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反種族歧視 身份政治的道義包裝
2021-06-05

如果有人膽敢在西方公開談論這個問題,必然會被扣上「種族歧視」(Racist)、「偏見仇恨者」(Bigot-hater)的帽子,輕則被輿論攻擊,重則丟掉工作,被社會邊緣化甚至面臨人身安全威脅。在這種政治正確形成的精神暴力壓迫下,警察與執法部門在針對黑人的執法過程中小心翼翼,唯恐成為社會攻擊的靶子。

何清漣:六四32年 老兵不死 香港自由精神永存
2021-06-02

它開花於中國大地,但結果於國際社會。六四屠殺通過電視、傳真各種通訊方式傳遍世界,讓蘇聯、中歐、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看到了共產專制的兇殘,促進了各國反對派推翻共產政權的急劇政治變化。它消解了中共的合法性。在六四之前,哪怕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中共一切都假人民之名進行。自六四屠殺之後,中國人民知道中共治下,這個政權與人民毫無關係。

何清漣:弗洛伊德事件—美國新身份政治的路標
2021-05-31

傑拉德‧貝克論述很深刻,如果他了解蘇聯與中共革命就是利用階級壓迫論塑造受害者意識,比如中共通過各種訴苦讓社會邊緣人痛訴他們本來沒有意識到的「階級壓迫」做社會動員手段,喚醒貧農與受僱於地主家的長工、僱農的階級意識,就會意識到美國面臨怎樣的革命危險。

何清漣:中澳貿易戰,北京失算在哪?忘了毛的教導
2021-05-28

北京不敢選擇鐵礦石作為制裁目標,其實是中國自身對澳洲鐵礦石有高度依賴。經此一役,中國必須意識到自身對外有嚴重資源依賴,不僅是別國對中國的購買依賴,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優勢劣勢可隨時轉換。現在,面對中澳貿易戰第一個回合的成績單,澳洲民眾終於認識到原則、國格比短期經濟利益重要。

何清漣:被美國忽視的中美競爭新領域——大麻
2021-05-22

中國娛樂性大麻專供出口,而且具有低價傾銷優勢。一個是最大的需求國,一個是最大的供應國,這一領域的競爭雖然還處於蓄勢待發階段,但誰輸誰贏隱約可見分曉。

何清漣:雙管齊下伐《蘋果》 老套路里生新招
2021-05-20

習近平對待不聽話的傳媒之方式,與毛時代甚至鄧小平在六四之後的關停做法不同,更多採用「卡住異議者的胃」這種方式。這種方式與時俱進,與毛澤東的硬砍頭方式相比,算是軟刀子殺人。這次中共砍伐蘋果樹,用的是雙管齊下、斷絕《蘋果日報》財源的方式。

何清漣:奪下許多世界第一的香港 再也沒有了
2021-05-19

現在的中國青年不可能了解當年逃港潮時,中國人為何視香港為天堂;他們甚至不了解,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是港台資本為中國改革開放助推。在口水仗中,他們甚至忘記以下事實:每逢大陸發生天災人禍,香港人總是慷慨解囊相助。歷史對中國人最大的嘲弄是如下事實:西方世界開門接納中國,不僅未能使中國民主化,反而幫助中共崛起,並失去了一個曾接納無數中國難民、包容力極強的香港。

何清漣:中國人口問題被忽視的幾大要害
2021-05-14

討論中國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個看起來嚴肅的假問題,由於經濟地理的差別、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口均衡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只有極權國家喜歡控制人口流動並認為人口均衡分布在各地區是正常的。

何清漣:中國嘲笑美國「抄作業」卻拿錯作業本
2021-05-12

拜登的《美國就業計劃》,雖然也談了與中國新基建計劃內容雷同的內容,但智能化、數位化本就是美國走在前面,綠色能源更是美國民主黨心心念念要實行的戰略。這些都不是中國原創,美國自然談不上抄中國作業。真正"抄中國作業"的,其實就是政府大量印鈔投資基礎設施這點,因為美國從來就不主張政府投資。從西部開發時期開始,美國習慣走的籌資路線就是用政策撬動私人投資,整個鐵路投資當中,私人資本占85%以上。

何清漣:中美競爭的表與里
2021-05-05

習的講話對自身的優勢有判斷:「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是市場。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勢,必須充份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優勢,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這段話容我稍作解釋。我曾寫過三篇系列文章,談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如何形成及依賴程度。

何清漣:12年後,中國五萬億救市後遺症猶存
2021-04-28

據中共官方數據,2020年中國賣地收入8.41萬億,全國財政收入約18萬億元,賣地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44%,占地方財政收入84%,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無法也無真實意願調整經濟結構。

何清漣:中國高估了美國衰落的速度?
2021-04-21

拜登正式提出要改造最高法院,讓它變得更「進步」;大赦非法移民,面臨潮水般的非移壓力後又悄悄恢復修建邊境牆,並考慮支付中南美洲國家巨額資金,讓它們幫助阻止移民(仿效德國對土耳其例);賠償黑人;聯邦化選舉,除取消州的選舉主管權外,主要內容是強化2020民主黨選舉模式,推行HR1方案,取消選民登記的ID查驗、16歲以上可成為選民;華盛頓特區升為州(增加參議院民主黨票數);以及禁止選舉人團——這六大優先,基本是顛覆美國原有憲政架構,引發國內尖銳的政治矛盾。

何清漣:美中關係:一場不能忽視的會議
2021-04-13

麥可·斯賓塞則稱讚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功在日常」,比如投資機場、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罔顧中國造成的基礎設施產能嚴重過剩,不得不向外推出原本是向全世界輸出過剩產能的「一帶一路」計劃這一事實,提出「在這方面,美國應該向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學習,更加重視公共部門投資」。

何清漣:印太戰略 美國為何「川規拜隨」?(圖)
2021-04-10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失敗之後,美國再回頭尋找歐洲盟友的支持。這次比2月份的G7視訊會議順利,布林肯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委會副主席博雷利(Josep Borrell)舉行會談後,雙方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同意重啟美國與歐盟之間的中國對話。聲明的核心話句...

財商天下:超規模經濟刺激 拜登搶中共的路?(圖)
2021-04-09

圖為2021年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東廳舉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在疫情中,美國樓市迎來了最為火爆的一年,幾乎每個地方的房子都在漲價,而不少美國民眾也開始遷離高房價的城市。在美國人忙著搬家的同時,總統拜登也沒閒著。在投下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之...

何清漣:抵制新疆棉 中國棋逢敵手了(圖)
2021-04-04

經濟學有條原理:當一家生產商嚴重依賴某一單一客戶時,該客戶對於商品往往具有較大的議價權。這道理用中國俗語表述,就是客大欺店。中國近年痛下殺手制裁澳大利亞,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是澳洲鐵礦石、煤炭的第一與第二買家,既然你國的產品對我國的市場依賴甚大,那咱就玩一把客...

何清漣:印太戰略旋渦中台灣的喜與憂
2021-04-02

日本所說的與美軍在台灣危機時合作的所謂「適當」方式,在上述《合作方針》裡列出了5種軍事合作項目,即軍備防護、搜救、海上作戰、反飛彈與後勤支援。也就是說,日本未來在介入台海戰事時,具體的部署可能包括,提供台灣國軍在戰時戰力保存作業的掩看護作,為台軍飛機軍艦提供搜救協助,台灣的軍機軍艦可在共軍攻擊時轉進到日本臨近島嶼,日本陸上自衛隊與海上自衛隊即將部署在宮古島上、射程達到400公里的對艦飛彈也可為國軍提供掩護。

何清漣:楊潔篪們的底氣來自美國的墮變
2021-03-31

3月27日,緬甸軍方大肆屠殺示威民眾,近90人死亡,成為該國2月初民主抗爭以來最血腥的一天,歐美各國紛紛譴責。關心緬甸局勢的人士,深感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壓力同樣處於邊際效益遞減狀態,在緬甸、新疆問題上,雖然國際抗議聲不斷,但中國半點也不退讓,原因何在?這原因...

何清漣:抵制新疆棉:人權行動的經濟學驅動
2021-03-30

中國是個國家,本國經濟好壞直接影響到稅收、就業。新疆棉花被抵制,對政府財政、社會安定影響甚大。BCI只是個壟斷棉花行業供應鏈、定價權、產品標準的NGO,每年收取會員費用,供方、需求方的贏虧與其沒有直接關係。中國新疆棉花賣不出去,BCI自會尋找替代產品,會費仍然照收。這種主體地位不同帶來的不同責任後果,註定中國政府一開頭就處於不利地位。

何清漣:歐洲「優雅左」害怕美國極左 升級版
2021-03-17

美國主串流媒體只好悻悻然表示:女王沒打算追查種族歧視,想大事化小。在美國大選問題上與美媒並肩戰鬥的英媒,這次大多數沒接梅根的種族歧視話頭,對梅根極盡挖苦之能事,英國首相則表示女王做事一向得體。梅根祭出種族歧視這枚核彈級的王炸,最後沒有傷到王室,反而被自己的父親指摘女兒說謊,英國王室根本沒有種族歧視,其姐姐弟弟也都跟進,均稱梅根說謊,讓她在歐洲國家形象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