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共高層,唯一的60後正國級常委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輔佐習近平十年的丁薛祥!正是因為他的特殊性,外界對他的關注度更高,進入2025年,丁薛祥沒有出現在一些看似應該出現的重大場合,引發國內外更多猜測。早前有消息說,仍然高調露面的習近平其實又生了一場大病,在沒有確定接班人的情況下,遲遲不開的四中全會,使得高層權鬥變得特別激烈。也有外媒跟著起鬨說,2025年也就是中國的蛇年北京或有政治風暴爆發。
1978年,16歲的丁薛祥考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現燕山大學)學習。1982年畢業後,20歲的他分配到上海材料研究所,在那裡工作了17年。相比其他常委,他也是唯一通過正規高考考上大學並且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二十大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在上海材料所工作兩年以後,趕上中共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入黨浪潮,加入了中共,1999年,37歲的丁薛祥進入上海市一級黨政系統,先後擔任過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正局級)、區委副書記、區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事局長。也就是說,丁薛祥是在黃菊和陳良宇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被提拔起來的年輕技術官員。
2007年3月,習近平到上海擔任市委書記,成為剛剛就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不到三個月的丁薛祥的頂頭上司。兩個月之後,丁薛祥升任上海市委常委、秘書長,成為副部級官員。丁薛祥和習近平在上海的工作關係只有七個月。2007年10月,上海巿委書記由鄧小平家族代言人俞正聲接任,丁薛祥依舊擔任上海市委秘書長,替習近平盯著上海,更重要的是替習近平維護江家關係,深得江家信任,俞正聲十八大前進入常委,上海巿委書記由老市長韓正接任,丁薛祥卸任市委秘書長,轉任上海市政法委書記,接替江澤民親外甥吳志明,吳志明把持上海市公安政法系統長達14年,要處理好這種關係,又要深得習近平信任江家滿意,絕非易事,丁薛祥精明的漩渦在習近平和江家之間,最終得到習近平認可,也得到江澤民支持。
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江澤民雖然卸任黨內職務,但通過垂簾聽政繼續對中共政局施加深遠影響。此時,江系上海幫成為中共權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丁薛祥在上海的政治生涯也因此受到了江系勢力的直接提攜和扶持。
習近平掌權之初名義上是最高領導人,實際上他和前任胡錦濤一樣,在許多方面受到江澤民的鉗制。在江澤民通過垂簾聽政控制政局的情況下,習近平無法完全自主決定身邊人的安排。丁薛祥的進入中南海,就帶有江系勢力的深刻烙印。這一時期,江澤民通過對中共高層的布局,使習近平必須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進行妥協,這也影響了習近平對身邊人選的決定。
在習近平2013年上台之初,被江澤民派到習近平身邊,任中辦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顯然是江澤民精心安排的一部分,這一安排不僅是江澤民對習近平的監控措施,也顯示了江澤民對丁薛祥的信任。將丁薛祥安排在習近平身邊,以保持對新領導層的控制。這一舉動顯示了江澤民對習近平的權力布局的精心安排。江澤民通過丁薛祥確保了對習近平的影響力,防止出現令計劃式的「家賊」問題,確保習近平的決策不會被外部力量干擾,同時防止福建浙江幫包圍習近平。
習近平在完成第一任期後,江澤民對習近平的「扶上馬送一程」進入了最後階段,習近平通過大規模反腐清洗了江系大批人馬,也摧毀了江澤民在黨政軍內的人事布局,而丁薛祥在這個過程中,也完成了角色轉換,從江澤民的監軍變成習近平的核心幕僚,這種角色轉變也反映了中共權力結構的複雜性和高層政治的不可預測性。
丁薛祥進入習近平核心圈之後,逐步在習近平身邊積累了極高的信任度和影響力,他的政治靈活性和對江派勢力的深刻了解,使他能夠在中共高層權力鬥爭中遊刃有餘,成為習近平的重要助手和核心幕僚,逐漸淡化了江澤民的監軍色彩。
在習近平的權力逐步穩固的過程中,丁薛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他不僅在黨務工作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還在重大決策中為習近平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丁薛祥的背景始終是江系,這一背景在習近平最終掌握中共最高權力後,逐漸成為了負面因素,影響了他在中共高層中的位置和作用。
(資料照片)
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建立了自己的習家王國,奠定了以之江新軍和閩江舊部為基礎的權力架構。丁薛祥的角色從表面上的親信,逐漸轉變為一個身居高位但缺少實權的尷尬境地。雖然丁薛祥升任常委,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這看似是升職,但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在這個過程中,丁薛祥面臨著習近平親信李強的壓制,並逐漸被邊緣化。儘管他在常委中繼續擔任要職,但他在權力爭奪和內部排擠中處境艱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丁薛祥從江系上海幫的成員到習近平的核心幕僚,他的經歷反映了江澤民對習近平早期的深遠影響,也揭示了中共內部派系鬥爭的深刻邏輯。在習近平完成第一任期後,儘管丁薛祥順利進入常委,但面臨的權力挑戰和邊緣化問題顯示了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的複雜與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