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G7緊跟川普醞釀…中國的大麻煩要來了

G7國家正討論對低價值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美國已取消免稅政策,法、英、日、加等國跟進。此舉將推高出口成本,擠壓中小工廠利潤,迫使供應鏈轉移,加劇國內市場壓力,削弱跨境電商平台競爭力。中國製造業或面臨訂單下滑、產能過剩及全球供應鏈重構風險。

5月20日,彭博社報導稱,加拿大財政部長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檳(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七國集團(G7)正在討論對供應過剩的低價值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一旦形成G7國家共識並發布共同聲明,都將在中國與川普貿易戰中增添新的麻煩。

一、美國取消對低價值商品免稅政策,推動對低價值中國產品徵收關稅成為G7共識。

5月20日在加拿大亞伯塔省班夫舉行的七國集團財長會議開幕新聞發布會上,加拿大財長菲利普·香檳表示,各國如何協調行動並解決產能過剩和非市場行為問題將是這一次G7財長會談的重點,G7將採取進一步措施來遏制來自中國的供應過剩。

自去年以來,一些已開發國家指責Temu和Shein等中國在線零售平台用低價值商品充斥他們的市場,並相繼起草、討論直至今年通過了一些針對中國低價值商品的關稅法案。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通過取消對中國低價值小包裹關稅的「最低限度」豁免來打擊這些商品。稅率高達120%,後降至54%。該豁免允許這些平台將小包裝的廉價商品運送到美國免稅商品。

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統計,2024年美國清關郵政小包達13.6億個,涉及價值近650億美元,約占美國總進口規模的2%。近六成約390億美元免稅郵政小包裹來自中國。

據《金融時報》報導,目前歐盟對150歐元以下包裹免徵關稅的制度持續至2028年。但歐盟自去年開始研究如何提前對進入歐盟的小包裹收取固定費用。

二、七個G7國家已有六個已經或正在考慮對低價值中國商品徵收消費稅或關稅。

法國已經在推動對此類包裹徵收費用。4月29日法廣報導稱,法國官方宣布,擬自2026年起,對所有進入歐洲的小額免稅包裹徵收固定「管理費」,對象包括中國電商平台Shein、Temu及阿里巴巴等。這項措施將在6月提交歐盟理事會審議,作為歐盟2028年全面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前的過渡安排。

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稱,法國計劃與德國、荷蘭等歐洲鄰國協調行動,推動在歐洲徵收這項費用,每件包裹將收取「幾歐元」。

法國公共帳戶部長德蒙查蘭稱,2024年流入法國的低價進口包裹超過8億件,「其中91%來自中國」。她警告,這些商品大多不符合安全標準,部分還涉嫌假冒,對消費者、品牌方和國家財政構成三重風險。

4月24日《FT中文網》報導稱,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當天周三宣布,將審查低價值商品(免稅)進口計劃,該計劃允許價值不超過135英鎊的商品進入英國時免徵關稅。在此之前,包括Next、Currys和J Sainsbury在內的英國零售商都就中國廉價商品構成的風險發出了警告。

里夫斯稱,5月起將徵求利益相關者意見,研究政策調整對消費者及企業的影響。此舉獲英國本土零售商支持,認為現行政策使Temu、SHEIN等平台以低價搶占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英國通過該政策進口的低價值中國商品貨值達165億美元。若政策落地,中國直郵小包商品成本或上漲10%~15%。

5月20日,日本《thejapantimes》報導稱,日本擬效仿美國,考慮修改針對價值低於1萬日元小包裹的免稅制度,被解讀為針對中國電商平台Shein與Temu。

目前,日本對進口價值未達1萬日元的小包裹實行關稅與消費稅豁免。如果修改免稅政策,從Shein和Temu等中國電商平台購買的小包裹運往日本,可能需要繳交銷售稅,該稅率通常為10%。《讀賣新聞》指出,相比於徵收關稅,徵收消費稅對日本海關的工作負擔較小。

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24年進口至日本的免稅小包裹達到1.6966億件,總值達4258億日元(約3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了五倍,小包裹已占所有進口包裹的九成。

日本內閤府表示,稅務小組已於上周針對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召開會議。日本財務省也透露,正考慮修訂「最低限度豁免」。

此外,由於川普取消了對中國小額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導致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發生動盪,為解決這一問題,加拿大正在考慮對來自中國的小包裹徵稅。

從上述消息中我們可以發現,七國集團國家中,除澳大利亞還未討論對中國低價值商品的關稅豁免問題外,其他六個國家都已經決定或正在考慮對低價值中國產品徵收關稅,這將對中國製造業和跨境電商產生較大影響。

三、如果G7最終達成共識,對低價值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對中國電商、製造業、特別是中小製造業將產生較大的影響。

G7國家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已開發國家。中國小額包裹出口中,至少超過70%被發送至這些國家。

以往,這些低價值的包裹通常無需支付額外的費用或稅款即可進入,該規則使人們很容易從中國平台購買廉價商品。

2024年中國免稅小包裹出口額約占中國總出口額35772億美元的3%,約1100億美元。其中對歐美出口約900億美元。

但現在,一旦 G7國家達成共識——有90%以上的可能性達成共識,對這些廉價進口商品徵收新的關稅,將嚴重打擊中國跨境電商和以製造低價值商品為主要業務的中小工廠。其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是出口成本上升。關稅將增加中國低價值產品出口到G7國家的成本,削弱價格競爭力,可能導致出口量下降,特別是在服裝、電子產品和小商品等低利潤行業。

二是利潤率被壓縮。中國工廠,特別是中小工廠,多以薄利多銷模式營運,如果對低價值商品徵稅,關稅將進一步壓縮他們原本較低的利潤率,迫使企業要麼關閉,要麼增加投資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或提高產品價格。

三是將推動供應鏈調整。企業可能尋求將生產基地轉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如越南、印度)以規避關稅,但這需要時間和大量投資,可能導致短期內生產能力受限。

四是將增加國內市場壓力。低價值商品出口受阻,一定會有一部分過剩產能轉向原本已經過剩的國內市場,加劇國內市場的價格戰,加劇國內市場飽和度,進一步擠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

五是削弱平台競爭力。Temu、Shein等平台依賴低價策略和免稅小包裹模式。對低價商品徵收關稅必然將提高商品價格,削弱其在G7市場的吸引力,可能導致訂單量下滑。與此同時,還將增加跨境電商的物流和營運成本,可能迫使平台調整定價或減少促銷活動。

六是加劇全球供應鏈重構風險。若G7長期實施貿易壁壘,中國製造業可能加速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同時,西方推動「友岸外包」策略,試圖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進一步擠壓中國低端製造業的國際空間。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火星宏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23/222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