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王丹

民族之殤30祭 黃河在這裡拐了彎
2019-05-19

鄧小平1989年4月在北京種下的樹如果沒死,年輪該增加了三十圈。當年6月天安門廣場上那場慘劇的定性,由"動亂"到"暴亂"最後停留在"政治風波"上。死了多少人,受難者家屬、執政者、外國媒體和政府給出了大相逕庭的數字。韓國光州事件、台灣二二八事件,歷史已還其本...

封從德談王丹吞港台捐款 國安推明星以毀民運(圖)
2019-04-30

編者按:2019年2月27日博訊老闆韋石在他自己的推特上污衊阿波羅網是江蘇國安營運等。阿波羅網要求韋石提供證據或調查報告,並提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 阿波羅網批駁博訊老闆韋石誹謗本網是國安營運 並將以行動回應 作為回應,阿波羅網著手儘量多發和重發揭...

王丹:郭台銘入圍 台灣政局撲朔迷離(圖)
2019-04-24

台灣政局中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那就是中共。中共的目標很清楚,他們就是希望能把民進黨拉下台。為此,一定會採用三種手段來影響台灣政治發展,那就是經濟利益、網軍護航和武力恐嚇。問題是,這三種手段是不是能發揮影響,還是會起到反作用,這是中共面臨的挑戰。

王丹:與網友商榷(圖)
2019-04-18

今年是六四屠殺慘案30周年。(圖片來源:看中國) 今天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30周年,也是30年前八九民運開始的日子。六四30周年的全球紀念活動,今天算是正式起跑。原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嚴家祺老師親自執筆,撰寫了一篇《「第二次新文化運動」宣言》...

王丹:關於「六四」 除了了解 還要理解
2019-04-15

如果你是想更深入地對這個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在世界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認識,從理論層面上去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去掌握圍繞著這一事件出現的各種討論的脈絡,那麼,我會推薦你閱讀王超華集三十年思考編著的一本書《沒有人是救世主——六四30周年祭》。這本書將以智庫「對話中國」系列文庫的第一本的形式,今年5月在台灣出版發行。

王丹:關於六四 除了了解 還要理解(圖)
2019-04-11

1989年的中國學生運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關於1989年中國的民主運動和「六四」鎮壓,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知道這個事件的真相,你是否有推薦的文字材料有。我當然有推薦名單。 如果,你是想從史實出發,了解當年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那我會...

王丹:青年世代開始挑戰中共 習近平強烈意識到危機
2019-03-18

最近,一名在台灣的中國交換生李家寶,以實名透過手機直播自己的評論,公開反對習近平、批評中共,認為現狀比辛亥革命前還要黑暗,也提出了緬懷六四先烈的口號。儘管這兩位公開表態的90後,都是在中國本土之外發表其政治立場,但至少表明,在青年世代中早已經不是被完全洗腦的鐵板一塊的狀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世代對當今的社會現實,有強烈的不滿。

王丹:中共對台灣局勢的誤判
2019-03-07

看來,中共是篤定國民黨會勝選的。現在,國民黨提出來勝選之後就要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中共方面之所以繼續堅持「一國兩制」的提法,顯然是要為這個所謂的和平協議事先就定好一個框架。這樣的操作,也反映出中共對台系統對於國民黨勝選的樂觀情緒。然而,台灣選民的民意變動是非常快速的,去年民進黨的大敗就反映了這個趨勢;按照這個現象,現在就判斷2020年的台灣社會氣氛,恐怕為時過早。

王丹:麥克法夸爾教授對中國的洞見
2019-02-14

各位聽眾你們好,我是王丹。2月10日,西方著名的"文革"史研究權威,曾經擔任過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政治系系主任,也是我的從碩士到博士的長達十年的指導教授麥克法夸爾老師,因病仙逝於家中。恩師的去世當然帶給我巨大的哀傷,但是作為他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

王丹熱郵:六四30周年前 回答幾個問題
2019-02-05

我覺得一個人在青春時候懷抱一些對社會的理想,這根本不是理性選擇的結果,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感性的必然。我必須說,這種感性是美好的,而且是有時效的。年紀再大一些,就很難體驗這種年輕時候的激情了。人生有限,我當然不會放棄這種能夠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與國家前途,社會理想連接在一起的機會,哪怕它是短暫的。所以我對自己付出的代價並不後悔。

王丹:李克強在公開背離習近平?
2019-01-18

另一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外宣示的,卻完全是另一套主張。新年前後,李克強在不同的場合,都大力強調要保護好民營企業,一再呼籲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再呼籲要擴大民營企業的市場准入,切實保障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公平競爭。此外,他力推的不是擴大投資,而是讓利於民,希望通過大減稅的方式,讓民間經濟能夠恢復活力,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擴大生產。

北京正愁火燒眉毛大事 8大信號怵目驚心 貿易戰川普大目標可達成 (圖)
2019-01-05

儘管中美貿易戰暫停3個月,但中國經濟未見起色,八個經濟數據怵目驚心。1日中共國務院在12月底出台的促進就業文件準時生效,美國財經分析人士秦鵬研判,「穩就業」已經成了北京在這一個月內「比貿易戰還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海外民運人士王丹分析,除了失業問題以...

六四30年 王丹等56人元旦聯合聲明
2019-01-03

2018年即將結束,世界迎接新一年的來臨。2019年是89年"北京六四事件"30周年,前學運領袖王丹、吾爾開希、周鋒鎖及其他關注人士發出以《重建記憶,再次出發》為題的元旦聯合聲明。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這份聲明中,呼籲全球重建歷史記憶,作為抵抗極...

王丹:2019 中國經濟最大看點
2019-01-02

中美貿易戰中美方的主將,經濟學家納瓦羅最近的一個發言比較值得重視。納瓦羅12月22日接受《日經新聞》訪問的時候強硬表示,除非北京徹底修正貿易與產業行經,否則90天貿易談判期限一過,美國與中國仍難達成協議。他說:「在日本或美國,沒人真的相信他們已經放棄這個目標」,他指的是中國製造2025。

王丹:中美貿易戰不會停止 有個根本原因
2018-12-04

在美國眼裡只是經濟問題,可是在中共眼裡,實際上是政治問題;美國以為他們在要求貿易公正,中國認為這是在試圖顛覆其政權。在我看來,這,才是中美雙方真正的分歧所在,也是中美貿易談判根本就是雞同鴨講的深層原因。

王丹:親身觀選 台灣民進黨敗選四大原因
2018-11-30

同志平權議題是年輕世代支持的議題,但是也是宗教等社會保守力量極力反對的議題,這次連長期支持民進黨的基督教長老教會,也公開表達對民進黨推動這個議題的反對。一個議題,同時得罪了支持者和反對者,民進黨可以說是兩頭不討好。

「金馬之爭」關鍵在另一個人 王丹一段話解兩岸盲點 (視頻)
2018-11-20

經過網友分析指出,其實先點燃導火線的反而是在傅榆之前的張藝謀,只是或許台灣在這方面沒有大陸敏感,因此沒有察覺。根據查證,金馬之夜,在傅榆得到最佳紀錄片之前,是先由張藝謀頒發新進導演獎。而張藝謀在台上就直接挑明「這麼多年輕導演的作品,代表著中國電影的希望!」但入圍該獎項的徐譽庭、許智彥、劉若英都來自台灣。

王丹:我在牛津大學演講 想告訴中國留學生別怕 (圖)
2018-11-06

我在到達牛津之前,就在我的臉書和推特上公開呼籲,希望演講之後,由中國學生可以留下來跟我交換意見。結果當天晚上的演講結束之後,確實有中國學生留下來等我,但是人數很少,大概四五位的樣子。這再次證明,遠離中國的年輕學子,內心還是存在一些恐懼。

王丹:中國「流亡潮」(非移民潮)再現 政經危機爆發前兆 (圖)
2018-10-31

更多的人出於種種原因,無法離開中國,無法加入到流亡潮中,他們只能選擇留在國內,而心中充滿焦慮忐忑和信心的匱乏。這樣的國民集體心態,對於未來中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狀況的發展必然會產生影響。在沒有重大危機的時刻,這樣的集體心態或許還會保持一個低調沉潛的狀況,但是一旦有較大的政治或者經濟危機爆發,國民的集體心態就會成為左右局勢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王丹:中國出現新流亡潮 三大不同特點和重要訊號
2018-10-30

經濟下行的壓力,社會環境的惡化,政治壓制的加強,生活品質的降低等等,都使得很多人對未來也沒有信心。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思考的問題是:這種沒有安全感,對於國家和國家的未來都失去信心的群體狀況,不可能只是已經移民出來的上述幾類人的心態,更多的人出於種種原因,無法離開中國,無法加入到流亡潮中,他們只能選擇留在國內,而心中充滿焦慮忐忑和信心的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