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比過緊日子更嚴峻!中國人或「無日可過」了

—中國多地傳減薪 公務員央企白領首當其衝

隨著中國經濟環境持續惡化,2025年初以來,北京、浙江等地政府機構及國有企業再度傳出減薪消息,波及公務員、央企白領乃至民企員工,幾乎所有家庭都在「勒緊褲腰帶」。收入銳減已從辦公室蔓延至菜市場,引發消費信心崩塌的連鎖反應,分析認為,一場深層的經濟與社會信任危機正在浮現。

近期,中國多地傳出公務員及國企員工減薪的消息,顯示經濟壓力已傳導至體制內。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某央企基層員工李先生6月16日受訪時大吐苦水:「我原本一個月拿六千元(人民幣,下同),現在只剩五千了,有些津貼也沒了,我老婆她們公司(民企)有的人減工資,有的人接到裁員通知,說做到七月底。」

另一名在北京國企工作的馬先生也透露,自2023年以來,公司已進行兩輪減薪裁員。「基本工資縮水,公司還取消了餐補和交通補貼。今年工作實際減幅按不同職位減5%,到20%,原來兩三個人做的工作,現在要一個人來做,整體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應對開支壓力,部分員工不得不兼差維持生活。

在山東青島,當地公務員薪資普遍打折,部分鄉鎮幹部僅發七成薪且延遲發放,派出所警察福利也減少。廣東一位法律界人士透露,當地警察年薪從前年的30萬元降至20萬元。東莞某國有銀行中層職員則稱,兩年內薪資已下降30%,績效獎金幾乎全無。

自2025年起,包括中金公司、國家開發銀行等央企也陸續實施「優化措施」以降低成本。財新網報導,中國27家中央金融類企業已開始實施薪酬限制,目標是將年薪上限設在100萬元,中高層管理人員薪酬可能削減一半。中金公司基層員工證實,幾乎整棟樓的員工都降薪,中高層降幅更大。

浙江諸暨的鄭先生指出,該省公務員普遍降薪,普通公務員一年減少五六萬元,科級以上減八到十萬,更高層級甚至降十五萬元左右。這已是繼前年之後再次減薪。

減薪潮背後是地方財政的持續惡化。去年,浙江省財政廳預算顯示,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同比銳減25%,導致行政支出大幅削減,這種財政緊張局面在全國蔓延。

江蘇經濟學者吳勤學分析,國企減薪、民企關停、商戶惡性競爭,反映地方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導致政府「沒錢管人」,百姓「沒人願意花錢」。他認為,從體制內減薪到普通民眾消費信心崩塌,整個社會正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緊縮鏈條」。

吳勤學警告,公務員降薪只是開始,真正的問題在於「民間失去了消費動力,企業失去了發展信心,整個社會的經濟想像力在收縮。」他強調,若「過緊日子」僅是口號尚可忍受,但如果成為常態甚至「無日可過」,社會的彈性與信心將面臨極限考驗,預示一場深層的經濟與社會信任危機正在浮現。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23/223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