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誰更長壽?英國研究:二者或相差15年壽命

一、日本研究:每周2天走路步數達8000步,就能延壽

很多人把「日行萬步」當成一個長壽的金標準,事實上,日行「10000步」的口號並不是什麼科學家、運動學家提出的,而是日本計步器商家編出來的營銷騙局。

那每天走多少步,才有益於長壽和健康?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周有2天走路步數達8000步,就能延長壽命,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101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10年的追蹤隨訪。期間,共有439名參與者死亡,當中148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發現:每周有1-2天走路步數超過8000步,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14.9%、8.1%;每周有3-7天步數超過8000步的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16.5%、8.4%,換言之,一周3-7天走路超過8000步,死亡率並沒有進一步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走路對於年齡超過65歲的男性參與者效果更明顯,每周有1—2天和3—7天步數超過8000步者,全因死亡率分別降低19.9%和27.7%。

研究人員表示,走路有助於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和血液循環,保護心臟,還能增強心肺功能,幫助改善血壓、血糖、情緒和睡眠等,從而促進心血管和整體健康水平。

儘管走路與死亡率降低有關,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對於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人而言,每天走路在6000-8000步便足夠,超過8000步後長壽收益不會再明顯增長。

二、英國研究: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二者或相差15年壽命

走路確實有益於健康和長壽,但要實現這些好處,除了步數之外,走路的速度也很關鍵。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表明:走路慢的人各項身體機能提前衰老,具體來說:

肺、牙齒、免疫系統等狀況都更差,抓握能力、平衡能力也不協調;

大腦更加「顯老」,大腦體積和表面體積更小,認知能力下降更快;

面部肌膚年齡「早衰」,更顯老。

同時,英國萊特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梅奧診所學報》的研究,對47.5萬名英國中老年人進行為期7年的追蹤隨訪,結果發現,在預期平均壽命中,走路快的女性為86.7~87.8歲,走路慢的女性則為72.4歲,年齡差距約15歲;走路快的男性預期平均壽命為85.2~86.8歲,走路慢的男性則為64.8歲,年齡差距超過了20歲。

但這是否意味著「走路快慢決定一個人的壽命」?該研究作者表示,作為觀察性的研究,是無法對因果關係進行推斷的,只是表明走路快慢與壽命相關。

對此,北京老年醫院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濤指出,通過走路快慢預測壽命長短,有一定的道理。走路特別快的人,說明心肺功能健康,而一個人走不起勁,說明心肺功能可能存在問題,走幾步路就需要喘氣,預期壽命也不容樂觀。

三、65歲以後,走路建議做好四件事

對於老年人,適當的運動,更有助於延年益壽,若想保持健康,應該怎麼走才適合?

1、走路前最好先熱身

很多人認為走路運動量較輕,所以開始運動前往往忽視熱身。走路同樣是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若突然快走,身體關節還沒有完全打開,活動受限,不僅會影響鍛鍊效果,身體也會吃不消。

2、走路姿勢要端正

走路時,彎腰駝背,長此以往,會讓經脈得不到很好的舒張,身體得不到應有的供氧,會導致軟組織受損的同時,還容易造成大腦過勞,影響夜間睡眠。

3、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有些人認為走路想要達到一定的運動效果,就要適當提升速度,實際上,快走模式並不適合上了年紀的人。對於老年人,身體素質大不如前,骨骼、心肺功能等都有所減退,若盲目增加步速,難免會加大運動負擔,甚至磨損關節。

4、每周定期定量鍛鍊

有效鍛鍊需根據個人狀況制定計劃,每周定期訓練。一次性鍛鍊時間過長,強度較低,同樣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鍛鍊效果也並不理想,應該把鍛鍊量分配到一周五天中,集中一個時間鍛鍊,才能實現有效訓練。

當然除了科學走路,老年人要想長壽,還需配合早睡早起、心態樂觀、健康飲食、定期體檢等,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檢查良好的生活習慣,疾病自然就會被「勸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本地紅姐曉天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0/194326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