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這句俗語可以說是天天掛在我們嘴邊,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說,你就會浪費錢,將來你當了家,就知道柴米油鹽有多貴了。將來你當了父母,有了孩子,就知道父母的不易了。

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的,年少的時候,似乎覺得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回家就應該有飯吃,打開水龍頭就應該有熱水來,電腦壞了,只要跟父母說一句,第二天就會好。
殊不知,這一切的背後,都是需要錢來支持的,如果沒有錢的支持,你只能用冷水來洗澡。如果沒有錢的支持,你的家里根本不可能有網絡。如果沒有錢的支持,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這樣的好事只能在夢裡度過。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沒有當過家,他不知道賺錢的辛苦,他覺得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終於有一天,孩子成了父母,家裡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來打理時,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是那麼不易。一個月到手的工資就是那些,生活處處都要用錢,每個地方都要精打細算。
直到這個時候,孩子才算徹底長大了,而只有他自己當了父母,體會到了把一個孩子從一個嬰兒拉扯成人的艱辛,他才會明白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父母把最好的留給了自己,而自己只是把抱怨、不滿和怒火撒在了父母身上。

當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時,自己才突然發現,原來當父母是如此的不易。身為父母,幾乎要為孩子操一輩子的心,從小怕孩子得病,孩子大了要操心他們的學習,以後要操心他們的婚事。
一個合格的父母,忘記了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無怨無悔,不求任何回報。這一切,孩子怎麼能體會到,只有他自己當了父母,才能明白其中的艱辛。所以現在歐美國家有一種換位教育,就是在某一天,孩子和父母在一天的時間內互換角色。
孩子變成了父母,父母變成了孩子,父母可以向孩子呵斥,孩子則不能有任何的反抗,只能忍受著。很多孩子在當完一天父母后,都哭了,不是因為受委屈而哭,而是實實在在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其實在我們國家,眼下就缺少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導致孩子個個在家裡都變成了小霸王,小公主。稍有不順心,就拉長臉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有什麼不滿呢?孩子的生活還不夠好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最好的都留給他們。

因此許多專家不斷在人大會議上強烈建議在中小學教育中要加入感恩教育,一個連基本的感恩都不懂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將來對社會有多大的貢獻嗎?小時候聽過一曲陳百強的《念親恩》,聽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只到自己當了父母,再聽時卻已是淚流滿面。


















