車產量254.01萬輛,同比增長9.4%。其中,新能源汽車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大幅領先全國增長率近60個百分點。最典型的就是賽力斯,光旗艦車型問界M9在2024年的銷量突破15.1萬輛,在售價50萬元以上豪華車市場,銷量幾乎是第二名寶馬X5的兩倍。目前「重慶造」主流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達到23.6萬元,較上年大幅提升了7.3萬元。而在產業生態環節,重慶的543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19家整車企業構成的汽車基本盤,也是相當能打的存在。

汽車產業其實可以看作重慶工業的排頭兵,重慶工業2024年的表現,也相當爭氣,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

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長0.8%,製造業增長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4%。全年全市391種在統計的主要工業產品中,202種產品產量比上年增長,增長面為51.7%。

相比廣州,重慶的增長態勢顯然更加迅猛,反映到數據上,重慶自然全面領先:第一產業,重慶增速為2.4%,廣州為1.0%;第二產業,重慶增速為4.6%,廣州為0.7%;第三產業,重慶增速為6.8%,廣州為2.6%。

重慶彎道超車廣州,就是時代的縮影,整個中國正在產業升級,大洗牌不可避免。

雖然去年重慶走在了廣州前列,但廣州的積澱和資本聚集度卻大幅領先重慶,中國第四城的競爭,還在走向更深的維度。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01/216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