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建議:儘量多和家庭幸福的人做朋友

選擇朋友,就是選擇自己的命運。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都說要和家庭幸福的人做朋友?

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以前上學時會覺得家庭不重要,現在明白了,家庭幸福的朋友至少不會因為我買車買房就對我陰陽怪氣,從此我的任何快樂都是炫耀。」

人這一生,可能會認識很多朋友。

糟糕的朋友,只會折磨你的身心,消耗你的能量,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

而真正可靠的朋友,卻會給你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說到底,選擇朋友,就是選擇自己的命運。

如果可以,請儘量多和家庭幸福的人做朋友。

01

家庭幸福的人,溫暖又治癒。

作家劉震雲曾說:要跟能從他身上得到溫暖和教益的人相處。

錢鍾書楊絳的女兒錢瑗,就是這樣一個溫暖的人。

十歲那年,錢瑗跟隨父母回到錢家老宅。

其他孩子都在院子裡玩耍,只有錢瑗貼心地陪伴在祖父身邊,一會幫祖父掖掖被子,一會又在一旁乖巧地看書。

錢瑗長大之後,人緣特別好,大家都喜歡和她談心。

她的許多學生,都會把她當成朋友,什麼事都跟她講。

哪怕下班之後特別疲憊,但只要她的學生打來電話,她都會立馬接聽,哪怕對方問的並不是學業上的問題,她也會認真傾聽並給予回答。

甚至有的學生還說:「如果我的媽媽要是能夠像錢瑗老師一樣就好了。」

錢瑗晚年生病住院,學校的同事、學生和朋友紛紛來看望她,病房裡每天都擺滿了鮮花。

其實,錢瑗這種難得的「治癒力」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常年在幸福中浸潤中所生出來的愛與溫暖。

剛出生時,有人嫌她不漂亮,可父親錢鍾書卻像捧個寶貝似的,逢人便炫耀。

在父母愛的滋養下,她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冬天煮一鍋全家最愛的鹹肉燉雞,夏天午後,和父親相互畫鬼臉……

而且在錢瑗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一直相敬如賓,恩愛如初。

她曾感慨地說:「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因為你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一個在愛和幸福里長大的人,往往擁有明媚豐盈的生命底色——他們樂觀向上,懂得關愛他人,像一個小太陽一般,溫暖著身邊的人。

這是因為他們感受過生活的美好、感受過被愛的幸福,也願意把愛分享給周圍的人。

所以,多和家庭幸福的人交往吧。

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能量,是會傳遞的。

和家庭幸福的人交往,你的心裡也會時常灑滿陽光。

02

家庭幸福的人,情緒穩定、相處舒服。

你有沒有發現,家庭幸福的人,身上總有一種特別的鬆弛感?

他們情緒穩定,心態鬆弛,相處起來特別舒服。

網友@阿茶分享過一段經歷:

有次她和一個朋友旅行,臨上飛機前,她卻不小心弄丟了兩個人的機票。

正當她慌亂道歉時,朋友卻安慰她說:

「沒關係的,你又不是故意的,時間還來得及,咱們先去查查補辦流程好嗎?」

那一刻她想起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責罵的那些場景,突然有點想哭——

原來犯錯是不需要挨罵的,原來真的有人會把「我們」放在「對錯」前面。

朋友還告訴她,她從小到大也犯過不少類似的錯誤:

有次全家出行,因為她的疏忽,不小心把大家的行李箱弄丟了。

但父母不但沒有責怪她,還反過來安慰她別太自責,最後一家人在當地買了新衣服和必需品,度過了很愉快的一段旅程。

在她家裡,爸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解決問題比追究責任重要」。

後來,這次旅行下來,兩人從沒吵過架,還成了很好的閨蜜。

在一個有愛、溫暖、鬆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必然也是情緒平和,心胸寬廣的。

他們遇到事情不會推諉責任,互相埋怨,而是保持冷靜,願意一起承擔和解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但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總會感覺很放鬆,很舒服,安全感十足。

因為你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會陪著你,用體貼言語給你慰藉,於細微之處給你力量。

03

家庭幸福的人,傳遞「正向人生信念」。

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磁場,你的能量高低,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

家庭幸福的人,往往被正向磁場包裹著。

他們能量充沛、心態積極,擁有堅定的信念體系,並且身體力行地影響著身邊的人。

電視劇《玫瑰的故事》中,女強人蘇更生從小就深受原生家庭的傷害。

她早就習慣將自己包裹在堅硬的殼中,用冷漠作為抵禦外界傷害的盾牌。

她表面穩重、幹練,內心卻敏感而脆弱,對待感情冷淡,對人戒備心很強。

而黃亦玫卻截然不同。

她從小在一個極其有愛的家庭長大,父母恩愛又和睦,每天把愛意融入柴米油鹽當中,幾乎從未在家裡吵過架。

從小到大,不管是學業,感情還是工作,她的父母都對她是絕對的尊重與支持。

在父母無條件的愛的澆灌下,黃亦玫熱情開朗、從容自信,敢愛敢恨,活得清醒又獨立。

蘇更生認識了黃亦玫後,黃亦玫用自己的明媚和熱烈,給她的生命帶來溫暖,驅散了她的陰霾。

面對咄咄逼人的家人時,蘇更生崩潰大哭,是玫瑰緊緊地把她抱進懷裡,安慰開導著她。

還默默為她撐起了傘,帶著她去吃了一頓小籠包。

在好友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蘇更生開始放下心中的防備,她學會了表達情感,學會了信任,也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最後,她不再退縮,勇敢接受了黃振華的愛,最終也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家庭幸福的人就像一面鏡子,照見通往幸福的可能性。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場關於生命的示範,用自身來告訴你,穩定的愛是存在的,你也可以擁有。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會驅散你內心的陰霾,照亮你前行的路,幫你改寫命運的劇本。

04

有句話說得好:

朋友,就是我們親自選擇的家人。

或許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成年後的每一次交友,都是在選擇自己未來的命運。

那些家庭幸福的朋友所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片刻的溫暖,更是對生命源源不斷的滋養。

希望我們餘生,都能把真正值得深交的人請進自己的生命里。

追隨光、靠近光、最後活成一道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04/222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